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746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涉及虹吸雨水斗技术领域,包括导流罩和下沉斗体,所述下沉斗体的下方连接有出口尾管,所述下沉斗体上方的边缘处设有防水压圈,所述导流罩安装在所述防水压圈的上方,所述导流罩下方的边缘处转动设有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围绕导流罩的圆心等夹角设有多组,所述下沉斗体的内侧设有台阶,且台阶上设有内置块;所述内置块的侧面设有整流鳍片,所述内置块的内部设有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内置块周围的整流鳍片对水进行整流,减少涡流,提高水的流量,配合动力驱动两组啮合齿轮啮合旋转,产生剪切吸力,主动式增大水流量,达到高通量的效果,方便应对雨季。季。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


[0001]本技术涉及虹吸雨水斗
,尤其涉及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

技术介绍

[0002]虹吸雨水斗是由虹吸雨水斗底盘、采用优质三零四不锈钢材料冲压而成,压环和导流罩采用硬铝合金和锌合金压铸制成,具有抗腐蚀和抗挤压等特性,虹吸雨水斗能很好的防止空气通过雨水斗入口处的水流带入整个系统,并在斗前水位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形成水封完全阻隔空气进入,并使雨水平稳地淹没泄流进入排水管,虹吸式雨水斗最大限度减小了天沟的积水深度,使屋面承受的雨水荷载降至最小,同时提高了雨水斗的额定流量;
[0003]在雨季的时候,水势急且流量大,由于虹吸雨水斗内部存在一定的涡流以及导流罩的阻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排水流量,现有技术中,如申请号201320380595.9公开了“一种虹吸雨水斗”,并具体公开了:由第一翼片和第二翼片组合形成进水口,其中第一翼片能够阻挡杂物,减小漩涡,同时雨水从进水口流入斗体,雨水进行一次整流,大大减小漩涡,从而提高排水流量,然而上述技术中,只是通过简单的整流使得水通过更顺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排水流量,但是仍然难以应付雨季的大流量水流,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该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可以主动式增大水流量,达到高通量的效果,方便应对雨季。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包括导流罩和下沉斗体,所述下沉斗体的下方连接有出口尾管,所述下沉斗体上方的边缘处设有防水压圈,所述导流罩安装在所述防水压圈的上方,所述导流罩下方的边缘处转动设有导流叶片,且导流叶片围绕导流罩的圆心等夹角设有多组,所述下沉斗体的内侧设有台阶,且台阶上设有内置块;
[0006]所述内置块的侧面设有整流鳍片,所述内置块的内部设有内腔,且内腔内部的两端均转动设有相互啮合的啮合齿轮并通过动力驱动,所述内置块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且进水口、出水口均与所述内腔连通。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内置块内部的后侧设有驱动腔,且驱动腔的内部设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啮合齿轮连接,所述驱动马达通过导线连接外部控制终端。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水压圈上设有第一安装孔,且第一安装孔设有多组,所述防水压圈通过第一安装孔配合螺杆与所述下沉斗体固定。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罩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防水压圈上的边缘处设有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多组所述导流叶片的上方均设有旋转齿轮,且旋转齿轮位于导
流罩的上方,相邻两组所述旋转齿轮之间位置处的所述导流罩上设有联动齿轮,且联动齿轮与所述旋转齿轮相适配。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一组所述旋转齿轮上方设有旋钮,且旋钮的侧壁上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有多组,所述导流罩的一侧设有垫片,且垫片上螺纹安装有螺纹插销,所述螺纹插销与所述固定孔相适配。
[0012]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流罩的顶部设有内斗,所述内斗的侧壁上设有渗水孔,所述内斗内部的底部设有通水孔,且通水孔上设有浮球,所述浮球的下方连接有穿过通水孔的吊线,且吊线下连接有限位杆。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内置块周围的整流鳍片对水进行整流,减少涡流,提高水的流量,配合动力驱动两组啮合齿轮啮合旋转,产生剪切吸力,主动式增大水流量,达到高通量的效果,方便应对雨季。
[0015]2、本技术通过旋转齿轮配合联动齿轮的作用,旋转改变导流叶片的角度,可以根据外界水流的大小合理控制通过流量,也可以在不用的时候关闭,阻挡外界杂质的进入,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0016]3、本技术通过浮球覆盖通水孔,不用的时候,可以防臭,水流大的时候,淹没过内斗,浮球即可浮起,利用通水孔可以辅助快速排水。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拆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内置块内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浮球示意图。
[0021]其中:1、导流罩;2、下沉斗体;3、出口尾管;4、防水压圈;5、导流叶片;6、内置块;7、整流鳍片;8、内腔;9、啮合齿轮;10、进水口;11、出水口;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第三安装孔;15、旋转齿轮;16、联动齿轮;17、旋钮;18、固定孔;19、垫片;20、螺纹插销;21、渗水孔;22、通水孔;23、浮球;2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23]实施例一
[0024]根据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包括导流罩1和下沉斗体2,所述下沉斗体2的下方连接有出口尾管3,所述下沉斗体2上方的边缘处设有防水压圈4,所述导流罩1安装在所述防水压圈4的上方,所述导流罩1下方的边缘处转动设有导流叶片5,且导流叶片5围绕导流罩1的圆心等夹角设有多组,所述下沉斗体2的内侧设有台阶,且台阶上设有内置块6;
[0025]所述内置块6的侧面设有整流鳍片7,所述内置块6的内部设有内腔8,且内腔8内部的两端均转动设有相互啮合的啮合齿轮9并通过动力驱动,所述内置块6的上下端分别设有
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且进水口10、出水口11均与所述内腔8连通。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需要排水的位置处,水从导流罩1进入,从下沉斗体2排入出口尾管3进行排水,通过导流罩1下的导流叶片5在确保进水的同时阻挡大的杂物进入,通过内置块6周围的整流鳍片7对水进行整流,减少涡流,提高水的流量,遇到雨季的时候,动力驱动两组啮合齿轮9啮合旋转,产生剪切吸力,将水从进水口10吸入,从出水口11排出,主动式增大水流量,达到高通量的效果。
[0026]所述内置块6内部的后侧设有驱动腔,且驱动腔的内部设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啮合齿轮9连接,所述驱动马达通过导线连接外部控制终端。使用时,遇到雨季的时候,通过外部控制终端启动驱动马达,动力驱动两组啮合齿轮9啮合旋转,产生剪切吸力,将水从进水口10吸入,从出水口11排出,主动式增大水流量,达到高通量的效果。
[0027]所述防水压圈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且第一安装孔12设有多组,所述防水压圈4通过第一安装孔12配合螺杆与所述下沉斗体2固定。所述导流罩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3,所述防水压圈4上的边缘处设有第三安装孔14,所述第二安装孔13和第三安装孔1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使用时,将本装置安装在需要排水的位置处,将下沉斗体2固定在排水处,将防水压圈4通过第一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包括导流罩(1)和下沉斗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斗体(2)的下方连接有出口尾管(3),所述下沉斗体(2)上方的边缘处设有防水压圈(4),所述导流罩(1)安装在所述防水压圈(4)的上方,所述导流罩(1)下方的边缘处转动设有导流叶片(5),且导流叶片(5)围绕导流罩(1)的圆心等夹角设有多组,所述下沉斗体(2)的内侧设有台阶,且台阶上设有内置块(6);所述内置块(6)的侧面设有整流鳍片(7),所述内置块(6)的内部设有内腔(8),且内腔(8)内部的两端均转动设有相互啮合的啮合齿轮(9)并通过动力驱动,所述内置块(6)的上下端分别设有进水口(10)和出水口(11),且进水口(10)、出水口(11)均与所述内腔(8)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块(6)内部的后侧设有驱动腔,且驱动腔的内部设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与所述啮合齿轮(9)连接,所述驱动马达通过导线连接外部控制终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虹吸雨水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压圈(4)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2),且第一安装孔(12)设有多组,所述防水压圈(4)通过第一安装孔(12)配合螺杆与所述下沉斗体(2)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通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桂杰王洪建戴海燕杨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乐洁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