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及舱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85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及舱室,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型材连接件,其上端形成有弯折部,弯折部被压设在壁板和支撑组件之间,支撑组件同时与舱室的钢围壁和钢甲板固定连接,型材连接件的下端与固定设于钢甲板上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型材连接件在与钢甲板连接处的上部形成有两个弯折角,以使型材连接件形成包括有弯折部的第一连接段、处于两个弯折角之间的第二连接段,以及与固定件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段,两个弯折角的均处于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及舱室


[0001]本技术涉及舱室结构
,特别是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及舱室。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船舶舱室(如厨房、客舱等)的甲板和壁板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一般是采用扁钢与钢甲板连续焊进行固定,并在壁板底部开设底槽,架在扁钢上,甲板敷料和瓷砖敷设到壁板底部,最后,再用硅胶密封缝隙,可防止壁板两边的地面积水打湿壁板。
[0003]同时,结合美国公共健康服务组织船舶操作程序USPH VesselSanitation Program 2018Construction Guidelines 6.4.5的要求,即,壁板与甲板的接触面接合处设置阴角以使他们是一个完整的部分,并确保阴角至少有9.5mm的半径或开放设计(>90
°
)。此外,阴角应采用坚固、耐用、易清洁的材料并应具有适当的厚度经得起日常的磨损,此外,角落容易残留污物,难以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及舱室,上述连接结构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其中的型材连接件通过采用弯折角的结构形式,使得型材连接件的下部向远离钢围壁的一侧移动了一定距离,进而使得形成的弯折角满足美国公共健康服务组织船舶操作程序USPH Vessel Sanitation Program 2018ConstructionGuidelines 6.4.5的要求。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包括:
[0006]型材连接件,其上端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被压设在壁板和支撑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同时与舱室的钢围壁和钢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型材连接件的下端与固定设于所述钢甲板上的固定件固定连接;
[0007]其中,所述型材连接件在与所述钢甲板连接处的上部形成有两个弯折角,以使所述型材连接件形成包括有所述弯折部的第一连接段、处于所述两个弯折角之间的第二连接段,以及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段,所述两个弯折角的均处于90

140度的角度范围内,且靠近所述钢围壁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30mm。
[000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的形状与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弯折部一侧形成的安置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壁板设于所述弯折部上,且与所述弯折部固定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为多个,且每个支撑件均包括:
[0010]第一支撑件,其竖直设置,底端与钢甲板固定连接;
[0011]第二支撑件,其横向设置,一端与钢围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伸出所述第一支撑件;
[0012]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呈十字型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部构成所述安置部。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贴合固定设置的竖直段,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贴合固定的横向段,所述壁板的厚度与所述横向段的长度相同。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壁板远离所述钢围壁的一侧设有用以对所述壁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00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通过钢管底座与所述钢围壁固定连接,所述钢管底座的直径为60mm,管壁厚8mm;
[0016]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为边长为20mm的方钢管,管壁厚 1.5mm。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段之间的弯折角为135度;
[0018]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弯折角为135度;
[0019]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间距为20mm。
[002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型材连接件采用2.5mm厚的不锈钢材质;
[0021]所述固定件为高100mm,厚3mm的扁钢。
[0022]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舱室,所述舱室采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
[002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舱室内在靠近所述型材连接件一侧的钢甲板上设有甲板敷料,所述甲板敷料的厚度高于所述固定件,且在所述甲板敷料上铺设有瓷砖,瓷砖与所述型材连接件之间的缝隙中填充有填缝剂。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及舱室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连接结构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其中的型材连接件通过采用弯折角的结构形式,使得型材连接件的下部向远离钢围壁的一侧移动了一定距离,进而使得形成的弯折角满足美国公共健康服务组织船舶操作程序USPH Vessel Sanitation Program 2018ConstructionGuidelines 6.4.5的要求,此外,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的舱室在投入使用后,角落里不易残留灰尘污物,且易于清理,便于维护。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舱室甲板和壁板之间的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型材连接件;2、弯折部;3、壁板;4、钢围壁;5、钢甲板;6、固定件;7、第一连接段;8、第二连接段;9、第三连接段;10、第一支撑件; 11、第二支撑件;12、固定板;13、钢管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30]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0031]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32]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0033]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34]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0035]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它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型材连接件,其上端形成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被压设在壁板和支撑组件之间,所述支撑组件同时与舱室的钢围壁和钢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型材连接件的下端与固定设于所述钢甲板上的固定件固定连接;其中,所述型材连接件在与所述钢甲板连接处的上部形成有两个弯折角,以使所述型材连接件形成包括有所述弯折部的第一连接段、处于所述两个弯折角之间的第二连接段,以及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的第三连接段,所述两个弯折角的均处于90

140度的角度范围内,且靠近所述钢围壁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三连接段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大于3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的形状与所述支撑组件朝向所述弯折部一侧形成的安置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壁板设于所述弯折部上,且与所述弯折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为多个,且每个支撑件均包括:第一支撑件,其竖直设置,底端与钢甲板固定连接;第二支撑件,其横向设置,一端与钢围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架设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且伸出所述第一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呈十字型设置,所述第二支撑件伸出所述第一支撑件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上部构成所述安置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舱室壁板与底板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宁舟邰洋宫正中谢飞冯丽娜韩鑫张逸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