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690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硬件部分和控制部分,试验硬件部分包括被测机油泵,被测机油泵的出油口与出油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出油管路的输出端与油箱相连通;出油管路沿机油流通方向上依次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并联支路;第一并联支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A,另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B和流量计;第二并联支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分支管路上均安装有气动球阀和节流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两个以上工况下频繁切换,且能稳定完成长时间试验,避免流量计长时间使用出现寿命缩短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属于机油泵性能测试


技术介绍

[0002]机油泵的作用是提高机油压力,强制地将机油压送到运动部件的摩擦面,使机油在润滑系统中得以循环,以确保发动机的良好润滑,以保证发动机可靠运转。
[0003]机油泵在发动机润滑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机油泵损坏,会引起发动机出现异响、噪音、动力衰减,甚至拉缸,无法启动。故在其出厂前,应根据发动机要求对各个工况进行出厂试验,有些还要模拟发动机工况进行长跑试验。长跑最高可达1000小时,且各个工况需要频繁切换。
[0004]专利号CN201110117921.2公开的主机油泵试验装置,专利号CN201110255143.3公开的内燃机机油泵试验台。上述试验装置无法实现各个工况之间的频繁切换,且只适合短时间运行,如果长时间运行会导致试验油温过高,而流量计长时间使用也会缩短寿命,而且试验记录结果也不能自动记录。
[000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针对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可以在两个以上工况下频繁切换,且能稳定完成长时间试验,避免流量计长时间使用出现寿命缩短的问题,试验结果可实现自动记录。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硬件部分和控制部分,试验硬件部分包括被测机油泵,被测机油泵的出油口与出油管路的输入端相连接,出油管路的输出端与油箱相连通;
[0009]所述出油管路沿机油流通方向上依次设有压力传感器、第一并联支路和第二并联支路;
[0010]所述第一并联支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A,另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B和流量计;
[0011]所述第二并联支路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C和节流调节阀A,另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D和节流调节阀B。
[0012]一种优化方案,所述被测机油泵通过齿轮与传动座连接,传动座通过皮带与电机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机与调速器相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被测机油泵的吸油口与油箱相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位于气动球阀B的后方。
[0016]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调节阀A位于气动球阀C的后方.
[0017]进一步地,所述节流调节阀B位于气动球阀D的后方。
[0018]进一步地,所述油箱内设有浮球开关、温度传感器以及加热管,油箱底部设有放油阀。
[0019]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机油泵试验时可以在两个以上工况下频繁切换,且能稳定完成长时间试验,流量计平时不启动,需要记录数据时再启动,避免流量计长时间使用出现寿命缩短的问题;
[0021]系统自动记录被测机油泵一个循环的数据,包括被测机油泵转速、机油流量、机油压力和机油温度,可以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对被测机油泵进行分析,评估以及改进。
[0022]实时监测机油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影响测量结果的精确性。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结构原理简图。
[0025]图中,1

被测机油泵,2

传动座,3

电机,4

出油管路,5

压力传感器,6

第一并联支路,7

第二并联支路,8

气动球阀A,9

气动球阀B,10

流量计,11

气动球阀C,12

气动球阀D,13

节流调节阀A,14

节流调节阀B,15

浮球开关,16

温度传感器,17

加热管,18

放油阀,19

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硬件部分和控制部分。
[0028]所述试验硬件部分包括被测机油泵1,被测机油泵1通过齿轮与传动座2连接,传动座2通过皮带与电机3连接。
[0029]电机3与调速器相连接。
[0030]电机3通过驱动传动座2给被测机油泵1输入动力,带动被测机油泵1运转。
[0031]所述被测机油泵1的吸油口与油箱19相连接,被测机油泵1的出油口与出油管路4的输入端相连接,出油管路4的输出端与油箱19内腔相连通,被测机油泵1运转过程中从油箱19内抽取机油,并通过出油管路4实现机油的回流。
[0032]所述出油管路4沿机油流通方向上依次设有压力传感器5、第一并联支路6和第二并联支路7。
[0033]所述压力传感器5安装在出油管路4上,可以实时监控出油管路4内机油的压力。
[0034]所述第一并联支路6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A8,另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B9和流量计10,流量计10位于气动球阀B9的后方。
[0035]通过两个气动球阀控制两个分支管路通断,可以选择性采用流量计10。
[0036]所述第二并联支路7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C11和节流调节阀A13,节流调节阀A13位于气动球阀C11的后方,另一个分支管路
上安装有气动球阀D12和节流调节阀B14,节流调节阀B14位于气动球阀D12的后方。
[0037]通过气动球阀和节流调节阀控制分支管路,以完成对出油管路4出油压力的调整。
[0038]所述油箱19内设有浮球开关15、温度传感器16以及加热管17,油箱19底部设有放油阀18。
[0039]所述控制部分主要包括各类控制电器、PLC及操作面板等,以实现试验装置的自动控制。
[0040]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
[0041]当需要测试两个以上不同压力和转速下被测机油泵1的输出流量时,需要试验装置预先调好几个不同的工况,并且可以几个工况来回切换,切换时间最短需要5秒。
[0042]在第一个工况启动时,打开气动球阀A8和气动球阀C11,关闭气动球阀B9和气动球阀D12,这时被测机油泵1是在某个压力下测试,被测机油泵1转速根据需要设定,由电机的调速器控制。
[0043]需要切换第二个工况时,打开气动球阀A8和气动球阀D12,关闭气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硬件部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硬件部分包括被测机油泵(1),被测机油泵(1)的出油口与出油管路(4)的输入端相连接,出油管路(4)的输出端与油箱(19)相连通;所述出油管路(4)沿机油流通方向上依次设有压力传感器(5)、第一并联支路(6)和第二并联支路(7);所述第一并联支路(6)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A(8),另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B(9)和流量计(10);所述第二并联支路(7)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分支管路,其中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C(11)和节流调节阀A(13),另一个分支管路上安装有气动球阀D(12)和节流调节阀B(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泵可靠性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机油泵(1)通过齿轮与传动座(2)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玲单萍齐萍萍赵茹宋振旭张丽张宇高少华邰同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密润达机油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