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722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9
本申请属于隔音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包括外箱体以及设置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外箱门,所述内箱体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内箱门,所述外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外箱体远离外箱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板,所述外箱体远离外箱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内箱体远离内箱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与两个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内转动设置有第二箱门。本申请具有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效果。工作效率的效果。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


[0001]本技术涉及隔音检测
,特别涉及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

技术介绍

[0002]静音箱主要用来测试小体积的,电声元件及电子机械产品的声学噪声水准的主要设备。如扬声器、传声器、小型马达等。它与隔音室的不同之处就是隔音箱的体积小,质量轻,隔音效果好,移动方便,可适用于不同场合。所以对静音箱的制作工艺及材料的选用是非常严格的。
[0003]在公开号为CN217239035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双层多用型静音箱,包括外箱体、内箱体、顶盖和连接件,内箱体可置于外箱体内,外箱体的顶部设有与顶盖匹配的通孔,连接件将顶盖覆盖在于外箱体的通孔上,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螺杆和螺母,连接板一端设置于顶盖上,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可供螺杆穿过的螺杆通孔,外箱体也设有与螺杆匹配的螺纹孔,且螺纹孔不穿透外箱体的箱壁,螺杆一端固定在螺纹孔内,螺杆的另一端穿过螺杆通孔,并在连接板的上表面与螺母固定连接。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当工作人员测试物件的隔音效果时,工作人员需依次打开外箱体与内箱体的箱门,当测试物件较多时,工作人员测试每个物件时,都需依次打开外箱体与内箱体的箱门,进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从而不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包括外箱体以及设置在外箱体内的内箱体,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外箱门,所述内箱体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内箱门,所述外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外箱体远离外箱门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板,所述外箱体远离外箱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料口,所述内箱体远离内箱门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料口,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与两个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内转动设置有第二箱门,所述第一箱门与第二箱门上设置有用于同时打开第一箱门与第二箱门的开关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物件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依次打开外箱门与内箱门,进而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物件放入内箱体内,从而工作人员依次关闭内箱门与外箱门。此外,当待检测的物件较多时,工作人员需沿滑板向上滑动第一箱门。在此过程中,开关组件自动启动,进而使第二箱门在开关组件的作用下打开,从而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物件放入内箱体内。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滑动第一箱门即可将待检测的物件放入内箱体内,无需工作人员依次打开外箱门与内箱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箱门靠近第一箱门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开关组件包
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内的转动杆以及一端缠绕在转动杆侧壁上的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箱门靠近第二箱门的侧壁上。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沿滑板向上滑动第一箱门时,固定绳的一端跟随第一箱门向上运动,进而使固定绳的另一端向上运动,从而使第二箱门在固定绳的作用下打开。此外,当第二箱门完全打开后,第一箱门继续向上滑动。此时,转动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发生转动。在此过程中,无需工作人员依次打开外箱门与内箱门,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0]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壁上圆周阵列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孔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转动杆相互固定,所述限位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槽相互正对的阻挡槽,所述阻挡槽与限位槽内共同滑动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杆的侧壁与其其中两个相邻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均开设有倾斜面。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绳的另一端向上运动时,转动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限位杆跟随转动杆发生转动,从而使限位块在限位杆的作用下跟随限位杆运动。进而使限位块的侧壁抵紧阻挡槽的内壁。在此过程中,限位块与阻挡槽之间的作用力大于第二箱门打开时的作用力,进而转动杆、限位杆以及阻挡块保持静止状态,从而第二箱门在固定绳的作用下打开。此外,当第二箱门完全打开而第一箱门继续向上滑动时,转动杆、限位杆以及限位块在固定绳的作用下发生运动,进而使倾斜面抵紧阻挡槽的内壁,从而限位块在固定绳的作用下滑动至限位槽内,进而转动杆发生转动。在此过程中,降低了第二箱门未打开时转动杆发生转动的概率。
[0012]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扭簧,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转动杆的侧壁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向下滑动第一箱门时,转动杆在扭簧的作用下发生转动,进而使限位杆跟随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倾斜面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阻挡槽的内壁,进而使限位块在扭簧的作用下滑入限位槽内。在此过程中,固定绳的一端逐渐缠绕至转动杆的侧壁上,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复位固定绳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0014]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滑板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侧壁均与第一箱门相互固定,所述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第一箱门相互固定。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向上或向下滑动第一箱门时,工作人员需启动气缸,进而使第一箱门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上或向下滑动,从而使滑块跟随第一箱门向上或向下滑动。在此过程中,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第一箱门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此外,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001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远离阻挡槽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限位槽远离阻挡槽的内壁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滑入限位槽内时,此时,转动杆在固定绳的作用下继续转动。在此过程中,当限位块与阻挡槽正对时,限位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阻挡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块的一端滑入阻挡槽内,从而提高了倾斜面与阻挡槽内壁正对的
概率。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外箱体的底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外箱体与底面接触概率的支架。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架降低了外箱体与底面接触的概率,从而提高了检测装置的安全性。
[0020]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面阵列分布有四个用于降低工作人员移动外箱体难度的滚轮。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降低了工作人员移动外箱体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3]1、本申请中,当工作人员需对物件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需依次打开外箱门与内箱门,进而工作人员将待检测的物件放入内箱体内,从而工作人员依次关闭内箱门与外箱门。此外,当待检测的物件较多时,工作人员需沿滑板向上滑动第一箱门。在此过程中,开关组件自动启动,进而使第二箱门在开关组件的作用下打开,从而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包括外箱体(1)以及设置在外箱体(1)内的内箱体(11),其特征是:所述外箱体(1)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外箱门(12),所述内箱体(11)的侧壁上转动设置有内箱门(13),所述外箱体(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外箱体(1)远离外箱门(12)的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板(16),所述外箱体(1)远离外箱门(12)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料口(2),所述内箱体(11)远离内箱门(13)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料口(21),所述外箱体(1)的侧壁上滑动设置有第一箱门(17),所述第一箱门(17)与两个滑板(16)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进料口(21)内转动设置有第二箱门(18),所述第一箱门(17)与第二箱门(18)上设置有用于同时打开第一箱门(17)与第二箱门(18)的开关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箱门(18)靠近第一箱门(17)的侧壁上开设有转动槽(22),所述开关组件(3)包括转动设置在转动槽(22)内的转动杆(31)以及一端缠绕在转动杆(31)侧壁上的固定绳(32),所述固定绳(3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箱门(17)靠近第二箱门(18)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层检测静音箱,其特征是:所述转动槽(22)的内壁上开设有限位孔(23),所述限位孔(23)的内壁上圆周阵列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限位孔(23)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田扬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福乐田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