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包、电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606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55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电动车,包括电芯壳体,电芯壳体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设置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设置有正极柱和/或负极柱;包括位于电芯壳体第二侧的防爆片;电芯壳体位于第二侧的表面设置有通孔,防爆片覆盖于通孔,防爆片的周边与电芯壳体固定连接;包括位于电芯壳体内的极卷单元,极卷单元具有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正极电极与正极柱电连接,负极柱与负极电极电连接;第一侧与第二侧为相邻侧或相对侧。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池单体中,正、负极柱与防爆片设置于电池单体的不同侧,在电池单体出现热失控后,从防爆片喷出的反应物不会附着在正、负极柱上,避免了导致相邻电池单体出现短路等故障,避免了热失控的进一步加剧。的进一步加剧。的进一步加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包、电动车


[0001]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包、电动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防爆阀与极柱均设置于端盖上,电池单体内部的反应物通过防爆阀喷出后,可能黏附于其它电池单体的极柱表面,导致其它的电池单体也出现短路的情况,加重电池单体的热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避免电池单体出现热失控后喷出的反应物对相邻电池单体造成影响,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4]一种电池单体,包括电芯壳体,所述电芯壳体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正极柱和/或负极柱;包括位于所述电芯壳体第二侧的防爆片;所述电芯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侧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防爆片覆盖于所述通孔,所述防爆片的周边与所述电芯壳体固定连接;包括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内的极卷单元,所述极卷单元具有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与所述正极柱电连接,所述负极柱与所述负极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邻侧或相对侧。
[0005]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电池单体中,正、负极柱与防爆片设置于电池单体的不同侧,在电池单体出现热失控后,从防爆片喷出的反应物不会附着在正、负极柱上,避免了导致相邻电池单体出现短路等故障,避免了热失控的进一步加剧。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侧,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邻侧;
[0008]所述电芯壳体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电芯壳体上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第二端盖,所述正极柱设置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负极柱设置于所述第二端盖。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孔为腰型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片位于所述电芯壳体的内侧。
[0011]将防爆片设置于电芯壳体的内侧能够避免在搬运或组装等过程中,防爆片因受到剐蹭而出现破损。
[0012]进一步地,所述防爆片为铝制结构件,所述防爆片与所述电芯壳体通过焊接连接。
[0013]本申请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用于解决现有电池包内的电池单体出现热失控后,喷出的反应物会对电池包内其它电池单体造成影响的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4]一种电池包,包括位于上方的上壳体与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下方的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形成用于容纳电池单体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置有上述的任意一种电池
单体,所述电芯壳体的第二侧朝向所述下壳体设置,所述电池单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与所述防爆片对接。
[0015]本申请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在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从电池单体喷出的反应物不会对相邻电池单体造成影响,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16]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的电池单体、或上述的电池包。
[0017]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池单体结构的爆炸图;
[0021]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坯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坯料经过步骤S1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坯料被弯折成横截面为L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坯料经过步骤S2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坯料经过步骤S3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为利用工装完成步骤S3的示意图;
[0027]图9为从电芯壳体中取出工装的示意图。
[0028]图标:100

电池单体;110

电芯壳体;111

通孔;120

防爆片;130

第一端盖;140

第二端盖;150

极卷单元;151

正极电极;200

坯料;300

工装; 310

槽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0]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0032]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对现有的电动车进行分析后发现,现有的电动车中的电池单体
100出现热失控之后,从电池单体100中喷出反应物可能会黏附在其它电池单体100上,由于反应物本身是导电的,喷出的反应物可能使电池单体100之间形成回路,造成短路,加剧热失控的风险。
[0033]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电动车内设置有电池包,电池包包括上壳体与下壳体,上壳体与下壳体形成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腔体,电池模组由多个电池单体100组成,电池单体100中的防爆片120均位于下部、朝向下壳体进行设置。电池单体100包括电芯壳体110,电芯壳体110上设置有被防爆片120覆盖的通孔111,在电池单体100出现热失控时,电池单体100内部的压力升高,使防爆片120破裂,电池单体100内部的反应物通过通孔111直接向下喷出,不会附着于其它的电池单体100表面,避免了对其它电池单体100造成影响。
[0034]在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包中,下壳体与电池模组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可以用于容纳从电池单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壳体,所述电芯壳体的第一侧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设置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设置有正极柱和/或负极柱;包括位于所述电芯壳体第二侧的防爆片;所述电芯壳体位于所述第二侧的表面设置有通孔,所述防爆片覆盖于所述通孔,所述防爆片的周边与所述电芯壳体固定连接;包括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内的极卷单元,所述极卷单元具有正极电极与负极电极,所述正极电极与所述正极柱电连接,所述负极柱与所述负极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邻侧或相对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侧,所述正极柱和所述负极柱均设置于所述第一端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邻侧;所述电芯壳体还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位于所述电芯壳体上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有第二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光文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