复合保温板、保温结构墙和结构墙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7979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复合保温板、保温结构墙和结构墙保温系统,复合保温板包括背板、面材、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背板的正面固设有多块面材,面材的左右侧面分别开设有竖向卡槽,横向相邻的两块面材之间均留设有竖向缝隙,竖向卡件置于竖向缝隙内,且竖向卡件的两侧部分别插设于竖向卡槽内,任意竖向相邻的两块面材水平错位设置且之间留设有横向缝隙,面材的上下端面分别开设有横向卡槽,横向卡件置于横向缝隙内,且横向卡件的两侧部分别插设于横向卡槽内,面材的背面竖向开设有通槽,竖向卡件设有过孔,通槽与过孔连通使复合保温板具有多条通气排水构造。本申请通过设置通气排水构造,实现从构造上解决防水失效所引起的开裂、空鼓、脱落问题。脱落问题。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保温板、保温结构墙和结构墙保温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外墙保温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保温板、保温结构墙和结构墙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外墙保温有四大“痛点”,分别为:开裂、空鼓、脱落;保温却不阻燃;阻燃又不能满足建筑节能保温要求;阻燃又保温却没有装饰和耐久功能。
[0003]传统装饰保温板是通过工厂复合装饰和保温材料,加工成大块装饰保温一体板,施工时依靠粘接、挂件、锚固及拼缝打胶实现与建筑结构墙体的连接和结构变形、温度变形协同。其中,粘接、挂件及锚固工艺,需要在现场完成,大量现场作业和防水失效是导致开裂、空鼓、脱落的主要原因,使用副作用大,安装作业极不方便。过度关注保温,降低材料导热系数,使装饰保温一体板在阻燃和保温两个指标上无法统一,导致了大量建筑外墙出现火灾的情况。
[0004]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保温关键指标)与强度具有矛盾对立关系,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往往强度低,这就导致了耐久度好的装饰材料(如陶土砖、石材)无法与保温材料有效结合,粘接强度低。转接工艺破坏面材表面与过孔,防水隐患大。
[0005]因此,传统装饰保温板存在如下不足;
[0006]1、传统复合装饰保温一体板自身不具备排水通气构造,材料防水失效后易出现开裂、空鼓、脱落问题。
[0007]2、目前施工方法需要在现场进行大量的安装作业工序,现场作业依靠成熟的工人规范操作,工程项目体量大、面积大,手艺操作无法实现高质量控制,质量失效导致装饰保温一体板上墙以后脱落、空鼓、开裂,发生安全事故;
[0008]3、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存在差异,外墙隔热构造在夏季有助于建筑节能,适用于南方地区。在建筑节能上对于外墙要求过度关注保温性能,导致材料保温与阻燃的矛盾关系,外墙火灾频发;
[0009]4、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往往强度低,导致面材与保温基材连接强度低;采用转接工艺又会破坏面材表面与过孔,额外产生防水隐患。
[0010]5、传统复合装饰保温一体板多为大块(600mm*800mm)结构,为适应结构变形、温度变形需要在拼缝打密封胶处理,密封胶变形性能好,但是耐久性差,密封胶老化后会导致外墙保温、防水失效,进而造成保温板脱落。
[0011]另外,常规建筑节能一味的从降低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或增大墙体厚度上找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并不经济可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有鉴于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复合保温板,设置通气排水构造,从减小墙体内外温差来解决墙体保温问题和预防防水失效的问题,具有较佳的经济价值。
[001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4]一种复合保温板,包括背板、面材、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所述背板的正面固定贴设有多块面材,其中,所述面材的左右侧面分别开设有竖向卡槽,任意横向相邻的两块面材之间均留设有竖向缝隙,所述竖向卡件置于竖向缝隙内,且竖向卡件的两侧部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竖向卡槽内,任意竖向相邻的两块面材水平错位设置且之间留设有横向缝隙,所述面材的上下端面分别开设有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件置于横向缝隙内,且横向卡件的两侧部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横向卡槽内,所述面材的背面竖向开设有通槽,所述竖向卡件设有过孔,所述通槽与过孔连通使复合保温板具有多条通气排水构造。
[0015]为更好的实现上述目的,可选的,所述通槽开设在面材背面的中线上。
[0016]可选的,所述背板的一侧部上下间隔设有凸部,所述背板的另一侧部上下间隔设有凹口,横向相邻的两块背板通过凸部与凹口插设配合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背板的上端面设有上企口,所述背板的下端面设有下企口,竖向相邻的两块背板通过上企口与下企口配合相接。
[0018]可选的,所述竖向卡件和,或横向卡件开设有多个用于穿设固定件的穿孔。
[0019]可选的,横向缝隙和竖向缝隙内均填充有覆盖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的填缝材料。
[0020]可选的,所述竖向卡件和横向卡件均为防锈金属件。
[0021]可选的,还包括龙骨,所述龙骨与背板通过多个穿过穿孔的固定件连接。
[0022]本申请还公开一种保温结构墙,包括结构墙体、龙骨和上述一项所述复合保温板,所述结构墙体预埋有龙骨,复合保温板通过穿过穿孔的固定件固定在龙骨上。
[0023]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结构墙保温系统,包括通气管路和上述保温结构墙,在结构墙体外围地下或水域中布置通气管路,所述通气管路靠近结构墙体的一端为冷气输出口,所述通气管路远离结构墙体的一端为空气入口,位于结构墙体最底部复合保温板的进气孔与冷气输出口连通,在结构墙体顶部或窗台顶部位置预留出气孔。
[002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0025]本申请的复合保温板,预设通槽和设置过孔,过孔与通槽连通,可使保温板自身具有多道排水通气构造,实现从构造上解决防水失效引起的开裂、空鼓、脱落问题,同时减少现场施工工序,提高拼缝材料的耐久性;另外排水通气构造可作为其他装置的通气通水的管路,实现不同的功能,例如,排水通气构造与主动供风系统配合,使外部温度与外墙温度中和,降低外墙内外侧的温差,提高外墙的热阻效率,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
[0026]本申请的结构墙保温系统,阳光辐射加热面材,面材导热使通气通水构造的空气升温,形成热空气上升趋势与空气流动,同时空气向上流动可使地下冷气进入通气排水构造中,进一步达到中和外部高温的效果,形成自然隔热的作用。更进一步的,向通气管路内通入冷气,可进一步提高中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复合保温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的正视图;
[0029]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30]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2复合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31]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3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32]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4保温墙体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33]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5结构墙保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34]背板10、凸部11、凹口12、上企口13、下企口14、面材20、竖向卡槽 21、竖向缝隙22、横向卡槽23、横向缝隙24、通槽25、填缝材料26、竖向卡件30、横向卡件40、固定件50、龙骨60、结构墙体70、通气管路8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0036]实施例1
[0037]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复合保温板,包括背板10、面材20、竖向卡件30和横向卡件40。
[0038]如图1所示,背板10的正面固定贴设有多块面材20,具体的,面材 20通过粘接剂固定到背板10上,面材20优选陶砖或石材,面材20的左右侧面分别开设有竖向卡槽21,任意横向相邻的两块面材20之间均留设有竖向缝隙22,每条竖向缝隙22均设有竖向卡件30,且竖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10)、面材(20)、竖向卡件(30)和横向卡件(40),所述背板(10)的正面固定贴设有多块面材(20),其中,所述面材(20)的左右侧面分别开设有竖向卡槽(21),任意横向相邻的两块面材(20)之间均留设有竖向缝隙(22),所述竖向卡件(30)置于竖向缝隙(22)内,且竖向卡件(30)的两侧部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竖向卡槽(21)内,任意竖向相邻的两块面材(20)水平错位设置且之间留设有横向缝隙(24),所述面材(20)的上下端面分别开设有横向卡槽(23),所述横向卡件(40)置于横向缝隙(24)内,且横向卡件(40)的两侧部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横向卡槽(23)内,所述面材(20)的背面竖向开设有通槽(25),所述竖向卡件(30)设有过孔,所述通槽(25)与过孔连通使复合保温板具有多条通气排水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25)开设在面材(20)背面的中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的一侧部上下间隔设有凸部(11),所述背板(10)的另一侧部上下间隔设有凹口(12),横向相邻的两块背板(10)通过凸部(11)与凹口(12)插设配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0)的上端面设有上企口(13),所述背板(10)的下端面设有下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泰一雨幕系统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