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606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7
本申请涉及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其包括在基础井内的输水管道,在基础井上方与输水管道连接的底座,以及控制模块,所述输水管道上设置有控水阀,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立管连接有可转动的吐水管,所述吐水管末端连接有伸缩管,所述吐水管上设置有带动伸缩管伸长或缩短竖直移动的调节组件。使用时,将用水车移动至吐水管下方,将伸缩管与用水车进水口对接,工作人员打开控水阀进行加水,防止在加水过程中水流受环境因素影响吹到进水口外;通过立管连接有可转动的吐水管,方便调整伸缩管的位置,通过调节组件带动伸缩管伸长或缩短,方便对不同型号的用水车进行加水。同型号的用水车进行加水。同型号的用水车进行加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


[0001]本申请涉及加水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用的一些洒水车、槽罐车等运载水的车辆在使用过程需要向水罐内注满水。常常取自然水源为用水车进行补给,利用水泵抽取水源输送到用水车的水罐内。
[0003]相关技术可参考公开号为CN101168081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防水鹤,由闸阀、接管、调压开闭自泄阀、双法兰接管、双法兰弯管、双法兰伸缩管、立管、底座、蝶阀、底座立管、轴承座、旋转管、横管、漏斗互相串接,开闭把手经继轴与调压开闭自泄阀连接,在底座上安装大、小出水口。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在给用水车加水过程中,消防水河的出水口高度无法调整,消防水鹤的出水口高于用水车的进水口,在加水过程中,受环境因素影响,例如大风天气,水流被吹到进水口外,浪费水资源的同时加水效率也会变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方便调节加水口的高度和方向,本申请提供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
[0006]本申请提供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包括在基础井内的输水管道,在基础井上方与输水管道连接的底座,所述输水管道上设置有控水阀,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立管连接有可转动的吐水管,所述吐水管末端连接有伸缩管,所述吐水管上设置有带动伸缩管伸长或缩短竖直移动的调节组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用水车移动至吐水管下方,将伸缩管与用水车进水口对接,工作人员打开控水阀进行加水,防止在加水过程中水流受环境因素影响吹到进水口外;通过立管连接有可转动的吐水管,方便调整伸缩管的位置,通过调节组件带动伸缩管伸长或缩短,方便对不同型号的用水车进行加水。
[0009]可选的,所述伸缩管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0010]螺纹杆,竖直设置,且一端与移动环固定连接;
[0011]第一转轮,套设在螺纹杆外与螺纹杆螺纹连接;
[0012]连接板,与吐水管固定连接,第一转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连接板上开设有螺纹杆通过的连接口;
[0013]第二转轮,设置在吐水管靠近立管的一端;
[0014]第三转轮组,设置在吐水管上且位于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之间,所述第三转轮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转轮,两个第三转轮之间连接有锥齿轮副;
[0015]皮带,呈环形缠绕在第一转轮、第二转轮以及第三转轮组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第二转轮,通过皮带和第三转轮组带动第一转轮转动,螺纹杆根据第一转轮转动方向上下移动,通过移动环带动伸缩管伸长或缩短。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轮的上固定连接有摇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摇把方便驱动第一转轮转动。
[0019]可选的,所述吐水管采用水鹤型设计,所述吐水管包括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所述第一输水管竖直设置与立管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水平设置且一端与第一输水管连通,所述第三输水管竖直设置,第三输水管一端与第二输水管连通,另一端与挠性连接管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流经过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和第三输水管进行输送,吐水管采用水鹤型设计,使加水工作更便捷。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输水管与立管之间连接有座体,所述座体外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中心转动连接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上方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输水管外固定设置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座体内壁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配合连接有密封管,所述密封管一端与第一输水管相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驱动齿轮轴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吐水管旋转到用水车的上方,适用性更强。
[0023]可选的,所述齿轮轴下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转动轴通过锥齿轮副连接,所述座体上设置有与驱动轴连接的把手。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旋转把手,使驱动轴转动,通过锥齿轮副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齿轮轴转动带动吐水管转动。
[0025]可选的,所述控水阀为电控阀门,所述底座附近设置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与电控阀门信号连接的智能开关,所述智能开关信号连接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无线网络连接远程移动端。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用水车进行加水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移动端发送控制信号,打开电控阀门,向用水车内进行加水,实现对用水车加水的远程智能管理,有利于提高加水效率。
[0027]可选的,所述基础井上设置有位于底座附近的配电箱,所述智能开关和信号接收器安装在配电箱内,所述配电箱与电控阀门之间通过电缆线连接。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电箱为智能开关和信号接收器提供安装空间并形成智能开关和信号接收器的保护,利用电缆线连接配电箱和电控阀门能够保证控制的可靠稳定。
[002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30]1.使用时,将用水车移动至吐水管下方,将伸缩管与用水车进水口对接,工作人员打开控水阀进行加水,防止在加水过程中水流受环境因素影响吹到进水口外;通过立管连接有可转动的吐水管,方便调整伸缩管的位置,通过调节组件带动伸缩管伸长或缩短,方便对不同型号的用水车进行加水;
[0031]2.需要对用水车进行加水时,工作人员通过远程移动端发送控制信号,打开电控阀门,向用水车内进行加水,实现对用水车加水的远程智能管理,有利于提高加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中控制模块的示意图。
[0034]图3是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中座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4是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中支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6]附图标记说明:1、基础井;11、输水管道;111、电控阀门;12、底座;13、立管;14、配电箱;15、电缆线;2、吐水管;21、第一输水管;22、第二输水管;23、第三输水管;3、座体;31、支撑架;32、齿轮轴;321、转动轴;33、第一齿轮;34、第二齿轮;35、轴承;36、密封管;37、法兰盘;4、把手;41、驱动轴;5、伸缩管;51、移动环;6、调节组件;61、螺纹杆;62、第一转轮;63、第二转轮;631、摇把;64、第三转轮;65、连接板;66、皮带;7、支撑块;71、支撑腔;8、锥齿轮副;9、控制模块;91、智能开关;92、信号接收器;93、远程移动端;94、遥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
[0039]参照图1,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包括在基础井1内的输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包括在基础井(1)内的输水管道(11),在基础井(1)上方与输水管道(11)连接的底座(12),所述输水管道(11)上设置有控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上方通过立管(13)连接有可转动的吐水管(2),所述吐水管(2)末端连接有伸缩管(5),所述吐水管(2)上设置有带动伸缩管(5)伸长或缩短竖直移动的调节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管(5)底端固定连接有移动环(51),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螺纹杆(61),竖直设置,且一端与移动环(51)固定连接;第一转轮(62),套设在螺纹杆(61)外与螺纹杆(61)螺纹连接;连接板(65),与吐水管(2)固定连接,第一转轮(62)与连接板(65)转动连接,连接板(65)上开设有螺纹杆(61)通过的连接口;第二转轮(63),设置在吐水管(2)靠近立管(13)的一端;第三转轮组,设置在吐水管(2)上且位于第一转轮(62)和第二转轮(63)之间,所述第三转轮组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三转轮(64),两个第三转轮(64)之间连接有锥齿轮副(8);皮带(66),呈环形缠绕在第一转轮(62)、第二转轮(63)以及第三转轮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62)的上固定连接有摇把(6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鹤型井用水车加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吐水管(2)采用水鹤型设计,所述吐水管(2)包括第一输水管(21)、第二输水管(22)和第三输水管(23),所述第一输水管(21)竖直设置与立管(13)连通,所述第二输水管(22)水平设置且一端与第一输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孙珊胡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艺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