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75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为了克服大型风电叶片的吊装风险问题以及吊装设备的专用性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背风面开设有若干吊孔的风机叶片,吊孔开口分设在背风面大梁的前缘侧和背风面小梁的前缘侧,并在叶片吊孔处以及吊孔附近增加了局部补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使得叶片可以适用于多种吊装设备,吊装简单,安全,吊装过程对叶片的损害小,使用年限长,叶片质量可靠。叶片质量可靠。叶片质量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风电电机叶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风电电机叶片。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风电机组长尺寸的叶片需求日益增多,叶片已经开始向大型化发展。
[0003]然而,随着叶片长度和重量的不断增加,叶片吊装工作难度与日俱增,对现场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苛刻,对吊装工装的设计和加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对应不同的叶片需要设计多种不同的吊装工装结构,吊装设备的成本急剧上升。面对叶片加长的需求和吊装重量与难度攀升的矛盾。风电行业对新的叶片吊装理念提出迫切的需求。
[0004]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风电叶片吊装装置”,其公告号CN215672556U,包括吊带和垫块结构,吊带用于从风电叶片的下方进行承托;垫块结构支撑于风电叶片的侧面和吊带之间,以限制风电叶片侧翻。垫块结构包括支撑芯和接触垫层,接触垫层至少连接于支撑芯朝向风电叶片的一侧面,接触垫层为弹性层,并用于与风电叶片的侧面接触,支撑芯为刚性构件。本技术提供的风电叶片吊装装置保证了有效的支撑,使得风电叶片保持指定的姿态,避免倾斜或侧翻,避免刚性接触损坏风电叶片。目前行业内主流的吊装方式与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吊装装置类似,在应用到大型叶片时,难以保证原有的安全性和效率,常常需要根据现场具体的需求进行改动或者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难以安全有效的吊装大型叶片的问题;提供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0007]本技术包括背风面大梁和背风面小梁,叶片的背风面开设有若干吊孔,吊孔开口分设在背风面大梁的前缘侧和背风面小梁的前缘侧,吊孔周围设置有补强结构。吊孔的设置改变了原有的吊装方式,使得吊装更加方便快捷,适用于多种吊装设备,局部补强结构的设置保证了吊装过程中叶片的背风面不会因受力不均等问题而发生变形或严重磨损等问题,并且解决了叶片开孔后产生的对叶片运行的影响。
[0008]作为优选,所述吊孔开口的内平面小于吊孔开口的外平面,吊孔为腰形开口,吊孔的长轴与背风面大梁的延伸方向平行。吊孔开设的位置围绕背风面的大梁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持吊装时重心的稳定性,吊孔下开口平面小于上开口平面的设计方便吊装带的穿入,并且方便后续的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的固定。
[0009]作为优选,所述补强结构包括玻璃钢板补强结构,玻璃钢板补强结构一侧开有通孔,通孔形状与大小适配吊孔,背风面大梁前缘侧吊孔处的玻璃钢板补强结构开有通孔一端与背风面大梁前缘边相接,背风面小梁前缘侧吊孔处的玻璃钢板补强结构开有通孔一端与背风面小梁前缘边相接。玻璃钢板补强结构的设计有效的保护了吊孔的开口处外侧钢
板,有效减小了吊孔开口处外侧钢板被磨损变形的可能性。
[0010]作为优选,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弦向补强结构,弦向补强结构从叶片前缘的合模缝铺至背风面小梁后缘。弦向补强结构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吊装过程中背风面由于吊装带的施力导致的弦向的变形,同时以减小了开孔对后续叶片运行时产生的影响。
[0011]作为优选,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展向补强结构,展向补强结构从叶片展向两侧补强铺设至吊孔外围。展向补强结构的设置有效防止了吊装过程中背风面由于吊装带的施力导致的展向的变形,减小了开孔对后续叶片运行时产生的影响。
[0012]作为优选,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形状大小适配吊孔。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呈上平面略大与下平面的椭圆型柱体,刚好镶嵌进入吊孔处,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的设计便于在吊装完成之后的补强。 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防止吊装完成之后叶片上的漏洞对叶片运行的影响,增加叶片的使用寿命。
[0013]作为优选,所述吊孔包括吊孔内侧垫圈,吊孔内侧垫圈形状大小适配吊孔。吊孔内侧垫圈的设计有效防止了吊装带对于吊孔内侧的磨损,吊孔内侧的磨损易导致吊孔盖板区域补强出现缝隙。
[0014]作为优选,所述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包括盖板上平面和盖板下平面,盖板上平面对应吊孔开口内平面,盖板下平面对应吊孔开口外平面,盖板上平面小于盖板下平面。盖板上下平面的大小设计方便吊装完成以后进行的盖板区域补强,只需要将吊孔内圈涂上粘合剂,再将盖板嵌入,等待凝固即可。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吊孔的设计使得吊带可以直接通过叶片吊孔将叶片固定,极大降低了叶片滑移风险,并且装吊简单,适用于大型叶片的装吊,适用范围广,同时节省了大型叶片吊装工装制作成本;
[0017]2. 局部补强结构的设计对吊带与叶片接触部位均进行合理加强,减少吊装对叶片造成损害的风险,尤其是避免了吊带对后缘的损坏,同时减少了开孔对于叶片后续使用的影响,以及增加了叶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叶片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玻璃钢板补强结构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弦向补强结构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展向补强结构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吊孔盖板区域补强结构图。
[0023]图中1.背风面大梁,2.背风面小梁,3.叶片前缘,4.叶片后缘,5.吊孔,6.背风面壳体,7.大梁承重结构,8.迎风面大梁,9.迎风面小梁,10.迎风面壳体,11.小梁承重结构,12.通孔,13.盖板上平面,14.盖板下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本实施例的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如图1所示,包括背风面大梁1,背风面小梁2,叶片前缘3,叶片后缘4,吊孔5,迎风面壳体6,大梁承重结构7 ,迎风面大梁8,迎风面小梁9, 迎风面壳体10, 小梁承重结构11,盖板上平面13,盖板下平面14。
[0027]背风面壳体的两端与迎风面壳体两端通过复合工艺粘合在一起,背风面壳体与迎风面壳体在叶片前缘连接处为合模缝,背风面壳体的重心处复合有背风面大梁,迎风面壳体的重心处复合有迎风面大梁,背风面大梁与迎风面大梁通过大梁承重结构固定连接。背风面壳体靠近叶片后缘复合有背风面小梁,迎风面壳体靠近叶片后缘复合有迎风面小梁,背风面小梁与迎风面小梁通过小梁承重结构固定连接。
[0028]在背风面大梁的右侧有两个开孔作为吊孔,吊孔位于背风面大梁前缘侧,背风面小梁的右侧开有两个开孔作为吊孔,吊孔位于背风面小梁前缘侧。四个吊孔至叶片重心的距离相等,且四个吊孔作为顶点形成矩形。在本实施例中,吊孔在展向距离叶片重心5.5m,吊孔开口外平面尺寸为200mm*350mm,内平面。
[0029]如图2所示,包括通孔12,本实施例中玻璃钢板补强结构为20.25mm厚(45层BIAX600双轴布)的矩形玻璃钢板,玻璃钢板补强结构在一侧开有大小与吊孔上平面一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包括背风面大梁和背风面小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的背风面开设有若干吊孔,吊孔开口分设在背风面大梁的前缘侧和背风面小梁的前缘侧,吊孔周围设置有补强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孔开口的内平面小于吊孔开口的外平面,吊孔为腰形开口,吊孔的长轴与背风面大梁的延伸方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结构包括玻璃钢板补强结构,玻璃钢板补强结构一侧开有通孔,通孔形状与大小适配吊孔,背风面大梁前缘侧吊孔处的玻璃钢板补强结构开有通孔一端与背风面大梁前缘边相接,背风面小梁前缘侧吊孔处的玻璃钢板补强结构开有通孔一端与背风面小梁前缘边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吊装的风机叶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明哲赵建立周晓亮孔魁岑佳晋张定好刘梅傅琳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运达风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