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
[0001]本申请属于发动机配套应用
,具体涉及一种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作为车辆的“心脏”,对车辆的性能是非常重要的。在发动机的研发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单台或极少量台数的发动机进行多次试装和返修,在试装返修过程中均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放置和运输。由于研发过程中的发动机机型还未定型,因此,需要对发动机制作专用支架以便于放置和运输。
[0003]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支架分为底托和支撑、压紧等装置。采用底托和支撑装置对发动机进行定位实现发动机的精准放置,再使用压紧机构实现对发动机的紧固作用。
[0004]然而,一种发动机支架一般只能放置一种发动机机型,但研发过程发动机的机型较多导致发动机支架也相应增多,这些发动机支架不能相互借用,且研发结束后上述发动机支架随即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提高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支架由于不能相互借用,导致支架种类较多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用于放置或转运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装置(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设置的安装梁(13),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交叉;多个支撑装置(20),所述支撑装置(20)设置于所述安装梁(13)上,所述支撑装置(20)沿背离所述底托装置(10)且垂直于所述底托装置(10)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支撑装置(20)至少部分地插入发动机缸体的定位孔(122)以实现对发动机缸体的限位;多个压紧装置(30),所述压紧装置(30)设置于所述安装梁(13)上,所述压紧装置(30)沿背离所述底托装置(10)且垂直于所述底托装置(10)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压紧装置(30)至少部分地夹持发动机缸体;其中,所述支撑装置(20)和所述压紧装置(30)分别和所述安装梁(13)可拆卸地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装置(1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梁(13)上的多个第一连接件(11)和多个第二连接件(12),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均与所述安装梁(1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111),所述支撑装置(20)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1)背离所述安装梁(13)的一面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凹槽(112);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上设置有滑槽(121)和定位孔(122),所述压紧装置(30)和所述第二连接件(12)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滑槽(121)和所述定位孔(122)均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背离所述安装梁(13)的一面,所述滑槽(121)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0)包括挡板(21)和支撑柱(22),所述挡板(21)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1),所述支撑柱(22)贯穿所述第二通孔(211),所述支撑柱(22)和所述第二通孔(21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21)和所述安装梁(13)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支撑柱(22)背离所述底托装置(10)的第一端设置有定位销(221),所述定位销(221)的外直径小于发动机缸体的定位孔(122)的内直径;在发动机放置于所述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上的情况下,所述支撑柱(22)至少部分地插入发动机缸体的定位孔(122)以实现对发动机缸体的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1)靠近所述安装梁(13)的一面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或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有凸台(212),所述支撑柱(22)的第二端至少部分地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11),所述凸台(212)和所述凹槽(112)配合以实现所述挡板(21)和所述第一连接件(11)可拆卸地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台多机型发动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沿周向设置有加强肋板(222),所述加强肋板(222)沿所述支撑柱(22)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加强肋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亚荣,王毛毛,温小平,张艳军,高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