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洋光滩的生态修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海洋工程和水环境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洋光滩的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沿海部分滩涂沙漠化日益严重,例如,长江口横沙岛2m以下滩涂生物资源衰退严重,已呈现生态荒漠化趋势。由于滩面无任何植物,很多鱼类、水生物等失去栖息场所,生物多样性严重不足;海南岛周边、广西北海等地的海岸带,均有海草床在快速消失,海底正在变成一片“荒漠”,即所谓光滩。这种光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人工种植海草修复,但光滩上无法种植水生植物,撒的草籽会很快被潮水冲走,其次,草苗在沙地难以种植,也难以生长。
[0003]另外,目前采用的混凝土框架鱼礁、块石鱼礁等,实践表明光有鱼礁,无法创造水生态环境,因为光滩无生态基底,鱼礁的作用无法发挥。如果在光滩上只建鱼礁,很难改变光滩的面貌,也无法吸引鱼类、水生物进驻。传统的海草种植和鱼礁,往往各行其是,顾此失彼。种植海草的未考虑鱼礁,而传统的鱼礁设置又无法种植海草,各行其道,功能单一,单打独斗,因此无法有效地治理光滩。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洋光滩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基床(1)和鱼礁架(2),所述种植基床(1)包括基床框架(11)和种植块(12),所述基床框架(11)为多边形框架且包括多个竹制的边框(111),所述种植块(12)包括种植土(123)、包围在种植土(123)外的竹片网框(121)、以及设置在种植土(123)和竹片网框(121)之间的植物纤维毯(122),所述种植块(12)设置在基床框架(11)中,且竹片网框(121)与基床框架(11)连接,所述种植土(123)中种植有沉水植物;所述鱼礁架(2)包括多根竹制的斜杆(21),且多根斜杆(21)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基床框架(11)不同位置处上、上端都相固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光滩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床框架(11)为等边三角形,所述鱼礁架(2)包括三根斜杆(21),且三根斜杆(21)下端分别固定在基床框架(11)平面的三个角点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海洋光滩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鱼礁架(2)的斜杆(21)长度相同,且上端的连接点位于基床框架(11)的竖向中心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海洋光滩的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床框架(11)的边框(111)和鱼礁架(2)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朝晖,吴兴华,米闯,李松,唐锡良,谢涵,张蒙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