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6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屏蔽外壳内部之绝缘本体、位于绝缘本体之多个端子及接地片,多个端子包括二第一端子组及二第二端子组,各第一端子组及各第二端子组为双排型式分别排列于绝绿本体之舌片二面,各第二端子组之各接触段的长度较各第一端子组之各接触段的长度长。接地片位于各第一端子组及各第二端子组之间,接地片具有至少一延伸部,至少一延伸部位于多个第二端子组之相邻的至少二个端子的各接触段之间。借由延伸部的结构增加舌片的结构强度。增加舌片的结构强度。增加舌片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指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电连接器介面为通用序列汇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简称USB)为普遍为大众所使用,并以USB2.0传输规格发展至现今为传输速度更快的USB3.0传输规格。
[0003]现有USB Type

C电连接器的外型、结构、端子接触方式、端子数目、各端子的距离(Pitch)、各端子的分配(Pin Assignment),都和目前的USB电连接器截然不同。当使用者以倾斜插入方式将插头电连接器插入于插座电连接器内时,插座电连接器内的舌片受到推挤而容易受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提供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包括屏蔽外壳、绝缘本体、多个端子及接地片。屏蔽外壳包括容置槽。绝绿本体设置于容置槽,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一侧朝外延伸之舌片。多个端子包括多个接触段,各接触段分别设置在舌片之二面,多个端子包括二第一端子组及二第二端子组,各第一端子组及各第二端子组为双排型式分别排列于二面,各第二端子组之各接触段的长度较各第一端子组之各接触段的长度长。接地片位于舌片且介于各第一端子组及各第二端子组之间,接地片具有至少一延伸部,至少一延伸部位于多个第二端子组之相邻的至少二个端子的各接触段之间。
[0005]优选地,各第一端子组包括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及多个低速讯号端子,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形成二组且分别位于多个低速讯号端子二侧,各第二端子组包括多个电源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各接地端子分别位于多个电源端子二侧,多个低速讯号端子位于多个电源端子之间,同一排的二组之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之各电源端子与各接地端子之间。
[0006]优选地,至少一延伸部位于多个电源端子之间并对应各低速讯号端子。
[0007]优选地,接地片包括多个延伸部,各延伸部分别位于相邻之各电源端子与各接地端子之间,各延伸部分别对应各低速讯号端子。
[0008]优选地,接地片包括多个延伸部,各延伸部分别位于多个电源端子之间、以及相邻之电源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各延伸部分别对应各低速讯号端子以及各高速讯号端子。
[0009]优选地,舌片具有前侧面及二侧侧面,前侧面连接于二面的前侧边,二侧侧面连接于二面的二侧边,接地片二侧具有卡扣部,各卡扣部分别突出于二侧侧面,各第二端子组之各接触段前端接近前侧面,各第一端子组之各接触段前端远离前侧面。
[0010]优选地,接地片二侧具有凹部,各凹部分别位于相邻之各延伸部与各卡扣部之间,各凹部分别对应于各接地端子,凹部朝基部方向内凹,位于舌片二面之各接地端子的一端部分别经由各凹部的缺口而相对。
[0011]优选地,至少一延伸部朝前侧面延伸且位于舌片内。
[0012]优选地,接地片包括内缩部,内缩部位于各延伸部之间并对应多个电源端子之间,内缩部朝基部方向内凹,位于舌片二面之各电源端子的一端部分别经由凹缩部的缺口而相对。
[0013]优选地,接地片二侧具有连接部,各连接部对应位于基部。
[0014]综上所述,依据一些实施例中,以接地片延伸有位于舌片中之延伸部,增加舌片的结构强度。当插头电连接器倾斜对接于插座电连接器,借由延伸部支撑舌片,避免斜插之插头电连接器撞到舌片而损坏。在一优选地,以接地片具有内缩部,方便塑胶材料从内缩部的镂空处通过进行充填成型整体舌片结构,增加充填效率,减少舌片未覆盖各接触段前端的不饱模状况发生。
[0015]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技术之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瞭解本技术之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之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式,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技术相关之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
[0017]图2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的分解示意图。
[0018]图3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插座电连接器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9]图4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端子模组的外观示意图。
[0020]图5 是绘制依据一些实施例,端子模组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6 是依据图5的视角绘制,多个端子与接地片的局部俯视示意图,接地片左侧及右侧具有延伸部。
[0022]图7 是依据图5的视角绘制,多个端子与接地片的局部俯视示意图,接地片中央具有延伸部。
[0023]图8 是依据图5的视角绘制,多个端子与接地片的局部俯视示意图,接地片中央及右侧具有延伸部。
[0024]图9 是依据图5的视角绘制,多个端子与接地片之局部俯视示意图,接地片中央及左侧具有延伸部。
[0025]符号说明
[0026]100:插座电连接器
[0027]1:屏蔽外壳
[0028]10:容置槽
[0029]2:绝缘本体
[0030]21:基部
[0031]22:舌片
[0032]22a:面
[0033]22b:前侧面
[0034]22c:二侧侧面
[0035]3:端子
[0036]31:第一端子组
[0037]311:高速讯号端子
[0038]312:低速讯号端子
[0039]32:第二端子组
[0040]321:电源端子
[0041]322:接地端子
[0042]33:接触段
[0043]34:连接段
[0044]35:焊接段
[0045]4:接地片
[0046]41:延伸部
[0047]42:卡扣部
[0048]43:凹部
[0049]45:内缩部
[0050]46:连接部
[0051]8:第一绝缘体
[0052]9:第二绝缘体
[0053]L1:长度
[0054]L2: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55]参照图1及图2,图1是插座电连接器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插座电连接器100的分解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插座电连接器100为符合USB Type

C连接介面规格,插座电连接器100包含屏蔽外壳1、绝缘本体2、多个端子3及接地片4。
[0056]参照图2及图3,图3是插座电连接器100的侧视剖面示意图。屏蔽外壳1为一中空壳体,屏蔽外壳1内部包括容置槽10。绝绿本体2设置于容置槽10,绝缘本体2具有基部21及自基部21一侧朝外延伸之舌片22。各端子3包括多个接触段33,各接触段33分别设置在舌片22之二面22a,多个端子3包括二第一端子组31及二第二端子组32,二第一端子组31及二第二端子组32为双排型式分别排列于二面22a(如图3所示),二第二端子组32之各接触段33的长度L1较二第一端子组31之各接触段33的长度L2长(如图6所示)。接地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一屏蔽外壳,包括一容置槽;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设置于所述容置槽,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自所述基部一侧朝外延伸之一舌片;多个端子,各所述端子包括多个接触段,各所述接触段分别设置在所述舌片之二面,各所述端子包括二第一端子组及二第二端子组,各所述第一端子组及各所述第二端子组为双排型式分别排列于所述二面,各所述第二端子组之各所述接触段的长度较各所述第一端子组之各所述接触段的长度长;以及一接地片,所述接地片位于所述舌片且介于各所述第一端子组及各所述第二端子组之间,所述接地片具有至少一延伸部,所述至少一延伸部位于各所述第二端子组之相邻的至少二个所述端子的各所述接触段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多个高速讯号端子及多个低速讯号端子,各所述高速讯号端子形成二组且分别位于各所述低速讯号端子二侧,各所述第二端子组包括多个电源端子与多个接地端子,各所述接地端子分别位于各所述电源端子二侧,各所述低速讯号端子位于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同一排的二组之各所述高速讯号端子分别位于相邻之各所述电源端子与各所述接地端子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延伸部位于各所述电源端子之间并对应各所述低速讯号端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包括多个延伸部,各所述延伸部分别位于相邻之各所述电源端子与各所述接地端子之间,各所述延伸部分别对应各所述低速讯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芬叶有财陈冠霖
申请(专利权)人:连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