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温度采集与在线智能质量监测评价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铝制转向节铸造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节温度采集与在线智能质量监测评价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零部件生产中,铝制转向节作为汽车底盘轻量化减重技术中,重要的一个关键零部件,目前已经超越铁制转向节,成为主流汽车配置的关键零部件。转向节造型复杂,铸造流道末端多为与减震筒等部件的连接位置,体积小,易在铸造过程中产生缺陷。因此将铸造过程直观的表征出来进行及时调整工艺或废料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0003]相关技术中,影响铸造质量的强相关因素为模具温度,包括模具温度数值、模具温度分布。铸造罐体压力的变化,冷却通道的开闭、流量均能够直观反应在模具温度变化上。但由于人工不可能直接观察铸造过程中模具温度变化的情况,只能采用根据已完成铸造的转向节内部质量情况对铸造过程进行人工评价。也有通过热感相机采集模具开模取件过程的模具型腔面温度的形式进行铸造情况判断,但模具开模时由于罐体存在部分遮挡不易拍照,并且模具与空气热交换情况复杂,采集的时间点不同,温度数据就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温度采集与在线智能质量监测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转向节模具,其上设置有温度采集位置;热电偶,其设置在所述温度采集位置上;所述温度采集位置设置有六个,每个温度采集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热电偶,各所述热电偶设置位置分别为转向臂安装孔流道(1011)、下控制臂安装孔流道(1021)、冒口(103)、减震器安装孔(2011)、减震器安装孔流道(2012)、罐底中心(301),其中,所述转向臂安装孔流道(1011)设置的热电偶为第一热电偶,所述下控制臂安装孔流道(1021)设置的热电偶为第二热电偶,所述冒口位置(1031)设置的热电偶为第三热电偶,所述减震器安装孔(2011)设置的热电偶为第四热电偶,所述减震器安装孔流道(2012)设置的热电偶为第五热电偶,所述罐底中心(301)设置的热电偶为第六热电偶;通讯采集模块,其与各所述热电偶分别相连,用于收集各热电偶采集的数据信息;转向节温度检测评价逻辑,其首先对转向节生产过程中六个热电偶温度的标准曲线进行计算,在其后的监测生产中,对生产中的实时温度监测并与标准温度进行比较,从而辅助评价产品的质量和设备的运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温度采集与在线智能质量监测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臂安装孔流道(1011)位于转向臂安装孔(101)与冒口(103)之间,所述第一热电偶孔的中心点于转向臂安装孔(101)中心点与冒口(103)中心点连线的中点在上模上表面的投影重合;所述下控制臂安装孔流道(1021)位于下控制臂安装孔(102)中心点与冒口(103)之间,所述下控制臂安装孔流道(1021)位于下控制臂安装孔(102)中心点与冒口(103)中心点连线上,所述第二热电偶孔的中心点于下控制臂安装孔(102)中心点与冒口(103)中心点连线的中点在上模上表面的投影重合;所述冒口位置(1031)位于冒口(103)与上模右侧壁之间,所述第三热电偶孔的中心点位于冒口(103)中心点与上模右侧壁的垂线在上模上表面的投影上,此点距离冒口中心点在上模上表面投影的距离为28
‑
35mm,且其位置不能和冷却通道发生干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节温度采集与在线智能质量监测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安装孔(2011)位于减震器安装孔(201)与冒口(103)之间且靠近减震器安装孔一侧,所述第四热电偶孔的中心点位于底模空腔内,其位于减震器安装孔(201)中心点与冒口(103)中心点连线在空腔上表面的投影上,且其在底模下表面的投影和冒口中心点在下表面投影的距离为135
‑
140mm;所述减震器安装孔流道(2012)位于减震器安装孔(201)与冒口(103)之间且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五热电偶孔的中心点位于底模空腔内,其位于减震器安装孔(201)中心点与冒口(103)中心点连线在空腔上表面的投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佐,朱志华,李屹明,李希,李世德,郭世威,王佶,李杨帆,王宁,牛巍,段志强,张东辉,李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