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40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生产工艺,属于电机制造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铜母线圈;步骤2,制作匝间绝缘垫片;步骤3,制作铜母线圈匝间绝缘;步骤4,制作磁极线圈;步骤5,磁极铁心烫包处理;步骤6,电机转子磁极组装及对地绝缘加强处理;步骤7,磁极浸漆及清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线圈制作工艺、磁极烫包工艺、线圈套装工艺、磁极托板焊接结构的优化来提高磁极的外观质量,减少对地及匝间绝缘故障,提高同步机的质量,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生产工艺,属于电机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步机的应用场合越来越多,同步机主要运行方式有三种,即作为发电机、电动机和补偿机运行。现代水利、火电及核电站中的发电机几乎都是用同步发电机,在电力系统和工矿企业中同步电机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0003]同步机转子的制造质量是整个同步机生产的关键,同步机磁极制造工艺又是关键中的关键,同步机磁极外观差、绝缘电阻变化大、对地及匝间故障率高一直是困扰业内很多企业的突出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通过生产工艺的改进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线圈制作工艺、磁极烫包工艺、线圈套装工艺、磁极托板焊接结构的优化来提高磁极的外观质量,减少对地及匝间绝缘故障,提高同步机的质量,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0005]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制作铜母线圈:将铜母线围绕模具绕制成铜母线圈,并对铜母线圈进行整形加工;
[0007]步骤2,制作匝间绝缘垫片:裁剪环氧酚醛玻璃坯布成尺寸一致的匝间绝缘垫片;
[0008]步骤3,制作铜母线圈匝间绝缘:将制作好的匝间绝缘垫片垫在铜母线圈的每匝间,并进行胶粘;
[0009]步骤4,制作磁极线圈:垫好匝间绝缘垫片的铜母线圈上模具整形,铜母线圈通电加热进行匝间胶化,形成磁极线圈;
[0010]步骤5,磁极铁心烫包处理:将环氧酚醛玻璃坯布多层粘贴在磁极铁心表面,而后粘贴多层薄膜粉云母箔,最后在薄膜粉云母箔外再次粘贴环氧酚醛玻璃坯布,在每层环氧酚醛玻璃坯布及薄膜粉云母箔粘贴时均进行加热固化处理,所述环氧酚醛玻璃坯布及薄膜粉云母箔在粘贴前均涂抹快干漆,其中环氧酚醛玻璃坯布需要高出磁极铁心一定高度。
[0011]步骤6,电机转子磁极组装及对地绝缘加强处理:所述转子磁极组装为在转子铁心的下部安装下磁极垫片,将磁极线圈套在磁极铁心上,在磁极线圈和磁极铁心之间安装绝缘垫块;
[0012]磁极铁心和磁极线圈之间的间隙使用热膨胀性玻璃毡和环氧玻璃布板填充。
[0013]上述步骤完成后,在磁极线圈上安装上磁极垫片,将磁极托板焊接固定在磁极铁心上;
[0014]所述对地绝缘加强处理为将高出磁极铁心的环氧酚醛玻璃坯布进行开口加工,开口后的环氧酚醛玻璃坯布向外翻折将磁极线圈覆盖;
[0015]步骤7,磁极浸漆及清理:将步骤6中安装完成的转子磁极浸漆及清理。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中的环氧酚醛玻璃坯布的开口加工方式为:位于线圈拐弯处的环氧酚醛玻璃坯布每层开口错位。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将铜母线圈在整形加工前进行无氧退火加工,退火后清理铜母线圈表面杂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整形加工包括对铜母线圈转角处厚度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打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环氧酚醛玻璃坯布高于磁极铁心表面的高度为:铜母线宽度的三分之二。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中,所述步骤6中,磁极线圈与绝缘垫块之间使用环氧玻璃布板和热膨胀毡填充。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6中,磁极托板内框与磁极铁心之间的间隙不大于1mm。
[0022]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通过对线圈制作工艺、磁极烫包工艺、线圈套装工艺、磁极托板焊接结构的优化来提高磁极的外观质量,减少对地及匝间绝缘故障,提高同步机的质量,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步骤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极线圈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极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磁极托板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磁极铁心、磁极线圈、环氧玻璃坯布及匝间绝缘垫片的配合图。
[0029]图6为第一层环氧玻璃坯布示意图。
[0030]图7为第二层环氧玻璃坯布示意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铜母线;2、铜母线圈;3、匝间绝缘垫片;4、磁极铁心;5、下磁极垫片;6、磁极线圈;7、磁极托板;8、环氧玻璃坯布;9、热膨胀性玻璃毡;10、环氧玻璃布板;11、薄膜粉云母箔;12、绝缘垫块;13、上磁极垫片;81、第一层连接口;82、缺口;83、交错缺口;84、第二层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33]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磁极包括以下步骤:
[0034]步骤1,制作铜母线圈:将铜母线围绕模具绕制成铜母线圈2,并对铜母线圈进行整形加工,其中绕制后的铜母线圈进行无氧退火软化后再整形加工;
[0035]铜母线1按照图纸要求绕制后形成铜母线圈2,将铜母线圈2进行无氧退火降低硬度,退火后清理铜母线1表面杂质。因工艺原因铜母线1绕制时转角位置厚度会增加,导致转角处高度出现变化,需要适当打磨修整,才能保证铜母线圈2最终成型的厚度一致。
[0036]使用模具限位并加压进行绕制后铜母线圈2的整形,保证铜母线圈2外观整齐、高度一致、内外框尺寸满足图纸要求,使用酒精擦拭铜母线2表面,使用干净的塑料袋覆盖清
理后的铜母线圈2,防止异物进入。
[0037]步骤2,制作匝间绝缘垫片3:裁剪环氧酚醛玻璃坯布8成尺寸一致的匝间绝缘垫片3;
[0038]按图纸要求将匝间绝缘垫片3内外框宽度、长度尺寸在数控裁剪机中进行设定,设定完成后试剪首张匝间绝缘垫片3,并测量内外框宽度、长度尺寸是否满足要求,根据实际所需进行调整后批量裁剪。
[0039]使用数控裁剪机裁剪匝间绝缘垫片3代替原来的手工裁剪,剪切后的匝间绝缘垫片3比原来手工裁剪的外形一致性好,匝间绝缘垫片3内外框宽度尺寸、长度尺寸准确度高,可以有效减少垫匝间绝缘及匝间胶化过程中发生匝间绝缘垫片3移位带来的匝间短路问题,有效提高磁极线圈6的成型外观。
[0040]步骤3,制作铜母线圈匝间绝缘:将制作好的匝间绝缘垫片3垫在铜母线圈2的每匝间,并进行胶粘;
[0041]磁极线圈6的匝间绝缘制作场地需保持干净、整洁。将铜母线圈2放置于干净的操作台上,按照图纸要求清点匝间绝缘垫片3的数量,将匝间绝缘垫片3平铺在铜母线圈2各个线匝之间,每层匝间绝缘垫片3之间、匝间绝缘垫片与铜母线圈2各线匝之间刷环氧胶粘剂固定,避免匝间绝缘垫片在后续操作过程中发生位移。
[0042]步骤4,制作磁极线圈:垫好匝间绝缘垫片3的铜母线圈2上模具整形,铜母线圈2通电加热进行匝间胶化,形成磁极线圈6;
[0043]首先将垫好的匝间绝缘纸的铜母线圈2置于匝间胶化模具中,然后放置在压机工作台面上,匝间胶化模具与线圈之间加垫合适规格的环氧玻璃布板做防护便于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电机转子磁极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铜母线圈:将铜母线(1)围绕模具绕制成铜母线圈(2),并对铜母线圈(2)进行整形加工;步骤2,制作匝间绝缘垫片(3):裁剪环氧酚醛玻璃坯布成尺寸一致的匝间绝缘垫片(3);步骤3,制作铜母线圈匝间绝缘:将制作好的匝间绝缘垫片(3)垫在铜母线圈(2)的每匝间,并进行胶粘;步骤4,制作磁极线圈:垫好匝间绝缘垫片(3)的铜母线圈(2)上模具整形,铜母线圈(2)通电加热进行匝间胶化,形成磁极线圈(6);步骤5,磁极铁心(4)烫包处理:将环氧酚醛玻璃坯布(8)多层粘贴在磁极铁心(4)表面,而后粘贴多层薄膜粉云母箔(11),最后在薄膜粉云母箔(11)外再次粘贴环氧酚醛玻璃坯布(8),在每层环氧酚醛玻璃坯布(8)及薄膜粉云母箔(11)粘贴时均进行加热固化处理,所述环氧酚醛玻璃坯布(8)及薄膜粉云母箔(11)在粘贴前均涂抹快干漆,其中环氧酚醛玻璃坯布(8)需要高出磁极铁心(4)一定高度;步骤6,电机转子磁极组装及对地绝缘加强处理:所述转子磁极组装为在转子铁心(4)的下部安装下磁极垫片(5),将磁极线圈(6)套在磁极铁心(4)上,在磁极线圈(6)和磁极铁心(4)之间安装绝缘垫块(12);磁极铁心(4)和磁极线圈(6)之间的间隙使用热膨胀性玻璃毡(9)和环氧玻璃布板(10)塞紧;上述步骤完成后,在磁极线圈(6)上安装上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传友宋俊鲁林辉李晓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