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458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压型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纯人工进行压制成型加工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包括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套杆,连接套杆呈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连接,上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安装座,上模具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凸模,下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安装座,下模具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有凹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可与液压机配合使用的压制工装实现了半自动加工,在提升加工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工劳作强度。同时降低了人工劳作强度。同时降低了人工劳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


[0001]本技术涉及压型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电加热元件具有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功能,是各类电热器的核心元器件,不同类型和尺寸的电加热元件的末端形态各异,针对其加工需求,往往采用压制成型的方式对其进行成型加工,传统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加工往往借助手动液压钳进行纯人工操作加工生产,因此工作效率低下且人工成本高,同时存在压型所得的成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针对此问题,可以提出一种新型压型工装,通过设计可下上压合的压型工装,配合液压机的使用实现电加热元件尾端的半自动加工,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改善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纯人工进行压制成型加工的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包括下支撑板,下支撑板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板,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置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套杆,连接套杆呈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连接,上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安装座,上模具安装座的底部安装有凸模,下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安装座,下模具安装座的顶部安装有凹模。
[0006]优选的,连接套杆包括导套,导套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柱,导套与上支撑板固定连接且导柱与下支撑板固定连接,导套与导柱通过弹簧弹性滑动连接且弹簧位于导套内。
>[0007]优选的,导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四个竖直侧壁内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辊,四个支撑辊的外壁均与导套的内部始终接触。
[0008]优选的,下模具安装座包括卡座,卡座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顶部呈开口结构,卡座的凹槽内设置有活动板,活动板通过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与卡座弹性滑动连接且弹簧均位于活动板的底部,卡座的外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弹簧销,卡座和活动板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弹簧销相配合的限位槽。
[0009]优选的,上模具安装座与上支撑板之间以及下模具安装座与下支撑板之前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凸模和上模具安装座之间、凹模和下模具安装座之间均采用尺寸公差配合关系。
[0011]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此压型工装与液压机配合使用可代替传统的手工加工,从而大大提升产品加工效率,与此同时,M形的结构可提升压制成型过程的稳定性,防止压型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发生
偏移导致成型误差过大,降低了废品率,实现了提高后续焊接封口工序的良品率的效果,以上改进综合提升了此压型工装的实用价值。
[0013]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通过卡座与活动板的配合,可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和杂质卡入凸模和下模具安装座之间的问题,有效提升了使用和维护此压型工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
[0017]图2为连接套杆剖示图;
[0018]图3为下模具安装座剖示图。
[0019]图中:1、下支撑板;2、上支撑板;3、连接套杆;4、上模具安装座;5、凸模;6、下模具安装座;7、凹模;8、导套;9、导柱; 10、滑块;11、支撑辊;12、卡座;13、活动板;14、弹簧销;15、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参照图1

3,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包括下支撑板1,下支撑板1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板2,下支撑板1与上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套杆3,连接套杆3呈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下支撑板1和上支撑板2连接,上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安装座4,上模具安装座4的底部安装有凸模5,下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安装座6,下模具安装座6的顶部安装有凹模7。
[0022]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3]使用此压型工装时,需要利用螺栓将下支撑板1与液压机工作平台以及上支撑板2与液压机上部固定连接,将工件放置于凹模7与凸模5之间后开启液压机,在凸模5与凹模7逐渐卡合的过程职中即可完成压制成型加工,在此过程中,连接套杆3可将上支撑板2、上模具安装座4以及凸模5连接而成的整体的移动路径限制在竖直方向上,以确保凸模5与凹模7精准卡合。
[0024]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5]此压型工装配合液压机即可实现电加热元件尾端部件的半自动加工,对比人工手动生产,有效提升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通过连接套杆3配合上支撑板2与下支撑板1形成的M形结构,有效降低了压型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概率,有利于降低次品率。
[0026]进一步的,连接套杆3包括导套8,导套8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柱 9,导套8与上支撑板
2固定连接且导柱9与下支撑板1固定连接,导套8与导柱9通过弹簧弹性滑动连接且弹簧位于导套8内,导套8 配合导柱9可防止压型工装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偏移,有效降低了生产次品率。
[0027]进一步的,导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0,滑块10的四个竖直侧壁内均开设有凹槽且凹槽内转动连接有支撑辊11,四个支撑辊 11的外壁均与导套8的内部始终接触,滑块10配合支撑辊11在防止导柱9和导套8发生相对偏移的同时可以减小摩擦。
[0028]进一步的,下模具安装座6包括卡座12,卡座12的内部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顶部呈开口结构,卡座12的凹槽内设置有活动板 13,活动板13通过若干个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弹簧与卡座12弹性滑动连接且弹簧均位于活动板13的底部,卡座12的外侧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弹簧销14,卡座12和活动板13的内部均开设有与弹簧销 14相配合的限位槽15,安装凹模7之前,可抽出弹簧销14,活动板 13则会在弹簧作用下上升,便于清洁活动板13上的灰尘和杂质,防止灰尘和杂质堆积在下模具安装座6内,以确保凹模7与下模具安装座6之间的配合度。
[0029]进一步的,上模具安装座4与上支撑板2之间以及下模具安装座 6与下支撑板1之前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便于装卸不同尺寸的模具安装座。
[0030]进一步的,凸模5和上模具安装座4之间、凹模7和下模具安装座6之间均采用尺寸公差配合关系,便于拆卸模具本体。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型结构电加热元件尾端压型工装,包括下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板(1)的正上方设置有上支撑板(2),所述下支撑板(1)与上支撑板(2)之间设置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连接套杆(3),所述连接套杆(3)呈竖直设置且两端分别与下支撑板(1)和上支撑板(2)连接,所述上支撑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上模具安装座(4),上模具安装座(4)的底部安装有凸模(5),下支撑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模具安装座(6),所述下模具安装座(6)的顶部安装有凹模(7);所述连接套杆(3)包括导套(8),所述导套(8)的正下方设置有导柱(9),所述导套(8)与上支撑板(2)固定连接且导柱(9)与下支撑板(1)固定连接,所述导套(8)与导柱(9)通过弹簧弹性滑动连接且弹簧位于导套(8)内;所述导柱(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宇姜程伟高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金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