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554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包括环梁施工、吊装预制悬臂梁、浇筑悬臂梁湿接头、吊装上层叠合板、浇筑上层叠合板湿接头以及上部后浇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悬挑梁板优化为预制悬臂梁、预制上层叠合板、上部后浇板三部分结构,利用主体结构环梁完成悬臂梁的安装,在悬臂梁上吊装上层叠合板,最后浇筑湿接缝及上部后浇板,使得整个悬挑结构环向联通形成整体,受力上达到原设计水平,保证了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而且整个施工过程无需搭设大量脚手架支模架体,节约了支撑材料,施工效率更高,在保证结构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施工工期。缩短了施工工期。缩短了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正朝着超高、大跨、复杂的趋势发展,高空悬挑平台因其具有视野广阔、结构轻盈等特点而受到设计师青睐,各种高空悬挑板结构愈来愈多,带来的施工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0003]高空大跨悬挑板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采用传统高支模架体施工需要花费大量材料及人力,使得工程整体施工工期较长;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高空作业、大风、高温等恶劣条件会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如何解决高空大跨悬挑板的施工难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技术性课题,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代替传统的高支模架体施工方式,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大大缩短了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将传统的悬挑梁板优化为预制悬臂梁、预制上层叠合板、上部后浇板三部分结构,整个悬挑结构环向联通形成整体,受力上达到原设计水平,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施工工期。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0006]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已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侧边施工环梁,并且在环梁侧边的上层叠合板湿接头施工位置处绑扎预留对接钢筋,悬臂梁湿接头施工位置处预留钢骨作为悬挑板预埋件;步骤2:吊装悬臂梁至施工位置处;步骤3:将多块悬臂梁前端伸出的横向连接钢骨与相应的悬挑板预埋件焊接,然后进行吊模施工,浇筑悬臂梁湿接头混凝土;步骤4:吊装多块上层叠合板至悬臂梁上方;步骤5:将上层叠合板前端伸出的横向预埋钢筋与对接钢筋焊接,然后进行吊模施工,浇筑上层叠合板湿接头混凝土,同时浇筑上层叠合板湿接缝以及上层叠合板顶部的上部后浇板混凝土。
[000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环梁的施工方法如下:将环梁工字钢吊至已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侧边的环梁施工位置处,并绑扎环梁钢筋固定,其中,环梁工字钢的上下翼缘板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骨,靠近悬臂梁湿接头施工位置处的钢骨作为悬挑板预埋件;环梁工字钢施工完成后,进行吊模施工,将环梁模板吊装至指定位置处,并且通过背楞以及螺杆固定,其中,当螺杆被钢骨阻挡时,直接将螺杆焊接固定在钢骨腹板上,无钢骨阻挡时则通过对拉螺杆的形式对环梁模板进行紧固;
环梁模板固定完成后进行环梁混凝土浇筑施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悬臂梁在地面预制完成,且悬臂梁内部设置有横向连接钢骨和竖向连接钢骨,横向连接钢骨伸出悬臂梁前端,竖向连接钢骨伸出悬臂梁顶部且位于悬臂梁中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悬臂梁起吊前,在悬臂梁下方垫上枕木以避免起吊时与地面的接触,起吊时,不得使悬臂梁在地面上有拖拉现象,并且利用全站仪实时对悬臂梁位置进行定位并进行纠偏;步骤3中,横向连接钢骨与悬挑板预埋件之间的焊缝形式为横焊,在完成焊接24小时之后,使用超声波探伤仪对焊缝进行探伤检验,探伤检验合格后,进行吊模施工。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层叠合板在地面预制完成,上层叠合板上设置有U型钢筋以及横向预埋钢筋,相邻上层叠合板之间留有间隙,悬臂梁的竖向连接钢骨位于该间隙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5的具体过程如下:将上层叠合板前端伸出的横向预埋钢筋与对接钢筋焊接,在上层叠合板之间以及上部后浇板施工位置处均绑扎钢筋,将绑扎的钢筋与上层叠合板上的U型钢筋焊接,将悬臂梁的竖向连接钢骨搭接在U型钢筋上或绑扎的钢筋上;然后进行吊模施工,浇筑上层叠合板湿接头混凝土,然后同时浇筑上层叠合板湿接缝以及上层叠合板顶部的上部后浇板混凝土,且在上部后浇板混凝土内设置钢筋网片,上部后浇板以及上层叠合板施工成型后环向形成一个整体。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上层叠合板吊装过程中,塔吊吊钩直接设置于U型钢筋上,当上层叠合板吊装至悬臂梁上方1m时,校正方位,然后继续将上层叠合板从上而下垂直下放,并在距离悬臂梁上方20cm处停顿,由施工人员手扶调整方向,将上层叠合板边线与悬臂梁安装位置线对准,然后慢慢放下上层叠合板至悬臂梁上,避免因冲击力将上层叠合板板面震裂。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悬挑梁板优化为预制悬臂梁、预制上层叠合板、上部后浇板三部分结构,利用主体结构环梁完成悬臂梁的安装,在悬臂梁上吊装上层叠合板,最后浇筑湿接缝及上部后浇板,使得整个悬挑结构环向联通形成整体,受力上达到原设计水平,保证了施工全过程的结构安全性和施工质量,该项技术可操作性强,成熟可靠,尤其在高空大跨悬挑板施工中,优势更为明显;而且整个施工过程无需搭设大量脚手架支模架体,节约了支撑材料,施工效率更高,在保证结构质量的前提下缩短了施工工期。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高空悬挑板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环梁施工吊模图;图3为悬臂梁与悬挑板预埋件对接示意图;图4为悬臂梁湿接头施工示意图;图5为上层叠合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上层叠合板局部结构三维示意图;图7为上层叠合板安装示意图;
图8为上层叠合板湿接头以及上部后浇板施工示意图。
[0015]图中:1

环梁工字钢;2

环梁模板;3

背楞;4

螺杆;5

对接钢筋;6

悬挑板预埋件;7

悬臂梁;8

横向连接钢骨;9

竖向连接钢骨;10

悬臂梁湿接头;11

上层叠合板;12

U型钢筋;13

预埋钢筋;14

上层叠合板湿接头;15

上部后浇板;16

环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环梁16施工;如图2所示,用汽车吊将环梁工字钢1吊至已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侧边的环梁施工位置处,绑扎环梁钢筋固定,并且在上层叠合板湿接头14施工位置处预留与上层叠合板11连接的对接钢筋5;所述环梁工字钢1的上下翼缘板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骨,其中,靠近悬臂梁湿接头10施工位置处预留有与悬臂梁7连接的钢骨(以下简称悬挑板预埋件6);如图2所示,环梁工字钢1施工完成后,进行吊模施工,将环梁模板2吊装至指定位置处,并且通过背楞3以及螺杆4固定,若螺杆4被钢骨阻挡,则直接将螺杆4焊接固定在钢骨腹板上,若无钢骨阻挡则通过对拉螺杆的形式对环梁模板2进行紧固;环梁模板2固定完成后进行环梁16混凝土浇筑施工。
[0018]步骤2:吊装悬臂梁7;如图3所示,悬臂梁7在地面预制完成,且悬臂梁7内部设置有横向连接钢骨8和竖向连接钢骨9,横向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在已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侧边施工环梁(16),并且在环梁(16)侧边的上层叠合板湿接头(14)施工位置处绑扎预留对接钢筋(5),悬臂梁湿接头(10)施工位置处预留钢骨作为悬挑板预埋件(6);步骤2:吊装悬臂梁(7)至施工位置处;步骤3:将多块悬臂梁(7)前端伸出的横向连接钢骨(8)与相应的悬挑板预埋件(6)焊接,然后进行吊模施工,浇筑悬臂梁湿接头(10)混凝土;步骤4:吊装多块上层叠合板(11)至悬臂梁(7)上方;步骤5:将上层叠合板(11)前端伸出的横向预埋钢筋(13)与对接钢筋(5)焊接,然后进行吊模施工,浇筑上层叠合板湿接头(14)混凝土,同时浇筑上层叠合板(11)湿接缝以及上层叠合板(11)顶部的上部后浇板(15)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环梁(16)的施工方法如下:将环梁工字钢(1)吊至已施工完成的主体结构侧边的环梁(16)施工位置处,并绑扎环梁钢筋固定,其中,环梁工字钢(1)的上下翼缘板上均焊接有多根钢骨,靠近悬臂梁湿接头(10)施工位置处的钢骨作为悬挑板预埋件(6);环梁工字钢(1)施工完成后,进行吊模施工,并且通过背楞(3)以及螺杆(4)对环梁模板(2)进行固定,其中,当螺杆(4)被钢骨阻挡时,将螺杆(4)焊接固定在钢骨腹板上,无钢骨阻挡时则通过对拉螺杆的形式对环梁模板(2)固定;环梁模板(2)固定完成后浇筑环梁(16)混凝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梁(7)在地面预制完成,且悬臂梁(7)内部设置有横向连接钢骨(8)和竖向连接钢骨(9),横向连接钢骨(8)伸出悬臂梁(7)前端,竖向连接钢骨(9)伸出悬臂梁(7)顶部且位于悬臂梁(7)中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空悬挑板叠合法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叠合板(11)在地面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朱张豪张闯闯解禹翔张余候文涛蒋力马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