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56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2:00
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部分、准备部分、固定部分和监测部分;所述的壳体部分的外围安装有太阳能板,在进行裂缝监测期间为设备提供所需电力,避免人工另外进行输电工作;固定部分的丝杠滑块组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的外壳内,固定部分首先将钉子A固定在山体裂缝的一侧,然后将整个设备固定在山体裂缝的另一侧;监测部分的支架B的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的支撑杆上,监测部分用于山体裂缝的监测;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进行自动化的山体裂缝监测,节省能源、人工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实现实时监测,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安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山体裂缝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山体裂缝是造成多种自然灾害的原因,其所导致的后果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影响,其危害性更加突出;因此,实现对山体裂缝变形的实时监测,十分重要;公开号为:CN 109373880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一种山体裂缝监测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包括:绝缘线筒、电阻丝、金属滑片、金属连 接杆、第一非金属支撑杆、第二非金属支撑杆、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电流计、角度处理器、竖向角度传感器、支柱、水平角度传感器、电源;电阻丝缠绕在绝缘线筒上;金属连接杆的一端与金属滑片连接,金属滑片与绝缘线筒上的电阻丝接触,第一非金属支撑杆连接金属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杆;第二非金属支撑杆连接绝缘线筒的端部和竖向角度传感器,支柱连接竖向角度传感器连接竖向角度传感器和水平角度传感器,水平角度传感器的底部与第二固定杆连接。本专利技术 的监测预警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操作方便、灵敏性强,可有效地监测山体裂缝位移和角度的实时变化;但是该设备不能够进行无人操作,无法适应一些特殊环境的山体缝隙检测;目前常规的监测手段多采用人工数据采集或高精度仪器监测,人工数据采集无法实现实时观测,地形影响对给监测带来巨大困扰;而采用高精度仪器监测大多造价偏高,操作复杂,对操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针对我国地质灾害频发,点多面广、专业人员不足等实际情况,现有的山体裂缝灾害预警系统在监控时效性、经济性、操作性、结构可靠性方面未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为此需要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进行自动化的山体裂缝监测,节省能源、人工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实现实时监测,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及方法,进行自动化的山体裂缝监测,节省能源、人工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同时实现实时监测,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
[0004]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包括:壳体部分、准备部分、固定部分和监测部分;所述的壳体部分的外围安装有太阳能板;准备部分的三角形架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的支撑球上;固定部分的丝杠滑块组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的外壳内;监测部分的支架B的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的支撑杆;所述的壳体部分还包括:飞行器、环形架A、支撑球、支撑板、支撑杆、支撑架A、支撑架B、电机A和长杆;所述的飞行器安装在外壳的上端面;环形架A固定安装在外壳内;支撑球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上;支撑板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侧面;支撑杆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上;支撑架A、支撑架B分别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的两侧;电机A固定安装在外壳内,其电机轴与齿轮固
定连接;长杆转动安装在外壳两侧的圆孔里,长杆上设有齿轮,齿轮与电机A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长杆两端设有杆子;所述的准备部分还包括:夹子A、钉子A、钉子B、钉子C、支架A、放线机构、绳索A、负重球;所述的夹子A有三个,三个夹子A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形架上,初始位置时,三个夹子A分别夹着钉子A、钉子B、钉子C,钉子A用于将绳索一端固定在山体裂缝的一侧,钉子B和钉子C用于将设备固定在山体裂缝的另一侧;支架A固定安装在三角形架的侧面;放线机构安装在外壳下端面的圆孔处;绳索A的外端与钉子A连接,绳索A的下端与负重球连接,绳索A包覆钉子B上的滑轮。
[0005]优选的,所述的固定部分包括:丝杠滑块组、环形架B、电机C、齿轮A、滑槽A、滑块A、滑槽B和电动螺丝刀;所述的丝杠滑块组包括:框架、丝杠、滑块、电机;框架固定安装在外壳底板上的杆子上,丝杠转动安装在框架内的圆孔里,滑块滑动安装在框架上,滑块上的螺纹孔与丝杠螺纹配合,电机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一端,其电机轴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环形架B通过架子固定安装在丝杠滑块组内的滑块上,环形架B的内侧设有一圈轮齿;电机C固定安装在环形架B上的架子上,其电机轴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齿轮A的轴转动连接,齿轮A的轴的另一端与滑槽B上的滑块转动连接,齿轮A与环形架B上的轮齿相互啮合;滑槽A固定安装在环形架B侧面;滑槽B滑动安装在滑槽A内侧;滑块A与滑槽A和滑槽B同时滑动连接;电动螺丝刀固定安装在滑块A上。
[0006]优选的,所述的监测部分还包括:夹子B、L形杆、总体监测机构、实时监测机构;所述的夹子B滑动安装在支架A侧面杆子的滑槽里;L形杆固定安装在夹子B的下端,L形杆的外端设有接触钮;总体监测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侧面的杆上;实时监测机构安装在支撑板的侧面。
[0007]优选的,所述的放线机构包括:支撑盘、环形圆、开合板和电机B;所述的支撑盘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上,支撑盘上端放置卷起的绳索A;环形圆转动安装在支撑盘下端的环形圈外端,环形圆的外围设有轮齿;开合板有五个,五个开合板通过杆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盘下端的环形圈上的五个圆孔里,五个开合板的外端小杆滑动在环形圆下端的斜槽里,负重球放置在开合板上端面;电机B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下端,其电机轴与齿轮连接,齿轮与环形圆的外围轮齿啮合。
[0008]优选的,所述的总体监测机构包括:卷尺、支架C和摄像头;所述的支架C固定安装在支撑板侧面的板子上;摄像头固定安装在支架C前端,摄像头的前端杆上固定安装在有一个指针,卷尺通过杆固定安装在支架C侧面,卷尺内的刻度尺的外端始终与夹子B固定连接,初始位置时,摄像头前端的指针指在卷尺内的刻度尺的“0”刻度上。
[0009]优选的,所述的实时监测机构包括:滑轮A、齿轮B、圆盘A、齿轮C、支架D和圆杆B;所述的滑轮A转动安装在支架A侧面板子的圆孔里,滑轮A的侧面包覆有一圈绳索A,当绳索A向上移动时,滑轮A随之转动;圆杆B固定安装在支撑板的侧面,支架D固定安装在圆杆B的下端;齿轮B的轴穿过支架D侧面板子的圆孔与滑轮A固定连接,齿轮B与一个圆盘A侧面的轮齿啮合,圆盘A有多个,多个圆盘A转动安装在圆杆B上,每个圆盘A上都设有“0

9”十个数字;齿轮C有多个,多个齿轮C转动安装在摄像头上的圆杆上,齿轮C与其侧面的一个圆盘A的侧面的两个轮齿间歇啮合且与其另一侧的圆盘A侧面的轮齿始终啮合。
[0010]优选的,所述的实时监测机构还包括:减速电机D、圆盘B、圆杆A和照相机:所述的
减速电机D固定安装在支撑架B上,其电机轴与一个圆盘固定连接,圆盘上设有一个凹槽,减速电机D上端设有开关钮;圆盘B的轴转动安装在支撑架B上的圆孔里,圆盘B外围设有六个凸起,圆盘B外围的凸起与减速电机D下端的圆盘上的凹槽间歇啮合配合工作;照相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A上,照相机用于拍摄圆盘A上的数值变化,照相机上设有开关键;圆杆A转动安装在支撑架A上的圆孔里,圆杆A与圆盘B的轴通过同步带连接,圆杆A上端设有六个接触钮,接触钮的数量与圆盘B上的六个凸起对应,圆杆A上的接触钮碰触照相机上的开关键一次,照相机拍一次圆盘A上的数值,达到单位时间进行拍照取证的目的。
[0011]优选的,所述的绳索A为钢丝绳,钢丝绳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部分(1)、准备部分(2)、固定部分(3)和监测部分(4);所述的壳体部分(1)的外围安装有太阳能板;准备部分(2)的三角形架(201)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支撑球(104)上;固定部分(3)的丝杠滑块组(301)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外壳(101)内;监测部分(4)的支架B(401)的固定安装在壳体部分(1)的支撑杆(106)上;所述的壳体部分(1)还包括:飞行器(102)、环形架A(103)、支撑球(104)、支撑板(105)、支撑杆(106)、支撑架A(107)、支撑架B(108)、电机A(109)和长杆(110);所述的飞行器(102)安装在外壳(101)的上端面;环形架A(103)固定安装在外壳(101)内;支撑球(104)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103)上;支撑板(105)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103)侧面;支撑杆(106)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05)上;支撑架A(107)、支撑架B(108)分别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103)的两侧;电机A(109)固定安装在外壳(101)内,其电机轴与齿轮固定连接;长杆(110)转动安装在外壳(101)两侧的圆孔里,长杆(110)上设有齿轮,齿轮与电机A(109)轴上的齿轮相互啮合,长杆(110)两端设有杆子;所述的准备部分(2)还包括:夹子A(202)、钉子A(203)、钉子B(204)、钉子C(205)、支架A(206)、放线机构、绳索A(211)、负重球(212);所述的夹子A(202)有三个,三个夹子A(202)分别固定安装在三角形架(201)上,初始位置时,三个夹子A(202)分别夹着钉子A(203)、钉子B(204)、钉子C(205),钉子A(203)用于将绳索一端固定在山体裂缝的一侧,钉子B(204)和钉子C(205)用于将设备固定在山体裂缝的另一侧;支架A(206)固定安装在三角形架(201)的侧面;放线机构安装在外壳(101)下端面的圆孔处;绳索A(211)的外端与钉子A(203)连接,绳索A(211)的下端与负重球(212)连接,绳索A(211)包覆钉子B(204)上的滑轮,初始位置时负重球(212)放置在放线机构上,当负重球(212)被下放时,能够将使绳索A(211)跨越山体裂缝最终垂直地面,为后续监测工作做准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部分(3)包括:丝杠滑块组(301)、环形架B(302)、电机C(303)、齿轮A(304)、滑槽A(305)、滑块A(306)、滑槽B(307)和电动螺丝刀(308);所述的丝杠滑块组(301)包括:框架、丝杠、滑块、电机;框架固定安装在外壳(101)底板上的杆子上,丝杠转动安装在框架内的圆孔里,滑块滑动安装在框架上,滑块上的螺纹孔与丝杠螺纹配合,电机固定安装在框架的一端,其电机轴与丝杠的一端固定连接;环形架B(302)通过架子固定安装在丝杠滑块组(301)内的滑块上,环形架B(302)的内侧设有一圈轮齿;电机C(303)固定安装在环形架B(302)上的架子上,其电机轴与连杆连接,连杆的另一端与齿轮A(304)的轴转动连接,齿轮A(304)的轴的另一端与滑槽B(307)上的滑块转动连接,齿轮A(304)与环形架B(302)上的轮齿相互啮合;滑槽A(305)固定安装在环形架B(302)侧面;滑槽B(307)滑动安装在滑槽A(305)内侧;滑块A(306)与滑槽A(305)和滑槽B(307)同时滑动连接;电动螺丝刀(308)固定安装在滑块A(306)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部分(4)还包括:夹子B(402)、L形杆(406)、总体监测机构、实时监测机构;所述的夹子B(402)滑动安装在支架A(206)侧面杆子的滑槽里;L形杆(406)固定安装在夹子B(402)的下端,L形杆(406)的外端设有接触钮;总体监测机构安装在支撑板(105)侧面的杆上;实时监测机构安装在支撑板(105)的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放线机构包括:
支撑盘(207)、环形圆(208)、开合板(209)和电机B(210);所述的支撑盘(207)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103)上,支撑盘(207)上端放置卷起的绳索A(211);环形圆(208)转动安装在支撑盘(207)下端的环形圈外端,环形圆(208)的外围设有轮齿;开合板(209)有五个,五个开合板(209)通过杆分别转动安装在支撑盘(207)下端的环形圈上的五个圆孔里,五个开合板(209)的外端小杆滑动在环形圆(208)下端的斜槽里,负重球(212)放置在开合板(209)上端面;电机B(210)固定安装在环形架A(103)下端,其电机轴与齿轮连接,齿轮与环形圆(208)的外围轮齿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体监测机构包括:卷尺(403)、支架C(404)和摄像头(405);所述的支架C(404)固定安装在支撑板(105)侧面的板子上;摄像头(405)固定安装在支架C(404)前端,摄像头(405)的前端杆上固定安装在有一个指针,卷尺(403)通过杆固定安装在支架C(404)侧面,卷尺(403)内的刻度尺的外端始终与夹子B(402)固定连接,初始位置时,摄像头(405)前端的指针指在卷尺(403)内的刻度尺的“0”刻度上。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体裂缝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实时监测机构包括:滑轮A(407)、齿轮B(408)、圆盘A(409)、齿轮C(410)、支架D(415)和圆杆B(416);所述的滑轮A(407)转动安装在支架A(206)侧面板子的圆孔里,滑轮A(407)的侧面包覆有一圈绳索A(211),当绳索A(211)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飞谷丛楠刘禧超车路宽贾超杨学伟詹健杨建伟田麒陈俊杰曹健片磊辛浩徐峰郭维贾慕思胡聪段沛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地质研究和海洋地质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