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80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漏电检测仪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漏电检测装置本体上通过电线装配有端头,所述端头上设置有导电头,所述端头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端头上还设置有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漏电检测仪通过设置防护盖,避免导电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情况出现,减小导电头的被腐蚀速率,对导电头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导电头的使用寿命,其次,工作人员可利用两个弹性压片与两个打磨块对导电头进行打磨处理,把导电头表面附着的表面膜打磨掉,保证导电头的导电灵敏度。保证导电头的导电灵敏度。保证导电头的导电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检测仪
,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漏电检测仪指一种用来检测漏电现象设备仪器,能够检测电流型触电保安器的动作电流及检测小于电流型触电保安器动作的不平衡泄漏电流,还能区分对人体有害的泄漏电压及对人体无害的感应电压。
[0003]铁路客车在维护时,需要使用漏电检测仪对电气设备进行漏电检测,漏电检测仪上的检测插头在长时间使用时,当电流流过导体材料后,导体材料会发热,材料的表面会发生氧化,如果环境中水汽较大,则情况会更加突出,氧化后会减小导体的载流截面积,而截面积减小意味着导体的发热更加严重,这又更加加剧了氧化进程,导体材料在电接触处的膜叫做表面膜,它包括四种膜,分别是尘埃膜、吸附膜、无机膜和有机膜,这几种表面膜均可通过打磨的方式进行消除,但现有的漏电检测仪上不具有对检测插头进行打磨的功能,还需使用砂纸进行打磨,操作不便,限制了漏电检测仪的实用性。
[0004]所以,需要设计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漏电检测装置本体上通过电线装配有端头,所述端头上设置有导电头,所述端头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端头上还设置有防护组件。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套筒、防护盖、两个弹性压片与两个打磨块,所述套筒套设在固定环上,所述防护盖固定连接在套筒的顶端,且防护盖通过连接条与端头相连接,两个所述弹性压片均固定连接在防护盖的内面,两个所述打磨块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弹性压片上,且两个打磨块均与导电头的外缘相互贴合;
[0009]所述套筒与固定环之间通过卡接组件相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两个容纳槽、两个卡块、卡槽、两个连杆与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容纳槽均开设在套筒的内面,两个所述卡块分别滑动装配在两个容纳槽内,所述卡槽开设在固定环上,两个所述卡块均滑动装配在卡槽内,两个所述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套筒的外部,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套筒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杆位于套筒外部的一端相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块的侧面与卡槽的内面之间相互贴合。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压片采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杆位于套筒外部的一端均装配有拉扭。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通过设置防护盖,避免导电头长时间暴露在外界环境的情况出现,减小导电头的被腐蚀速率,对导电头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导电头的使用寿命;
[0016]2、通过设置两个弹性压片与两个打磨块,工作人员可利用两个弹性压片与两个打磨块对导电头进行打磨处理,把导电头表面附着的表面膜打磨掉,保证导电头的导电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中弹性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0漏电检测装置本体、20端头、30导电头、40固定环、50防护组件、501套筒、502防护盖、503弹性压片、504打磨块、60卡接组件、601容纳槽、602卡块、603卡槽、604连杆、605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4,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本体10,漏电检测装置本体10上通过电线装配有端头20,端头20上设置有导电头30,端头2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0,端头20上还设置有防护组件50。
[0024]参照图1

4,防护组件50包括套筒501、防护盖502、两个弹性压片503与两个打磨块504,套筒501套设在固定环40上,防护盖502固定连接在套筒501的顶端,且防护盖502通过连接条与端头20相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条,能够避免防护盖502出现丢失的情况,连接条的长度足够长,便于工作人员转动防护盖502,两个弹性压片503均固定连接在防护盖502的内面,两个打磨块50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弹性压片503上,且两个打磨块504均与导电头30的外缘相互贴合;
[0025]套筒501与固定环40之间通过卡接组件60相连接。
[0026]参照图1

4,卡接组件60包括两个容纳槽601、两个卡块602、卡槽603、两个连杆604与两个弹簧605,两个容纳槽601均开设在套筒501的内面,两个卡块602分别滑动装配在两个容纳槽601内,卡槽603开设在固定环40上,两个卡块602均滑动装配在卡槽603内,两个连杆604的一端分别与两个卡块602固定连接,两个连杆604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套筒501的外
部,两个弹簧605的一端均与套筒501相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两个连杆604位于套筒501外部的一端相连接,通过设置卡接组件60,便于防护盖502发生转动。
[0027]参照图1

4,卡块602的侧面与卡槽603的内面之间相互贴合,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套筒501在固定环40上的稳定性。
[0028]参照图1

4,弹性压片503采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具体的,弹性压片503可呈长条状的薄铁片结构,使弹性压片503压紧打磨块504,进而使打磨块504与导电头30紧密贴合。
[0029]参照图1

4,两个连杆604位于套筒501外部的一端均装配有拉扭,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卡块602的位置。
[0030]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0031]本技术所提出的漏电检测装置本体10在实际使用时,导电头30上套设有防护盖502,在漏电检测装置本体10不使用时,工作人员可拉动两个拉扭,两个拉扭移动时能够通过两个连杆604带动两个卡块602发生移动,直至两个卡块602缩入两个容纳槽601内,接着把套筒501套设在固定环40上,并松开两个拉扭,在两个弹簧605的弹力作用下,两个卡块602会相互靠近,并均卡入卡槽603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包括漏电检测装置本体(10),所述漏电检测装置本体(10)上通过电线装配有端头(20),所述端头(20)上设置有导电头(30),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头(20)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0),所述端头(20)上还设置有防护组件(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50)包括套筒(501)、防护盖(502)、两个弹性压片(503)与两个打磨块(504),所述套筒(501)套设在固定环(40)上,所述防护盖(502)固定连接在套筒(501)的顶端,且防护盖(502)通过连接条与端头(20)相连接,两个所述弹性压片(503)均固定连接在防护盖(502)的内面,两个所述打磨块(504)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弹性压片(503)上,且两个打磨块(504)均与导电头(30)的外缘相互贴合;所述套筒(501)与固定环(40)之间通过卡接组件(60)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路客车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组件(60)包括两个容纳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硕成李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浦圣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