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93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顶部的定位仓和定位座,所述定位仓侧面的滑槽内通过第一气缸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设置有可将管体夹紧的夹持板,所述定位座内侧通过第二气缸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侧面定位槽内卡设有管接头,所述安装座上下两侧均通过耳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安装在其端部的压片,所述压片从外侧与管接头端部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快速将管体与管接头对应铆压固定,操作简单方便,组装后的管体组件自动掉落在输送带上,从而完整铆压下料流程。流程。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管接头铆压下料设备
,具体为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气管接头因其具有方便安装的特点而广泛应用于气体流体行业,其在不需要工具的条件下便可完成对管道的安装,常用的气管接头有直线型和L型,气管接头主要包括管体和管接头部分,通过铆压方式连接。现有技术中气管接头生产时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铆压固定,但这样的生产方式效率低,工件的固定过程耗费时间,且铆压完成后需要手动拆卸固定夹持机构对气管接头进行下料流程,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顶部的定位仓和定位座,所述定位仓侧面的滑槽内通过第一气缸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内侧设置有可将管体夹紧的夹持板,所述定位座内侧通过第二气缸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侧面定位槽内卡设有管接头,所述安装座上下两侧均通过耳座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和安装在其端部的压片,所述压片从外侧与管接头端部抵接。
[0005]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内侧开设有弧形槽。
[0006]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定位仓与定位座之间设置有自带驱动机构的输送带。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座底部对应设置有举升机构。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通过设置两组夹持板组成的夹持机构,在独立的两组第一气缸调节下,使得夹持板能够自动将管体夹持在其内侧,同时有效保证了所夹持管体的稳定性,在需要下料时,令第一气缸同步收缩即可解除对管件的限位效果,通过设置安装座、弹簧、耳座、第三气缸和压片等结构组合使用,能够对管接头进行有效固定,之后在第二气缸的作用下将管体与管接头对应铆压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接着令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收缩将管体与管接头的组合机构从夹持板内侧拉出,最后通过第三气缸令压片离开管接头端部,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管接头弹出,使得组装后的管体组件自动掉落在输送带上,从而完整铆压下料流程。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结构侧向示意图。
[0012]图中:1基座、11定位仓、12滑槽、13第一气缸、14滑块、15移动块、16夹持板、17管体、18定位座、19第二气缸、2安装座、21定位槽、22弹簧、23管接头、24耳座、25第三气缸、26压片、27输送带、28举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

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1顶部的定位仓11和定位座18,定位仓11侧面的滑槽12内通过第一气缸13安装有滑块14,滑块14内侧设置有可将管体17夹紧的夹持板16,夹持板16内侧开设有弧形槽,通过设置两组夹持板16组成的夹持机构,在独立的两组第一气缸13调节下,使得夹持板16能够自动将管体17夹持在其内侧,同时有效保证了所夹持管体17的稳定性,在需要下料时,令第一气缸13同步收缩即可解除对管件的限位效果。
[0015]定位座18内侧通过第二气缸19安装有安装座2,安装座2侧面定位槽21内卡设有管接头23,定位槽21内设置有弹簧22,安装座2上下两侧均通过耳座24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25和安装在其端部的压片26,压片26从外侧与管接头23端部抵接,通过第三气缸25将压片26拉紧,从而对管接头23进行有效固定。
[0016]定位仓11与定位座18之间设置有自带驱动机构的输送带27,通过设置安装座2、弹簧22、耳座24、第三气缸25和压片26等结构组合使用,能够对管接头23进行有效固定,之后在第二气缸19的作用下将管体17与管接头23对应铆压固定,操作简单方便,接着令第二气缸19的活塞杆收缩将管体17与管接头23的组合机构从夹持板16内侧拉出,最后通过第三气缸25令压片26离开管接头23端部,在弹簧22的作用下将管接头23弹出,使得组装后的管体组件自动掉落在输送带27上,从而完整铆压下料流程,定位座18底部对应设置有举升机构28,举升机构28可以为电动伸缩设备或液压举升机构,通过举升机构28调节安装座2的整体高度,从而在管体17与管接头23位置出现偏移时可以快速对其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管体17与管接头23的对接精度。
[0017]工作原理:
[0018]该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具体使用时,将气管管体的一端插入滑槽12,接着同步启动两组第一气缸13,第一气缸13的活塞杆推动滑块14在滑槽12内部滑动,两组夹持板16随着移动块15同步靠近,从而将管体17夹持在两组夹持板16的凹槽内,完成对管体17的固定,接着将管接头23对应卡入安装座2侧面的定位槽21内,令两组第三气缸25的活塞杆收缩,压片26推动管接头23卡入定位槽21内部,在压片26作用下保证管接头23不会掉落,之后启动第二气缸19推动安装座2向定位仓11方向移动,管体17与管接头23的连接端对应铆接固定,在其作用下将管接头23与管体17对应铆压固定成组合件,接着令第一气缸13和第二
气缸19的活塞杆缩回,将组合件从夹持板16内拉出,此时再次启动第三气缸25令其活塞杆伸出,压片26离开管接头23端部,此时在弹簧22作用下将管接头23部分弹出,组合件在重力作用下掉落在输送带27上进行自动运输,从而完成整个铆压下料流程。
[001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管接头铆压下料机构,包括安装在基座(1)顶部的定位仓(11)和定位座(18),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仓(11)侧面的滑槽(12)内通过第一气缸(13)安装有滑块(14),所述滑块(14)内侧设置有可将管体(17)夹紧的夹持板(16),所述定位座(18)内侧通过第二气缸(19)安装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侧面定位槽(21)内卡设有管接头(23),所述安装座(2)上下两侧均通过耳座(24)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三气缸(25)和安装在其端部的压片(26),所述压片(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升伟高俊杰赵春晨刘迪刘志朋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鲁华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