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娄伟科专利>正文

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7147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有功能搭载块,所述功能搭载块安装有固定杆条,所述功能搭载块转动安装有活动转杆,所述固定杆条末端安装有分离双镜装置,所述分离双镜装置包括固定搭载环,所述固定搭载环内安装有固定后视镜片,所述固定搭载环后侧设有活动后盖体,所述活动后盖体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转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通过分离双镜结构,分离双镜结构中包含两个后视镜面,常规使用过程中,两镜面及搭载结构处于扣合靠近状态,起到正常提供后视视野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后视镜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

技术介绍

[0003]摩托车是一种用于交通出行的两轮机动类工具,后视镜通常搭载于车把手上方,在骑行过程中需要通过后视镜观察后及侧方道路,而在雨天进行驾驶时,雨水会导致后视镜模糊,加之摩托车雨天制动效果不稳定,十分容易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包括安装块,所述安装块安装有功能搭载块,所述功能搭载块安装有固定杆条,所述功能搭载块转动安装有活动转杆,所述固定杆条末端安装有分离双镜装置,所述分离双镜装置包括固定搭载环,所述固定搭载环内安装有固定后视镜片,所述固定搭载环后侧设有活动后盖体,所述活动后盖体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转杆,所述活动后盖体内滑动安装有活动镜片,所述活动后盖体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活动后盖体安装有气流输出环,所述气流输出环阵列设有能输出气流的气流输出孔,所述活动后盖体设有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滑动安装有遮雨环,所述遮雨环设有能输出气流的输出气环。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后盖体内设有气流腔,所述气流腔内壁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动力连接有气流风扇,所述气流腔设有输出气口,所述输出气口连通有所述输出气环,所述输出气口连通有所述气流输出环。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搭载块内安装有转向电机,所述转向电机动力安装有活动转轴,所述活动转轴固定连接有所述活动转杆。
[0009]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后盖体内设有传动转槽,所述传动转槽内安装有传动转块,所述传动转块安装有安装转块,所述安装转块转动安装有转动球杆,所述转动球杆安装有所述活动转杆,所述传动转块转动安装有传动拉线,所述传动拉线末端连接于所述活动转轴。
[0010]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后盖体内设有功能滑槽,所述功能滑槽安装有功能电磁铁,所述功能滑槽滑动安装有功能滑杆,所述功能滑杆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功能滑杆末端安装有所述活动镜片。
[0011]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条后侧内壁设有半开槽,所述活动转杆设置于所述半开槽内。
[0012]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搭载环安装有遮雨板。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通过分离双镜结构,分离双镜结构中包含两个后视镜面,常规使用过程中,两镜面及搭载结构处于扣合靠近状态,起到正常提供后视视野的效果,而当雨天或复杂路段骑行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分离轴杆进行角度旋转,从而使得后侧后视镜面旋转至把手下方,并在调整过程中,配合传动使得后视镜面进行旋转朝向后侧,从而使得分离后单侧把手具备上下两个提供后视视野的镜面结构,从而实现提高后视镜范围及提高视野提供稳定性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通过分离双镜结构,通过搭载及传动结构可实现两镜面结构的扣合与分离,同时在分离过程中后侧镜面进行旋转动作从而置于车把下侧时实现后视效果,而置于车把下侧具备一定倾角的后视镜其位置因素影响使得淋雨范围及雨水滴落概率较低,同时配合传动结构带动其进行间接回旋,从而实现将表面雨水甩出的效果,保证其始终具备可靠的后视视野提供效果,在其进行回旋过程中,弹性伸缩遮雨环实现对上侧后视镜的弹性碰撞效果,从而对把手上侧镜面形成震荡效果,使其表面呈水滴分布的雨水震落,从而使其清晰度得到恢复避免水滴过多使其失去视野提供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通过分离双镜结构,当两镜面实现分离后,分布于下侧镜面因搭载位置及安装方式使其视野提供稳定性更高,且下侧镜面于其搭载结构呈可活动安装方式,分离后遮雨环滑动伸出,对下侧镜面进行遮雨效果,并配合滑杆实现间接带动镜面进行回缩效果,回缩过程碰触橡胶垫实现表面雨水震落效果,同时通过气流组件实现对遮雨环前侧及回缩腔内进行气流输出,使得遮雨环向前侧持续喷出气流配合倾角及把手遮挡,使下侧镜面受雨水淋效果进一步减少,而在镜面进行回缩对雨水进行震落时,通过腔内上侧气流输出半环,实现辅助吹除雨水并使得震落雨水加速脱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分离双镜装置15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图1

5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0018]结合附图 1

5 所述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包括安装块11,所述安装块11安
装有功能搭载块12,所述功能搭载块12安装有固定杆条13,所述功能搭载块12转动安装有活动转杆29,所述固定杆条13末端安装有分离双镜装置15,所述分离双镜装置15包括固定搭载环16,所述固定搭载环16内安装有固定后视镜片19,所述固定搭载环16后侧设有活动后盖体17,所述活动后盖体17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转杆29,所述活动后盖体17内滑动安装有活动镜片20,所述活动后盖体17安装有橡胶垫23,所述活动后盖体17安装有气流输出环26,所述气流输出环26阵列设有能输出气流的气流输出孔27,所述活动后盖体17设有内凹环槽35,所述内凹环槽35滑动安装有遮雨环36,所述遮雨环36设有能输出气流的输出气环37。
[0019]通过安装块11安装于车把手外侧,日常使用时,通过固定后视镜片19实现后方视野提供功能,当雨天或复杂道路行驶时,通过传动结构带动活动转杆29旋转,使得活动后盖体17转动至车把手下侧并具备一定倾角,就位过程中传动结构带动活动后盖体17绕活动转杆29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活动镜片20朝向后侧,从而使得通过固定后视镜片19及活动镜片20由上下两个方位实现视野提供功能,活动后盖体17可通过传动结构进行回旋,通过遮雨环36对固定搭载环16及固定后视镜片19实现碰撞震动效果,使得固定后视镜片19表面雨水震落恢复视野提供功能,活动镜片20置于下侧时,遮雨环36置于活动后盖体17外侧实现一定遮雨效果,同时通过遮雨环36向外输出气流进一步减少雨水降落于活动镜片20,通过伸缩结构带动活动镜片20回缩与橡胶垫23实现碰撞对表面雨滴实现震落,并在回缩过程中,使得活动镜片20置于气流输出环26后侧,气流输出孔27输出气流将活动镜片20表面及震落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包括安装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安装有功能搭载块,所述功能搭载块安装有固定杆条,所述功能搭载块转动安装有活动转杆,所述固定杆条末端安装有分离双镜装置,所述分离双镜装置包括固定搭载环,所述固定搭载环内安装有固定后视镜片,所述固定搭载环后侧设有活动后盖体,所述活动后盖体转动安装于所述活动转杆,所述活动后盖体内滑动安装有活动镜片,所述活动后盖体安装有橡胶垫,所述活动后盖体安装有气流输出环,所述气流输出环阵列设有能输出气流的气流输出孔,所述活动后盖体设有内凹环槽,所述内凹环槽滑动安装有遮雨环,所述遮雨环设有能输出气流的输出气环。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后盖体内设有气流腔,所述气流腔内壁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动力连接有气流风扇,所述气流腔设有输出气口,所述输出气口连通有所述输出气环,所述输出气口连通有所述气流输出环。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防遮挡摩托车后视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娄伟科
申请(专利权)人:娄伟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