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69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包括前舱、中间舱和尾舱,前舱、中间舱和尾舱结构相同且通过转向连接机构依次连接的,尾舱的尾部设置有推进机构,前舱包括舱体和舱盖,舱体两端相通,舱盖盖接在舱体的两端,舱体内设有重心调节结构,转向连接机构包括舵机、舵机固定架和转向架,舵机固定架固定后侧舱体的头部,舵机固定安装在舵机固定架上,转向架固定设置在前侧舱体的尾部,转向架通过铰接件与舵机的输出端铰接。该机器人具有体积小、机动性能好、灵活性强、隐蔽性能好等优点,为水下探测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损失。因此,探究水下蛇类运动机理,研制仿蛇机器人,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义和应用前景。义和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仿生机器人
,具体指一种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海洋经济的发展以及仿生学、流体力学、电磁学、新型材料科学、自动控制理论等学科的不断进步,探索海洋成为人类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的必然之举。但由于海洋中环境的复杂性,海洋工程作业(巡线、水质检测等)、水下救援受到阻碍,从而不利于海洋产业的发展,在救援时降低效率。
[0003]因此,水下仿生机器人应运而生。但是,传统的水下机器人普遍具有体积大、灵活度低等缺陷,大大降低了在复杂环境下完成各种任务的效率和精度,加大了作业难度。比如沉船内部、海底管道内部、海底钻井内部、珊瑚礁、水下溶洞、水库堤坝等等场景,如果水下机器人需要进入内部进行探测,那么如何通过狭小的通道进行内部,显然体积庞大的水下机器人无法做到的。因此,大量仿生机器人进入人们的视眼,这类仿生机器人缩小的体积,但是结构非常复杂,容易损坏,尤其是这类仿生机器人通常是通过摆动产生动力,在经过狭小的通道时,容易因为摆动导致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舱、中间舱和尾舱,所述前舱、中间舱和尾舱结构相同且通过转向连接机构依次连接的,所述尾舱的尾部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前舱包括舱体和舱盖,所述舱体两端相通,所述舱盖盖接在舱体的两端,所述舱体内设有重心调节结构,所述转向连接机构包括舵机、舵机固定架和转向架,所述舵机固定架固定后侧舱体的头部,所述舵机固定安装在舵机固定架上,所述转向架固定设置在前侧舱体的尾部,所述转向架通过铰接件与舵机的输出端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舱盖的外侧固定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舱体,所述舱盖的内侧固定设置有法兰,所述法兰的径向外壁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上涂敷有硅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重心可调节的水下仿蛇型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心调节机构包括前连接板、连杆、配重块和后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和后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牧雨鹿宇斌钟意马一凡章雪挺史剑光李婉婷王东睿颜家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