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牛仔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7747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热牛仔面料,属于纺织领域,发热牛仔面料的纬纱包括并排的吸湿发热纱线、纬向棉纱和异形结构涤纶,经纱包括吸光发热腈纶,发热牛仔面料在纬纱覆盖率高的一面设置有绒毛层,绒毛层中包括从吸光发热腈纶、吸湿发热纱线、纬向棉纱和异形结构涤纶延伸出的绒毛,在阳光照射下,吸光发热纤维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使面料的温度升高,同时吸湿发热纤维能够通过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气使面料温度升高,双重作用达到制热效果,绒毛层具有保温作用,延缓热量散失,纬向棉纱用于吸汗,向吸湿发热纤维和异形结构涤纶传递水分,异形结构涤纶有利于向外导水,面料温度升高后又加快水蒸气散发,具有保暖、干爽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穿戴舒适度。高穿戴舒适度。高穿戴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牛仔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热牛仔面料,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牛仔服装有多种,在寒冷的冬天,人们需要保暖舒适的牛仔服装。一般的保暖型牛仔产品保暖的原理是通过控制热的传导、对流、辐射,减少热散失,如使用棉絮进行填充缝合来达到保温效果,而填充棉絮会使得服装较为臃肿,不便于活动,也缺乏美感。另一方面,穿戴者运动后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和汗液,如面料不能及时排走汗液会使穿戴者有闷热的感觉,湿的衣服会紧贴在穿戴者身上造成不适感,久之,运动时产生的热量已经散失,紧贴在身上的衣物会给人冰冷的感觉,影响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发热牛仔面料,能提高衣物的舒适性。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发热牛仔面料,包括互相交织的经纱和纬纱,所述纬纱包括并排的吸湿发热纱线、纬向棉纱和异形结构涤纶,所述经纱包括吸光发热腈纶,所述发热牛仔面料在纬纱覆盖率高的一面设置有绒毛层,所述绒毛层中包括从所述吸光发热腈纶、吸湿发热纱线、纬向棉纱和异形结构涤纶延伸出的绒毛。
[0006]本申请提供的发热牛仔面料具有保暖、干爽的特性,在阳光的照射下,织物表面通过吸光发热纤维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使织物的温度升高,织物底层采用吸湿发热的纤维能够通过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气使面料温度升高,达到保暖效果,同时异形结构涤纶有利于导水,面料温度升高后又加快水蒸气散发,从而令穿戴者感觉到干爽舒适。
[0007]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纱还包括与所述吸光发热腈纶并排的经向棉纱,所述绒毛层中还包括从所述经向棉纱延伸出的绒毛。经纱中也包含棉纤维可提高面料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0008]更进一步地,在经纱覆盖率高的一面,所述吸光发热腈纶和所述经向棉纱的覆盖率之比为1:1

2:1。
[0009]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纬向棉纱位于所述吸湿发热纱线和所述异形结构涤纶之间。纬向棉纱用于吸汗,一侧的吸湿发热纱线利用纬向棉纱中的水分发热,另一侧的异形结构涤纶具有导水作用,能协助面料中的水分排到衣物表面蒸发,使面料更具有保暖、干爽的特性。
[0010]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纬纱覆盖率高的一面,所述纬向棉纱被其余纱线覆盖10%

20%。
[0011]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湿发热纱线、所述纬向棉纱和所述异形结构涤纶等比例并排。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吸湿发热纱线、所述纬向棉纱和所述异形结构涤纶按1:1:1的排列方式依次循环交替。
[0013]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异形结构涤纶的横截面形状为C形、H形、X形或梅花形,具有这些形状的涤纶比具有其他结构的涤纶具有更好的导水能力。
[0014]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绒毛的长度为0.5mm

2mm。绒毛长度过短会使得保温效果不明显;绒毛长度过长会导致吸湿性能不佳,绒毛容易粘在人身上。
[0015]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经纱与所述纬纱以三上一下或二上一下的形式交织。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发热牛仔面料在阳光的照射下,织物表面的吸光发热纤维吸收光能转化为热能,使面料的温度升高,同时吸湿发热纤维能够通过吸附人体散发的水蒸气使面料温度升高,双重作用达到制热效果,绒毛层具有保温作用,延缓热量散失,纬向棉纱用于吸汗,向吸湿发热纤维和异形结构涤纶传递水分,异形结构涤纶有利于向外导水,面料温度升高后又加快水蒸气散发,具有保暖、干爽的特性,有利于提高穿戴舒适度。
[0017]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牛仔面料的局部正视图。
[001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热牛仔面料的局部侧视图。
[0020]图3是异形结构涤纶横截面形状为C形时的截面图。
[0021]图4是异形结构涤纶横截面形状为H形时的截面图。
[0022]图5是异形结构涤纶横截面形状为X形时的截面图。
[0023]图6是异形结构涤纶横截面形状为梅花形时的截面图。
[0024]附图标记:11、吸光发热腈纶;12、经向棉纱;21、吸湿发热纱线;22、纬向棉纱;23、异形结构涤纶;3、绒毛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0027]吸光发热腈纶为现有材料,原理是将具有吸光发热作用的纳米粉末通过特定技术
添加到纤维内部,经纺前添加加工而成,内部的纳米级吸光发热粉体能迅速地将从太阳光中吸收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使织物变得暖和。
[0028]吸湿发热纤维也是现有材料,例如TOYOBO研发的产品 MOIS CARE,具有高于棉和尼龙约7倍的高吸湿性,同时可以根据环境长期反复的进行吸放湿(呼吸)式循环,吸湿的同时产生吸附热。
[0029]异形结构涤纶是经一定的几何形状(非圆型)的喷丝孔纺制的具有特殊横截面形状的化学纤维,具有特别的性能。例如,图3所示的C形中空的涤纶有保暖、吸湿速干效果;图4所示的H形涤纶具有吸湿速干、手感挺括的特点;图5所示的X形涤纶有较好的吸湿排汗效果;图6所示的梅花形涤纶具有吸湿速干的性能,并具有独特的风格及手感。
[0030]本技术将吸光发热腈纶和吸湿发热纤维排布在面料特定的位置上,并与其他常用纤维协同作用,使牛仔面料具有保暖、干爽的特性,参照图2,一种发热牛仔面料,包括以斜纹互相交织的经纱和纬纱,纬纱包括并排的吸湿发热纱线21、纬向棉纱22和异形结构涤纶23,经纱包括吸光发热腈纶11,发热牛仔面料在纬纱覆盖率高的一面设置有绒毛层3,绒毛层3中包括从吸光发热腈纶11、吸湿发热纱线21、纬向棉纱22和异形结构涤纶23延伸出的绒毛。
[0031]牛仔面料通常由靛蓝染色的经纱与本白的纬纱以二上一下或三上一下的形式织造而成,因此牛仔面料两面的纱线分布并不同。再通过调节密度纱支,使得一面经纱覆盖率高,另一面纬纱覆盖率高,制衣时将经纱覆盖率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牛仔面料,包括互相交织的经纱和纬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包括并排的吸湿发热纱线(21)、纬向棉纱(22)和异形结构涤纶(23),所述经纱包括吸光发热腈纶(11),所述发热牛仔面料在纬纱覆盖率高的一面设置有绒毛层(3),所述绒毛层(3)中包括从所述吸光发热腈纶(11)、吸湿发热纱线(21)、纬向棉纱(22)和异形结构涤纶(23)延伸出的绒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还包括与所述吸光发热腈纶(11)并排的经向棉纱(12),所述绒毛层(3)中还包括从所述经向棉纱(12)延伸出的绒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在经纱覆盖率高的一面,所述吸光发热腈纶(11)和所述经向棉纱(12)的覆盖率之比为1:1

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牛仔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文龚成郭梁张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前进牛仔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