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702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属于碳酸钙制备技术领域,实现了透明纳米碳酸钙产品生产常规化、简单化、用途广泛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取生石灰消化生成Ca(OH)2悬浮液,碳化前加入配制好的稀化剂进行碳化,合成过程中无凝胶过程、流动性好,控制CO2含量,碳化至pH=6.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酸钙制备
,具体是一种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碳酸钙是指至少有一维粒度控制在100nm以下的碳酸钙分子聚合体,其粒子尺度处于团簇分子和宏观物体交替的过渡区域。其具有的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在磁性、催化剂、光热阻和熔点等方面表现出与普通碳酸钙所不同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物性,表现出优良的增韧性、补强性、透明性、触变性、流平性和消毒杀菌等应用方面的物殊性能。
[0003]实际应用中,纳米颗粒的分散是纳米碳酸钙应用的核心难题之一,所有特殊性能的体现,均须建立在纳米碳酸钙的分散和解聚基础上,才能得以体现,尤其是产品的透明性。
[0004]纳米碳酸钙生产合成技术在我国已有近30年,相对成熟。但由于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产品粒子之间极易产生相互团聚,形成较大粒子团,使其特有的纳米性能大幅下降,影响最大的是透明性,由于团聚后,粒子内界面增加,光的直射和折射率下降,漫反射增加,所以大部分纳米碳酸钙产品在下游产品中体现出优异的白色遮盖力,在透明材料的应用领域无法正常使用。
[0005]因此,纳米碳酸钙产品分散程度的高低,决定其最终使用中透明度的高低。当纳米碳酸钙微粒为某一范围规整立方体时,分散性越好,产品透明性最高。解决其分散性,是保持产品透明性的首要条件,国内虽有一定的研究和进展,但仍达不到高分散和高透明的效果,有部分专利中通过大量的晶控和繁琐的工艺过程可以实现,但在正常工业生产中用时过长,非常不实用。中国专利CN108948796中提到一种高透明高档胶印油墨用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在碳化不同程度时加晶控实现,物料碳化放置过程达14h左右,并且操作复杂,产品晶型不明确。
[0006]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急需研发一种简单易操作的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使纳米碳酸钙在透明油墨、塑料和透明橡胶、胶粘剂、PVC涂料等领域将得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0008]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活性度大于400ml的生石灰与60

80℃的热水按质量比1:4~1:8的比例配比后进行消化反应,反应完过160目筛;
步骤二:保温陈化24h以上,过325目筛,将浆液浓度调至6%

10%,制得精浆;步骤三:向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中泵入含草酸的去离子水或压滤水,水洗后排出;步聚四:将步骤二中配制好的精浆泵入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中,温度调至17

22℃;步骤五:向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中加入稀化剂后进行碳化反应,控制CO2含量在30%

45%;步骤六:碳化反应进行至5

10min时,将超重力碳化反应器转速调为起始转速的2倍速继续碳化,反应至20

25min后再调回起始转速,继续碳化,直至pH值至6.5

6.8,结束反应,得到纳米碳酸钙浆液;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纳米碳酸钙浆液立即升温至40

60℃,加入碳酸钙干基重量2%

4%的活化剂,保温搅拌1

2h,进行改性;步骤八:改性完成后,先压滤至水分为33%

43%,然后真空负压烘干至水分为8%

12%,接着破碎、分级,最后即得到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
[0009]进一步的,步骤三中,去离子水或压滤水中的草酸含量为0.1%

1%,用量为超重力碳化反应器容量的1/2

1/5,水洗时间为5

10min;压滤水的硬度≤0.03mmol/L。
[0010]进一步的,步骤五中,稀化剂的用量为氢氧化钙干基的1.5%

3.0%。
[0011]进一步的,稀化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晶型控制剂0.01

0.5、分散剂0.5

1、植物油0.1

1.0、硅油0.1

1.0、乳化剂0.05

0.30、消凝剂0.1

0.5;其中,晶型控制剂采用磷酸盐、糖类或酸类,分散剂采用二价硫酸盐,消凝剂采用碳酸盐。
[0012]进一步的,稀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植物油、硅油、乳化剂投入反应釜中,乳化至色泽均匀,再加入分散剂、消凝剂、晶型控制剂,再继续乳化至粘度稳定在<10000mPa.s停止即可。
[0013]进一步的,晶型控制剂为多聚磷酸钠、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磷酸、硫酸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分散剂为BaS04、Al2(SO4)3、ZnSO4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植物油为椰子油、大豆油、菜籽油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硅油为甲基硅油、二甲基硅油、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乳化剂为丙烯醇聚醚、聚硅氧烷、十二烷基硫酸钠、油酸磷酸盐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消凝剂为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
[0014]进一步的,步骤七中,活化剂的用量为碳酸钙干基重量的2%

4%,活化剂为双(二辛氧基焦磷酸酯基)乙撑钛酸酯螯合剂、水溶性硼铝钛偶联剂、松香酸钠、油酸钠、亚油酸钠、硬脂酸钠中的一种或混合的几种。
[0015]进一步的,步骤六中,超重力碳化反应器的起始转速为250rpm。
[0016]进一步的,步骤八中,真空负压烘干的温度为40

80℃,真空度为

0.1MPa。
[0017]进一步的,步骤八中,破碎采用微粉干燥破碎+高速环辊破碎,其中,微粉干燥破碎时的温度为60

70℃,高速环辊破碎时的环辊磨进料为1.0

2.0t/h、转速为200

250rpm、分级30

35Hz。
[0018]本专利技术方法的中涉及到的反应原理如下:1)低浓度含草酸的去离子水或压滤水偱环水洗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保证碳化前无晶种存在,碳酸钙粒子成核均匀,避免出现异相成核,生成大颗粒,出现颗粒大小不一、产品粒度分布过宽的现象,使生成的纳米CaCO3生长速度一致,粒子规整。
[0019]2)加入稀化剂后,晶型控制剂和分散剂沾附在生成的CaCO3各点上,使新生成的
CaCO3晶粒不能沉积其上,从而阻止团聚,乳化后植物油和硅油将生成的CaCO3包覆一层乳化物,进一步阻碍CaCO3粒子碰撞团聚,使已生成的CaCO3粒子与未生成的粒子彻底分离,利于新CaCO3晶核的快速生成。
[0020]3)消凝剂分子与CaCO3分子结构有相同的部分,有不同的部分。与CaCO3相同的部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活性度大于400ml的生石灰与60

80℃的热水按质量比1:4~1:8的比例配比后进行消化反应,反应完过160目筛;步骤二:保温陈化24h以上,过325目筛,将浆液浓度调至6%

10%,制得精浆;步骤三:向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中泵入含草酸的去离子水或压滤水,水洗后排出;步聚四:将步骤二中配制好的精浆泵入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中,温度调至17

22℃;步骤五:向超重力碳化反应器中加入稀化剂后进行碳化反应,控制CO2含量在30%

45%;步骤六:碳化反应进行至5

10min时,将超重力碳化反应器转速调为起始转速的2倍速继续碳化,反应至20

25min后再调回起始转速,继续碳化,直至pH值至6.5

6.8,结束反应,得到纳米碳酸钙浆液;步骤七:将步骤六中得到的纳米碳酸钙浆液立即升温至40

60℃,加入活化剂,保温搅拌1

2h,进行改性;步骤八:改性完成后,先压滤至水分为33%

43%,然后真空负压烘干至水分为8%

12%,接着破碎、分级,最后即得到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去离子水或压滤水中的草酸含量为0.1%

1%,用量为超重力碳化反应器容量的1/2

1/5,水洗时间为5

10min;压滤水的硬度≤0.03mmol/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稀化剂的用量为氢氧化钙干基的1.5%

3.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散透明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稀化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晶型控制剂0.01

0.5、分散剂0.5

1、植物油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章杨芮平李娟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新泰恒信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