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96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包括:刀模座和底模座;刀模座上安装有刀模芯,底模座上安装有成型模芯,刀模芯与成型模芯呈对应设置;刀模座设置为空心模座,且刀模座的内顶部分别设置有调节组件和转动限位组件,调节组件和转动限位组件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一模芯安装板,刀模芯安装于第一模芯安装板的下表面;底模座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固定有第二模芯安装板,成型模芯安装于第二模芯安装板的上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切压痕线以及模切刀裁切一次完成,有效的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两次模切才能实现板料成型导致的两次模切很容易造成对位不准问题,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切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传统模切说的是印刷品后期加工的一种裁切工艺,模切工艺可以把印刷品或者其他纸制品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图形进行制作成模切刀版进行裁切,从而使印刷品的形状不再局限于直边直角。传统模切生产用模切刀根据产品设计要求的图样组合成模切版,在压力的作用下,将印刷品或其他板状坯料轧切成所需形状或切痕的成型工艺。压痕工艺则是利用压线刀或压线模,通过压力的作用在板料上压出线痕,或利用滚线轮在板料上滚出线痕,以便板料能按预定位置进行成型。
[0003]现有的技术需要两次模切才能实现板料成型,第一次正面模切压痕线,第二次模切成型刀,两次模切很容易造成对位不准,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技术中需要两次模切才能实现板料成型,第一次正面模切压痕线,第二次模切成型刀,两次模切很容易造成对位不准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模座(1)和底模座(2);所述刀模座(1)上安装有刀模芯(3),所述底模座(2)上安装有成型模芯(4),所述刀模芯(3)与成型模芯(4)呈对应设置;所述刀模座(1)设置为空心模座,且所述刀模座(1)的内顶部分别设置有调节组件(5)和转动限位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5)和转动限位组件(6)的下端共同连接有第一模芯安装板(71),所述刀模芯(3)安装于所述第一模芯安装板(71)的下表面;所述刀模座(1)的下端开设有用于第一模芯安装板(71)穿过的缺口(8),所述缺口的内壁上设置有辅助限位块(9),所述辅助限位块(9)贴合于所述第一模芯安装板(71)的侧壁上;所述底模座(2)上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内部固定有第二模芯安装板(72),所述成型模芯(4)安装于所述第二模芯安装板(72)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螺纹套筒(11),所述螺纹套筒(11)通过转动轴承(28)转动安装于所述刀模座(1)内顶部中心位置;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筒(11)内部的螺纹柱(12),所述螺纹柱(12)的下端固定有连接杆(13),所述连接杆(13)与所述第一模芯安装板(71)的上表面连接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螺纹套筒(11)的外壁上横截面为六边形的转动块(14),所述刀模座(1)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工具插入的条形孔(15),且所述条形孔(15)的水平高度与所述转动块(14)的水平高度呈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性模切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座(1)的侧壁上一体成型有用于将刀模座(1)安装于模切设备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羽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