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及防护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670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包括组织里层;所述组织里层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纬纱包括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和所述第二纬纱其中至少一个具有抗菌或抑菌作用;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交织形成方平组织、平纹组织、纬重平组织和经重平组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服采用的防护组织面料包括组织里层和防水外层,组织里层采用抗菌纱线,具有抗菌抑菌功能,防水外层抗静水等级为5级,且采用压胶层设计,防水防风,能够被用于酒精喷洒等消毒操作。能够被用于酒精喷洒等消毒操作。能够被用于酒精喷洒等消毒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及防护服


[0001]本技术属于服装
,尤其涉及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及防护服。

技术介绍

[0002]防护服种类包括消防防护服、工业用防护服、医疗款防护服、军用防护服和特殊人群使用防护服,后疫情时代,人们的安全意识提高,会随身携带酒精等消毒产品,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群体,精力旺盛,经常会在户外进行活动,需要及时进行酒精喷洒等灭菌处理,因此一款具备抗菌、防病毒的防护型服装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及防护服,防护效果好。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包括组织里层;
[0005]所述组织里层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纬纱包括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和所述第二纬纱其中至少一个具有抗菌或抑菌作用;
[0006]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交织形成方平组织、平纹组织、纬重平组织和经重平组织;其中所述方平组织和所述纬重平组织在纬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第一横向组织;其中所述经重平组织和所述平纹组织在纬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第二横向组织;所述第一横向组织和所述第二横向组织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经纱通过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经纱的线密度为26~29tex;所述经纱的加捻方向为Z捻;
[0008]所述第一纬纱通过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的线密度为15~17tex
[0009]所述第二纬纱通过棉纤维和镀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二纬纱的线密度为15~17tex;所述第一纬纱和/或所述第二纬纱的加捻方向为S捻。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织面料还包括防水外层,所述防水外层设于所述组织里层的外侧,所述防水外层的静水压值为52~56kPa,抗静水等级为5级。
[0011]第二方面,本使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护服,采用上述的防护组织面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护服包括:
[0012]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的领口部设有帽体;
[0013]护目镜,所述护目镜设于所述帽体的前侧;
[0014]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所述护目镜和所述帽体。
[001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组连接带,一所述连接带连接所述护目镜的左侧与所述帽体的左侧外部,另一所述连接带连接所述护目镜的右侧与所述帽体的右侧外部;
[0016]任一所述连接带上设有一调节扣,所述调节扣能够缩短或延长所述连接带的连接长度。
[0017]进一步地,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
[0018]前片,所述前片包括左前片和右前片,所述前片的上部与所述帽体的下部固定连接;
[0019]门襟拉链,设于所述左前片和所述右前片之间、并自所述前片的下摆部向上延伸至所述帽体的上部。
[0020]进一步地,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
[0021]门襟片,设于所述门襟拉链的外侧,部分所述门襟片的一侧与所述帽体固定连接,另有部分所述门襟片的一侧与所述前片固定连接;
[0022]至少一组钦钮,任一组所述钦钮连接或打开所述帽体和部分所述门襟片;
[0023]至少一组魔术粘,任一组所述魔术粘连接或打开所述前片和其余部分所述门襟片。
[0024]进一步地,所述左前片和/或所述右前片上设有第一口袋,所述第一口袋包括口袋本体和口袋翻盖,所述口袋翻盖用于遮挡所述口袋本体的开口;
[0025]所述第一口袋的外侧还设有第二口袋,所述第二口袋的开口斜向设置,所述第二口袋的开口处设有第二钦钮。
[0026]进一步地,所述左前片包括左上前片和左下前片,所述右前片包括右上前片和右下前片;
[0027]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上后片、左后片和右后片;
[0028]所述左上前片、所述左下前片、所述右上前片、所述右下前片、所述上后片、所述左后片和所述右后片依次连接;
[0029]任一所述衣服本体的连接处的内侧设有压胶层。
[0030]进一步地,所述衣服本体还包括衣袖,所述衣袖的袖口部设有袖袢。
[003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32]1)防护组织面料的组织里层采用方平组织、平纹组织、纬重平组织和经重平组织组合设计,该结构设计紧密,且采用常规纬纱与抗菌纬纱交替设置,能够提高所述防护组织面料在抗菌抑菌方面的防护效果,该结构可设计出不同图案,防护组织面料组织中浮长线稳定、花纹轮廓清晰、立体感强,成本合理且具有抗菌效果。
[0033]2)防护组织面料将组织里层和防水外层结合,使得防护组织面料具有防水效果,静水压值为52~56kPa,抗静水等级为5级。
[0034]3)防护服采用防护组织面料,且衣服本体的连接处均采用压胶层设计,防水防风,且能够被用于酒精喷洒等消毒操作。
[0035]4)防护服采用护目镜结构设计,护目镜和帽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使得护目镜与穿戴者头部更加贴合,增强防护服的防护效果。
附图说明
[003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组织面料中组织里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服的主视图。
[003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防护服的后视图。
[003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41]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包括组织里层1;所述组织里层1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纬纱包括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和所述第二纬纱其中至少一个具有抗菌或抑菌作用;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交织形成方平组织11、平纹组织12、纬重平组织13和经重平组织14;其中所述方平组织11和所述纬重平组织13在纬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第一横向组织;其中所述经重平组织14和所述平纹组织12在纬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第二横向组织;所述第一横向组织和所述第二横向组织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
[0042]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自左向右,第一排为第一横向组织,即为所述方平组织11与所述纬重平组织13交替设置,第二排为第二横向组织,即为所述经重平组织14与所述平纹组织12交替设置。进一步地,在经度方向上,所述方平组织11和所述经重平组织14交替设置,所述纬重平组织13和所述平纹组织12交替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经重平组织14设于所述方平组织11的下方,所述平纹组织12设于所述纬重平组织13的下方,且自上而下,第三排与第四排重复所述第一横向组织与所述第二横向组织、并以两排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得到所述组织里层1,该结构设计紧密,又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组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组织里层(1);所述组织里层(1)通过经纱和纬纱交织形成;所述纬纱包括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的第一纬纱和第二纬纱;所述第一纬纱和所述第二纬纱其中至少一个具有抗菌或抑菌作用;所述经纱和所述纬纱交织形成方平组织(11)、平纹组织(12)、纬重平组织(13)和经重平组织(14);其中所述方平组织(11)和所述纬重平组织(13)在纬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第一横向组织;其中所述经重平组织(14)和所述平纹组织(12)在纬度方向交替设置形成第二横向组织;所述第一横向组织和所述第二横向组织在经度方向交替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通过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经纱的线密度为26~29tex;所述经纱的加捻方向为Z捻;所述第一纬纱通过棉纤维和涤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一纬纱的线密度为15~17tex;所述第二纬纱通过棉纤维和镀银纤维混纺而成,所述第二纬纱的线密度为15~17tex;所述第一纬纱和/或所述第二纬纱的加捻方向为S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组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织面料还包括防水外层,所述防水外层设于所述组织里层(1)的外侧,所述防水外层的静水压值为52~56kPa,抗静水等级为5级。4.一种防护服,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防护组织面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护服包括:衣服本体(2),所述衣服本体(2)的领口部设有帽体(3);护目镜(4),所述护目镜(4)设于所述帽体(3)的前侧;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用于连接所述护目镜(4)和所述帽体(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两组连接带(51),一所述连接带(51)连接所述护目镜(4)的左侧与所述帽体(3)的左侧外部,另一所述连接带(51)连接所述护目镜(4)的右侧与所述帽体(3)的右侧外部;任一所述连接带(51)上设有一调节扣(52),所述调节扣(52)能够缩短或延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泰伯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