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灰树花的设施与林下联合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灰树花的设施与林下联合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灰树花,俗称“舞菇”,是食、药兼用蕈菌,夏秋间常野生于栗树周围。子实体肉质,柄短呈珊瑚状分枝,重叠成丛,其外观,婀娜多姿、层叠似菊;其气味、清香四溢,沁人心脾;其肉质脆嫩爽口,百吃不厌。具有好的保健作用和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受到市场的欢迎。
[0003]CN 114402907 A公开了一种灰树花的栽培方法,按下述步骤进行:(1)检验麸皮和米糠,分别符合原农业部食用饲料用麸皮标准NY/T 3218
‑
2018和米糠标准NY/T122
‑
1989;(2)将杂木屑、棉籽壳、米糠、麸皮、玉米粉、等作为碳源、氮源用于灰树花菌种“庆灰152”的栽培培养基;经均匀设计试验后分析试验结果,推荐培养基总干物质中米糠质量占比为0 .7~18 .9%、麸皮0 .9~22 .8%、玉米粉0 .8~24 .1%、杂木屑34%、棉籽壳2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灰树花的设施与林下联合栽培方法,包括配制灰树花栽培培养基,将所述灰树花栽培培养基装袋制作成菌袋,对菌袋中的灰树花栽培培养基高温灭菌,菌袋冷却后接入灰树花菌种,菌丝培养,还包括以下步骤:搔菌,催蕾:培养期结束后进行搔菌处理,在所述菌袋上用刀划开三角口,三角口边长2~3cm,划口后的菌袋呈井字型或三角型叠置若干层,盖上黑塑料膜,在避光的环境下催蕾7~10天,催蕾期间每天打开黑塑料膜通风透气半小时,喷适量的水,维持环境湿度70%~80%;上架:催蕾过程中对菌袋进行翻堆处理,将菌蕾直径达到3 cm以上的菌袋移入培养架上进行出菇期管理,菌蕾直径低于3 cm的菌袋继续呈井字型或三角型叠置后进行催蕾;出菇期管理:控制环境温度为15~25℃,湿度为85%~95%,二氧化碳浓度低于700ppm,用LED灯光照射;采收:进入出菇期管理的菌袋当灰树花子实体叶片直径达到2.5cm以上时,对灰树花子实体进行采收;移入林下栽培:在林下沿等高线开土沟,将完成灰树花子实体采收后的菌袋埋入土沟内,在菌袋的上面平铺一层泥土,埋入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彭耀,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地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