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釜自吸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53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压釜零件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压釜自吸轴,包括空心轴杆;所述空心轴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的内部和空心轴杆的内径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内壁之间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孔沿空心轴杆的外壁圆周方向呈阵列设置;装置内部能通过抽气泵位于上方的气相抽取并通过位于装置内部下方的搅拌桨排气口排出,而搅拌桨排气口本身被液相淹没,这使得气相能往复的通过抽气泵逐步上升与釜内液相鼓泡接触,进而相对增加气相介质和液相介质之间的相对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反应效率的目的,降低反应釜内的相对反应时长,提高装置实用性。提高装置实用性。提高装置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釜自吸轴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釜零件
,具体是一种高压釜自吸轴。

技术介绍

[0002]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高压釜是反应釜的一种指在高压下操作的一种反应器,根据工艺要求,有带搅拌器和不带搅拌器两种高压釜,前者结构同搅拌设备。
[0003]高压釜的反应多为气液反应,在带有搅拌器的高压釜内部,气体由液体下方进入反应釜,并逐步上升气相与釜内液相介质鼓泡接触,进行反应,气相与液相的相对接触面积是影响反应釜内部的有效反应时长的主要因素。
[0004]在现有的搅拌器的轴杆为实心轴杆,气体进入釜内后,在上升过程中未来得及参与反应的气体将停留在釜内上部的气相空间与液相介质只能在气液交界处再次进行反应,因此气液的相对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反应速度慢,进而使得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时长较久;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高压釜自吸轴。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气相与液相相对接触面积较小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压釜自吸轴。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高压釜自吸轴,包括空心轴杆;所述空心轴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的内部和空心轴杆的内径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腔的内壁之间开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的数量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孔沿空心轴杆的外壁圆周方向呈阵列设置,所述空心轴杆的另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圆环,所述第一安装圆环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搅拌桨叶。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桨叶的桨叶下方安装有搅拌桨排气口,所述搅拌桨排气口的相邻一端之间贯通连接有通气圆环,所述通气圆环和第一搅拌桨叶的下方相互固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圆环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进气口贯穿至空心轴杆的内部,所述抽气泵的出气口贯穿至通气圆环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进气腔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轴杆圆板,所述轴杆圆板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轴杆安装槽。
[0010]优选的,所述空心轴杆的另一端抽气泵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封堵圆板,所述封堵圆板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轴杆安装槽。
[0011]优选的,所述空心轴杆的外壁靠近中心处固定焊接有第二安装圆环,所述第二安装圆环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搅拌桨叶。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0013]1.本技术通过空心轴杆取代实心轴杆的,使得装置内部能通过抽气泵位于上方的气相抽取并通过位于装置内部下方的搅拌桨排气口排出,而搅拌桨排气口本身被液相淹没,这使得气相能往复的通过抽气泵逐步上升与釜内液相鼓泡接触,进而相对增加气相介质和液相介质之间的相对接触面积,达到提高反应效率的目的,降低反应釜内的相对反应时长,提高装置实用性;
[0014]2.本技术通过在空心轴杆外设置第一搅拌桨叶和第二搅拌桨叶,使得釜内液体处于不稳定的运动状态,在降低鼓泡上升速度的同时也能使鼓泡的数量变多,使得气相介质和液相介质之间的相对接触面积被不断增加,配合提高反应釜内部的反应效率,进而增加装置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实施例一的空心轴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实施例一的第一搅拌桨叶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实施例一的进气腔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空心轴杆;11、进气腔;12、进气孔;13、第一安装圆环;2、第一搅拌桨叶;21、搅拌桨排气口;3、通气圆环;4、抽气泵;5、轴杆圆板;51、第一轴杆安装槽;6、封堵圆板;61、第二轴杆安装槽;14、第二安装圆环;7、第二搅拌桨叶;52、圆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一种高压釜自吸轴,包括空心轴杆1;所述空心轴杆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腔11,所述进气腔11的内部和空心轴杆1的内径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腔11的内壁之间开设有进气孔12,所述进气孔12的数量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孔12沿空心轴杆1的外壁圆周方向呈阵列设置,所述空心轴杆1的另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圆环13,所述第一安装圆环13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搅拌桨叶2;
[0025]工作时,进气腔11被设置在空心轴杆1的一端,使得在空心轴杆1被安装后进气腔11能位于液相介质的上方,并能与液相介质存在一定的间距是进行气相介质抽取的主要结构,进气腔11通过进气孔12进行液相的抽取,第一安装圆环13对第一搅拌桨叶2进行安装,第一搅拌桨叶2是装置中进行液相介质搅拌的主要结构之一。
[0026]所述第一搅拌桨叶2的桨叶下方安装有搅拌桨排气口21,所述搅拌桨排气口21的相邻一端之间贯通连接有通气圆环3,所述通气圆环3和第一搅拌桨叶2叶的下方相互固定;
[0027]工作时,第一搅拌桨叶2对搅拌桨排气口21进行安装,被抽取的气相介质能从搅拌桨排气口21排出,通气圆环3被固定在第一搅拌桨叶2的下方,通过通气圆环3能将不同的搅拌桨排气口21相连通,使得从空心轴杆1抽出的气相经过通气圆环3的中转能从不同方位的搅拌桨排气口21排出,配合增加液泡分散的相对面积。
[0028]所述第一安装圆环13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抽气泵4,所述抽气泵4的进气口贯穿至空心轴杆1的内部,所述抽气泵4的出气口贯穿至通气圆环3的内部;
[0029]工作时,抽气泵4作为中转气相的动力结构能分别通过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与空心轴杆1和通气圆环3的连通,为气相的中转提供动力。
[0030]所述进气腔11的上方通过螺栓安装有轴杆圆板5,所述轴杆圆板5的顶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一轴杆安装槽51;
[0031]工作时,轴杆圆板5对进气腔11的上方进行封堵,轴杆圆板5能通过第一轴杆安装槽51与反应釜内部的其他结构相连接,实现对空心轴杆1的固定作用。
[0032]所述空心轴杆1的另一端抽气泵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封堵圆板6,所述封堵圆板6的底部中心处开设有第二轴杆安装槽61;
[0033]工作时,封堵圆板6对空心轴杆1的一端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釜自吸轴,包括空心轴杆(1);所述空心轴杆(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气腔(11),所述进气腔(11)的内部和空心轴杆(1)的内径之间相互连通,所述进气腔(11)的内壁之间开设有进气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12)的数量共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进气孔(12)沿空心轴杆(1)的外壁圆周方向呈阵列设置,所述空心轴杆(1)的另一端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圆环(13),所述第一安装圆环(13)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一搅拌桨叶(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釜自吸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桨叶(2)的桨叶下方安装有搅拌桨排气口(21),所述搅拌桨排气口(21)的相邻一端之间贯通连接有通气圆环(3),所述通气圆环(3)和第一搅拌桨叶(2)叶的下方相互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釜自吸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志方王怀鑫廖相和郑兴锋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仁康达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