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7091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属于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功耗差异采集单元和功耗差异消除单元,所述的功耗差异采集单元与功耗差异消除单元均与MCU电连接,由MCU计算功耗差异及控制耗电量小的电池组放电。为准确得出不同电池组之间的功耗差异,所述的功耗差异采集单元与功耗差异消除单元均与电池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用途是通过电流差异的安时积分,准确检出电池组之间的功耗差异,并通过功耗差异消除装置对功耗较少的电池进行额外放电处理,准确的消耗电池组之间的功耗差异,修正电池组之间的容量差异,使电池组之间剩余容量相同。使电池组之间剩余容量相同。使电池组之间剩余容量相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电池管理系统BMS所用主动前端AFE(Active Front End)在级联(即多个主动前端AFE串联使用)时,每个AFE的工作状态不完全一样。封装起来的电池组往往需要串联起来以实现所需要的系统电压及系统容量。在电池串联后,电池组的耗电量不均衡常常导致系统容量下降,系统寿命降低,严重时可能会导致系统风险。主动前端AFE1在保护板应用环境下,通常需要采集电流,控制MOSFET并检测两个温感,而主动前端AFE2通常会为磁隔离芯片供电,故每个主动前端AFE的耗电存在差异,而且该差异不是恒定值,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值,如何检测不同AFE之间的功耗差异以及如何消除功耗差异成为当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000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886078A,授权公告日为2021年06月01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锂电池包串联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该申请案涉及一种锂电池包串联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包括分别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耗差异采集单元和功耗差异消除单元,所述的功耗差异采集单元与功耗差异消除单元均与MCU电连接,所述的功耗差异采集单元与功耗差异消除单元均与电池组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耗差异采集单元包括定值电阻R19、定值电阻R18、定值电阻R17、放大器U10、MCU、电池组A、三极管Q14、主动前端AFE2和第一用电器,电池组A正极与三极管Q14的集电极3相连,三极管Q14的基级1与主动前端AFE2相连,三极管Q14的发射极与第一用电器正极相连,主动前端AFE2通过IIC或SPI与MCU相连,用电器负极与主动前端AFE2负极均与定值电阻R19一端相连,R19另一端与电池组1负极和R18一端相连,R18另一端与放大器U10同相输入端相连,R18与放大器U10同相输入端之间并联定值电阻R17,所述R17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芯片级联功耗差异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耗差异采集单元还包括电池组B、三极管Q16、主动前端AFE1和第二用电器,电池组B正极与电池组A负极相连,R19与主动前端AFE2相连的一端与三极管Q16的集电极3相连,三极管Q16的基级1与主动前端AFE1相连,三极管Q16的发射极与主动前端AFE1相连,主动前端AFE1通过IIC或SPI与MCU相连,主动前端AFE1与第二用电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李享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优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