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395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属于矿区塌陷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方法:1)在塌陷区的底部铺设垫层,将所述垫层的表面压实;2)在塌陷区内部的内壁上打入多根锚杆,将锚网的边缘固定在所述锚杆上,所述锚网整体下凹,所述锚网贴合塌陷区内部的内壁且摊铺在所述垫层上,在所述锚网上铺设基质层;5)种植植被;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垫层作为底部支撑,锚杆将小的锚网固定,使得基质层的下沉作用力被垫层和塌陷区的内壁承担,形成稳定的结构,再以过渡层和土壤治底层进行铺设,完成矿区塌陷修复,使得矿区塌陷修复安全系数高、矿区塌陷修复稳定性高,为绿化种植、绿化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大大地缩短了复绿周期。大大地缩短了复绿周期。大大地缩短了复绿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矿区塌陷生态修复
,尤其涉及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矿山资源开采以后,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原始应力平衡状态受到破坏,依次发生冒落、断裂、弯曲等移动变形,最终涉及地表,形成一个比采空区面积大得多的近似椭圆形的下沉盆地,被称之为矿区塌陷地。
[0003]中国专利(CN201810810715.1)公开了一种煤矿区植被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煤矸石破碎成直径2

5cm的碎块,平铺煤矿塌陷区及周边土地;(2)在平整后的土地上铺盖一层厚度为0.6

0.8m的第一基质材料;(3)在覆土层上铺盖一层厚度后0.4

0.6m的第二基质材料;(4)在第二基质材料上以行间混交的方式种植油松和紫穗槐,然后在油松和紫穗槐直接的空地处种植紫花苜蓿,后续按照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0004]中国专利(CN202010706657.5)公开了一种矿区塌陷回填区生态治理修复方法,该塌陷回填区生态治理修复方法采用如下回填区生态治理修复装置,该回填区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包括锁定板、前侧板、后侧板、修复滚轮、转动电机、转轴、固定套和填充机构;采用上述回填区生态治理修复装置对矿区塌陷回填区生态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塌陷地面基层处理;S2、塌陷地面摊铺;S3、地面表层滚压;S4、地面表层填实;S5、地面表层整体滚压。
[0005]中国专利(CN201921545848.7)公开了一种矿区生态环境修复系统。包括边坡和设置在所述边坡上的矿井,所述矿井内设置有填充层;所述边坡包括顶面和斜面,所述顶面、所述斜面的表面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隔水层、土壤改良层和种子层;所述斜面上还设置有护网,所述护网设置在所述种子层的表面上,所述护网与所述边坡之间固定连接有锚杆。
[0006]目前,矿区塌陷地的修复依靠直接填铺的方式来完成,矿区塌陷地的应力仍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被修复的种植层不稳定,导致矿区塌陷修复安全系数差、矿区塌陷修复稳定性差、生态修复周期长,另外,矿区废料多,但是塌陷区回填用到的废料量少,使得生态修复的效果不理想,复绿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矿区塌陷地的修复依靠直接填铺的方式来完成,导致矿区塌陷修复安全系数差、矿区塌陷修复稳定性差和生态修复的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包括如下方法:
[0009]1)在塌陷区的底部铺设垫层,将所述垫层的表面压实,所述垫层的厚度至少为塌陷区深度的五分之一;
[0010]2)在塌陷区内部的内壁上打入多根锚杆,将锚网的边缘固定在所述锚杆上,所述
锚网整体下凹,所述锚网贴合塌陷区内部的内壁且摊铺在所述垫层上,在所述锚网上铺设基质层,将所述基质层的表面压实;
[0011]3)在所述基质层上铺设控水层,所述控水层阻挡其上方的水分向下渗入,所述控水层延伸至所述锚杆的上方;
[0012]4)在所述控水层上铺设过渡层,将所述过渡层的表面压实;
[0013]5)在所述过渡层上铺设土壤质地层,将所述土壤质地层的表面压实,所述土壤质地层延伸至塌陷区的边缘处,且所述土壤质地层的表面与塌陷区周边的地面重合;
[0014]6)在所述土壤质地层上种植植被。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步骤1)中,所述垫层由取自该塌陷区所在矿区的大块矸石堆叠形成,堆叠后的矸石被锚网整体包裹,。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质层由取自该塌陷区所在矿区的小块矸石堆叠形成。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步骤3)中,所述控水层由黏质土堆积形成。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步骤4)中,所述过渡层由粉碎后的矸石、污泥和粉煤灰混合并堆积形成。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所述步骤5)中,所述土壤质地层由壤土、粉碎后的矸石、城市污泥和生物质炭混合并堆积形成。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6]所述步骤5)中,壤土内还加入复合菌剂、蚯蚓粪和脲醛泡沫粉体。
[002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8]所述步骤6)中,植被首选紫花苜蓿、油松和紫穗槐。
[00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0]所述步骤1)中,在铺设所述垫层前,对塌陷区内的积水抽出,清理塌陷区底部及内壁的淤泥,在所述垫层铺设好之后,将淤泥填充在矸石之间的缝隙中。
[003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32]所述垫层、所述基质层和所述控水层的截面呈U型。
[003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垫层作为底部支撑,锚杆将小的锚网固定,使得基质层的下沉作用力被垫层和塌陷区的内壁承担,形成稳定的结构,再以过渡层和土壤治底层进行铺设,完成矿区塌陷修复,使得矿区塌陷修复安全系数高、矿区塌陷修复稳定性高,为绿化种植、绿化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大大地缩短了复绿周期。
[003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矸石作为垫层、基质层和过渡层的材质,使得矿区的矸石可以被大量的回填,生态修复的效果好。
[0036]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铺设所述垫层前,对塌陷区内的积水抽出,清理塌陷区底部及内壁的淤泥,在所述垫层铺设好之后,将淤泥填充在矸石之间的缝隙中,避免将淤泥外运所造成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的流程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1)在塌陷区的底部铺设垫层,将所述垫层的表面压实,所述垫层的厚度至少为塌陷区深度的五分之一;2)在塌陷区内部的内壁上打入多根锚杆,将锚网的边缘固定在所述锚杆上,所述锚网整体下凹,所述锚网贴合塌陷区内部的内壁且摊铺在所述垫层上,在所述锚网上铺设基质层,将所述基质层的表面压实;3)在所述基质层上铺设控水层,所述控水层阻挡其上方的水分向下渗入,所述控水层延伸至所述锚杆的上方;4)在所述控水层上铺设过渡层,将所述过渡层的表面压实;5)在所述过渡层上铺设土壤质地层,将所述土壤质地层的表面压实,所述土壤质地层延伸至塌陷区的边缘处,且所述土壤质地层的表面与塌陷区周边的地面重合;6)在所述土壤质地层上种植植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垫层由取自该塌陷区所在矿区的大块矸石堆叠形成,堆叠后的矸石被锚网整体包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区塌陷地的生态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基质层由取自该塌陷区所在矿区的小块矸石堆叠形成。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泉智曹源王遵建晏黎东戚立文李正功郑亭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