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567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本体,所述探头本体的表面设有第一接口,所述探头本体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装配板片,所述装配板片的顶面和底面贯穿开设有装配通孔。整个探头遭受外物坠击时,得以通过防护顶板提供防护,避免了探头本体的受损,而通过设置防护底环筒和防护底板在探头本体的底部,在遭受覆压时,也得以通过防护底环筒和防护底板提供保护,甚至提供吸能,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探头本体,即达到了在探头壳体外提供保护结构的效果,实现了使一氧化碳探头便于应用于一些高危环境中的效果,避免了被坠物击损或被覆压而受损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应用起来的安全性,满足了一些风险较大环境中的应用需求。满足了一些风险较大环境中的应用需求。满足了一些风险较大环境中的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监测领域,具体是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

技术介绍

[0002]CO浓度检测探头就是一氧化碳探头,CO是一氧化碳的简称,一氧化碳探头是工业安全中必不可少的防护设备,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接触有害气体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越来越多,由此造成对人类本身的危害越来越大,一次次的中毒或爆炸事故,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人类自身安全的重要性。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一氧化碳探头表面的壳体基本为直接裸露的,由于表面缺乏保护结构,使得一氧化碳探头应用于一些高危环境中时,则容易被坠物击损或被覆压而受损,应用起来安全性较差,难以适应于一些风险较大的环境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可以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本体,所述探头本体的表面设有第一接口,所述探头本体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装配板片,所述装配板片的顶面和底面贯穿开设有装配通孔,所述探头本体侧表面设有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母;
[0007]所述探头本体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底环筒,所述防护底环筒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板,所述防护底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和吸能支轴,且连接片固定连接在吸能支轴的表面,所述吸能支轴的顶端和探头本体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垫片;
[0008]所述探头本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顶环筒,所述防护顶环筒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板,所述防护顶环筒和防护顶板的相向侧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条,所述吸能条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抗应力横轴条。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底环筒的内侧壁与连接片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能条的端部与防护顶环筒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应力横轴条为圆轴柱状结构,且抗应力横轴条和吸能条的固定呈九十度,所述抗应力横轴条和吸能条的数量均为多个。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能支轴为圆柱状结构,所述吸能垫片为圆形板片状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护底板和防护顶板均为圆板状结构,所述防护底板和防护顶板的圆径分别与防护底环筒和吸能垫片的外径相等。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CO浓度检测探头,通过在探头本体的顶面设置防护顶板和防护顶环筒,使得整个探头遭受外物坠击时,得以通过防护顶板提
供防护,避免了探头本体的受损;而通过设置防护底环筒和防护底板在探头本体的底部,在遭受覆压时,也得以通过防护底环筒和防护底板提供保护,甚至提供吸能,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探头本体,即达到了在探头壳体外提供保护结构的效果,实现了使一氧化碳探头便于应用于一些高危环境中的效果,避免了被坠物击损或被覆压而受损的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应用起来的安全性,满足了一些风险较大环境中的应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结构立体视图;
[0016]图2为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防护顶板结构剖离立体视图;
[0017]图3为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局部结构剖出立体视图。
[0018]图中:1、探头本体;2、第一接口;3、装配板片;4、装配通孔;5、第二接口;6、连接螺母;7、防护底环筒;8、防护底板;9、连接片;10、吸能支轴;11、吸能垫片;12、吸能条;13、抗应力横轴条;14、防护顶板;15、防护顶环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如图1

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至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本体1,探头本体1的表面设有第一接口2,探头本体1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装配板片3,装配板片3的顶面和底面贯穿开设有装配通孔4,探头本体1侧表面设有第二接口5,第二接口5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母6;
[0021]探头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底环筒7,防护底环筒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板8,防护底板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9和吸能支轴10,且连接片9固定连接在吸能支轴10的表面,吸能支轴10的顶端和探头本体1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垫片11;
[0022]探头本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顶环筒15,防护顶环筒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板14,防护顶环筒15和防护顶板14的相向侧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条12,吸能条12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抗应力横轴条13。
[0023]如图3,防护底环筒7的内侧壁与连接片9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防护底环筒7的内侧壁与连接片9固定连接,使得结构稳定性更好。
[0024]如图2,吸能条12的端部与防护顶环筒15的内壁侧面固定连接。
[0025]如图2,抗应力横轴条13为圆轴柱状结构,且抗应力横轴条13和吸能条12的固定呈九十度,抗应力横轴条13和吸能条12的数量均为多个。通过设置抗应力横轴条13和吸能条12的固定呈九十度,使得吸能条12受压形变时抗应力素质更加优异,提高了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0026]如图3,吸能支轴10为圆柱状结构,吸能垫片11为圆形板片状结构。提供设置圆形板片状结构的吸能垫片11在吸能支轴10顶端,增加了保护结构

吸能支轴10与探头本体1底壳的接触面积,受压时更加安全。
[0027]如图1,防护底板8和防护顶板14均为圆板状结构,防护底板8和防护顶板14的圆径分别与防护底环筒7和吸能垫片11的外径相等。提供设置圆形板材,使得加工成本较低,易于加工。
[002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探头本体1的顶面设置防护顶板14和防护顶环筒15,且在其内设置吸能条12和抗应力横轴条13,使得整个探头遭受外物坠击时,得以通过防护顶板14提供防护,通过防护顶板14和吸能条12的溃缩即可吸能,从而避免了探头本体1的受损;而通过设置防护底环筒7和防护底板8在探头本体1的底部,且再其内部设置连接片9、吸能支轴10和吸能垫片11,不仅可以对底部进行保护,而且在遭受覆压时,也得以通过防护底环筒7和防护底板8提供保护,甚至提供吸能,即对于探头本体1进行充分地保护。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O浓度检测探头,包括探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探头本体(1)的表面设有第一接口(2),所述探头本体(1)侧表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装配板片(3),所述装配板片(3)的顶面和底面贯穿开设有装配通孔(4),所述探头本体(1)侧表面设有第二接口(5),所述第二接口(5)的表面螺纹套接有连接螺母(6);所述探头本体(1)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防护底环筒(7),所述防护底环筒(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底板(8),所述防护底板(8)的顶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片(9)和吸能支轴(10),且连接片(9)固定连接在吸能支轴(10)的表面,所述吸能支轴(10)的顶端和探头本体(1)底面固定安装有吸能垫片(11);所述探头本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防护顶环筒(15),所述防护顶环筒(1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防护顶板(14),所述防护顶环筒(15)和防护顶板(14)的相向侧面固定安装有吸能条(12),所述吸能条(12)的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一夫石乙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雷德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