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724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3D效果图构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坐标系,定义用于构建N边形的外接圆,确定一个投影椭圆,定义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在外接圆确定N边形的第一顶点的坐标,根据N边形和外接圆的外接关系和第一顶点的坐标,确定其余顶点的坐标;根据投影公式和N边形的顶点坐标,确定投影椭圆上的投影顶点坐标;以投影顶点的位置调整对应显示画面的大小,以投影顶点作为N边形柱体的顶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作为侧面,构建得到3D滚轮效果图。本发明专利技术计算方式可靠有效,图像构建速度快,无需要引入外部3D引擎,降低车机造价成本。降低车机造价成本。降低车机造价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3D效果图构建的
,尤其涉及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前沿的车载多媒体主机都会有3D图形效果的需求,因此引入如unity(一种3D图形引擎),kanzi(一种3D图形引擎)等3D图形引擎,增加车机的CPU和内存空间的负担,但实际应用场景比较有限,对性能消耗却非常高。同时,引入外部的3D引擎,需要额外的许可费用,会造成车机的造价成本上升,在运行时,外部的3D引擎对于车机的CPU、运行内存RAM的算力以及存储空间有要求,会造成车机的造价成本上升。因此,如何在不引入3D图形引擎的前提下,来达到车载多媒体主机的3D图像效果构建,成为了行业内的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当前3D图形效果构建需要引入3D图形引擎,增加了车机造价成本,并存在对车机系统性能带来高消耗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方法用于在车载多媒体系统上构建一个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3D滚轮效果图用于显示多个显示画面,所述方法包括:
[0006]建立坐标系,定义用于构建N边形的外接圆,以外接圆的直径作为长轴,与外接圆同圆心,确定一个投影椭圆,定义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
[0007]在外接圆确定N边形的第一顶点的坐标,根据N边形和外接圆的外接关系和第一顶点的坐标,确定其余顶点的坐标;
[0008]根据投影公式和N边形的顶点坐标,确定投影椭圆上的投影顶点坐标;
[0009]以投影顶点的位置调整对应显示画面的大小,以投影顶点作为N边形柱体的顶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作为侧面,构建得到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
[0010]进一步的,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
[0011]接收滚动操作输入,根据滚动操作输入,计算得到滚动过程中第一顶点的滚动角度;
[0012]根据第一顶点初始的坐标和滚动角度,计算得到第一顶点变化后的坐标;
[0013]以第一顶点变化后的坐标,重复构建方法,得到滚动后的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进一步的,第一顶点的坐标变化公式为:
[0014]x'=x*cos(α)

y*sin(α),y'=x*sin(α)+y*cos(α),
[0015]其中,x为外接圆上第一顶点的横坐标,y为外接圆上第一顶点的纵坐标,x'为第一
顶点变化后的横坐标,y'为第一顶点变化后的纵坐标,α为滚动角度。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定义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包括:
[0017]定义外接圆和投影椭圆以纵坐标相同的相近点作为对应点,确定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
[0018]根据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
[0019]y”=y,x”=B/A*x;
[0020]其中,x为外接圆上点的横坐标,y为外接圆上点的纵坐标,x”为投影椭圆上该点相对应投影点的横坐标,y”为投影椭圆上该点相对应投影点的纵坐标,A为投影椭圆的长轴,B为投影椭圆的短轴。
[0021]进一步的,所述根据N边形和外接圆的外接关系和第一顶点的坐标,确定其余顶点的坐标包括:
[0022]计算得到N边形的内角;
[0023]根据N边形的内角,得到第一顶点与其余顶点之间的相对角度;
[0024]根据第一顶点以及第一顶点与其余顶点之间的相对角度,在外接圆上确定得到其余顶点的坐标。
[0025]进一步的,所述以投影顶点的位置调整对应显示画面的大小包括:
[0026]以投影顶点的位置确定N边形边线的位置;
[0027]对显示侧的N边形边线所对应的显示画面大小进行调整,得到调整后的显示画面。
[0028]进一步的,所述对显示侧的N边形边线所对应的显示画面大小进行调整包括:
[0029]显示侧的显示画面以画面宽度不变,画面高度与N边形边线平行贴合的方式进行畸变,得到调整后的显示画面;
[0030]其中,显示侧为N边形的左侧。
[0031]进一步的,显示画面畸变的错切斜率根据对应的N边形边线的两个投影顶点计算得出,错切斜率的计算公式为:
[0032]k=tan(a)=(X2‑
X1)/(Y2‑
Y1),
[0033]其中,k为错切斜率,a为显示画面畸变倾斜角,X1、Y1和X2、Y2分别为N边形边线两个投影顶点的横坐标、纵坐标。
[003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载多媒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显示模块,所述处理器用于对车载多媒体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出,所述车载多媒体通过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上述的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并将构建得到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输出至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0035]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
[0036]本专利技术利用处理器在无引入外部3D引擎的情况下,以该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构建3D滚轮图形,并通过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该3D图形构建方法单纯通过处理器执行软件算法来构建,计算方式可靠有效,图像构建速度快,无需要引入外部3D引擎,降低车机造价成本,对于车机系统性能消耗低,稳定性和健壮性较高,并可以自由修改相关参数,具有较高的复用性和扩展性。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D滚轮效果图的构建效果图。
[003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003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接圆与N边形的关系结构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外接圆和投影椭圆之间的关系图。
[004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显示画面的畸变效果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3D滚轮效果图旋转时的顶点变化图。
[004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载多媒体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5]实施例一
[004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D滚轮效果图的构建效果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的结构流程图。
[004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主要用于构建一个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车载多媒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方法用于在车载多媒体系统上构建一个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3D滚轮效果图用于显示多个显示画面,所述方法包括:建立坐标系,定义用于构建N边形的外接圆,以外接圆的直径作为长轴,与外接圆同圆心,确定一个投影椭圆,定义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在外接圆确定N边形的第一顶点的坐标,根据N边形和外接圆的外接关系和第一顶点的坐标,确定其余顶点的坐标;根据投影公式和N边形的顶点坐标,确定投影椭圆上的投影顶点坐标;以投影顶点的位置调整对应显示画面的大小,以投影顶点作为N边形柱体的底面顶点,调整后的显示画面作为侧面,构建得到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还包括:接收滚动操作输入,根据滚动操作输入,计算得到滚动过程中第一顶点的滚动角度;根据第一顶点初始的坐标和滚动角度,计算得到第一顶点变化后的坐标;以第一顶点变化后的坐标,重复构建方法,得到滚动后的N边形柱体的3D滚轮效果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顶点的坐标变化公式为:x

=x*cos(α)

y*sin(α),y

=x*sin(α)+y*cos(α),其中,x为外接圆上第一顶点的横坐标,y为外接圆上第一顶点的纵坐标,x

为第一顶点变化后的横坐标,y

为第一顶点变化后的纵坐标,α为滚动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多媒体3D滚轮效果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义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包括:定义外接圆和投影椭圆以纵坐标相同的相近点作为对应点,确定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根据外接圆、投影椭圆之间的投影关系,得到两者之间的投影公式:y

=y,x

=B/A*x;其中,x为外接圆上点的横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玉添方争由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