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608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包括横跨于水渠道或河道的支架;在支架上部之间设置有滚筒,在滚筒外侧设置多个叶片和清污栅,在叶片和清污栅之间的滚筒上设置有进污口,在滚筒内设置有带轮运输机构,所述带轮运输机构位于进污口的下方,实现杂物能通过进污口直接流入到带轮运输机构,从而实现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河道的天然动能,不仅达到随时清理杂物的目的,同时通过其内置的感应器,随时了解其运行状态,对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处理,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中清污
,具体为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市场上的拦污栅主要为固定式的网状结构,需要人工定期清理栅网上的杂物,费时费力,且如不及时清理,会严重阻碍河道或渠道的行水能力。以引水式电站为例,一般在渠首及渠尾均安装有网状拦污栅,达到拦截杂物避免其损坏发电机涡轮叶片的目的,但引水式电站一般通过长距离引水以达到高落差的目的,且渠道一般建在陡峭的山坡,人工巡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且若未及时清理杂物,会影响渠道取水能力,从而影响电站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及方法,利用河道或渠道水流的天然动能驱动叶片,从而带动清污栅及传动皮带,在不需要额外输入动力的情况下将河道或渠道内的杂物输出河道及渠道外,达到清洁河道或渠道的目的,以弥补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缺陷与不足。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包括横跨于水渠道或河道的支架;<br/>[0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包括横跨于水渠道或河道(1)的支架(5),其特征在于:在支架(5)上部之间设置有滚筒(2),所述滚筒(2)可通过支架(5)上的支点自由滚动;在滚筒(2)外侧设置多个叶片(3)和清污栅(4),所述叶片(3)的叶面和清污栅(4)的栅面可与水流方向垂直;在叶片(3)和清污栅(4)之间的滚筒(2)上设置有进污口(6),实现清污栅(4)在水渠道或河道(1)收集的杂物通过进污口(6)流入到滚筒(2)内;在滚筒(2)内设置有带轮运输机构(7),所述带轮运输机构(7)位于进污口(6)的下方,实现杂物能通过进污口(6)直接流入到带轮运输机构(7),从而实现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和清污栅(4)均呈中心对称方式分布在滚筒(2)外侧,叶片(3)和清污栅(4)彼此错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污口(6)位于清污栅(4)转动方向的前侧,位于对应叶片(3)转动方向的背侧;所述进污口(6)为条形结构,其长度不超过对应清污栅(4)的宽度尺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两端内均设置内筒(8),内筒(8)与滚筒(2)之间采用滑动轴承或滚动轴承方式实现配合连接,其中内筒(8)与支架(5)上支点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滚筒(2)在叶片(3)驱动下绕着支架(5)的支点滚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左边内筒(8)里侧的滚筒(2)内表面上固定设置有锥形传动套(9),实现锥形传动套(9)可与滚筒(2)一起做同轴心线转动;所述锥形传动套(9)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锥形齿轮条;所述带轮运输机构(7)的主动轴(7.1)位置与锥形传动套(9)位置对应;所述主动轴(7.1)一端部设置有小锥形齿轮(7.2),所述小锥形齿轮(7.2)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文凯宋培培刘定国吴名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