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48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窑式焚烧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二次焚烧炉、翻转焚烧炉、控制面板和供氧舱,且翻转焚烧炉和供氧舱的数量皆为两个,所述翻转焚烧炉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入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中转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入料机构,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物料通过入料通道进入入料中转箱的内部,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破碎轴对物料进行破碎,从而避免出现入料堵塞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焚烧效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比专利在下料斗处未曾设置防堵机构,不仅容易影响下料速率,还增加了下料管堵塞的风险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用性强。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回转窑式焚烧炉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

技术介绍

[0002]公开号为CN216079822U的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包括回转窑式焚烧炉本体,在回转窑式焚烧炉本体中央二次焚烧炉的内部靠近上方设有顶部喷头,二次焚烧炉的内部两侧侧壁对称设有下料坡道,二次焚烧炉外壁的衔接头内设有翻转焚烧炉,翻转焚烧炉的内壁均匀设有燃烧喷嘴,翻转焚烧炉内部靠近两端端头的翻转滚筒配合安装支架上设有焚烧翻转滚筒,翻转焚烧炉的一端端头处设有下料斗,翻转焚烧炉的下方设有下料斗安装支架,下料斗安装支架底部的供氧仓与翻转焚烧炉、二次焚烧炉之间设有导气管。上述专利采用双向同步依次焚烧,再送入二次焚烧炉进一步彻底焚烧,大大提高了回转窑式焚烧炉的处理速度,提高焚烧的效率,但是上述专利在下料斗处未曾设置防堵机构,不仅容易影响下料速率,还增加了下料管堵塞的风险。基于上述,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二次焚烧炉、翻转焚烧炉、控制面板和供氧舱,且翻转焚烧炉和供氧舱的数量皆为两个,所述翻转焚烧炉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入料机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入料中转箱,所述翻转焚烧炉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连接有入料中转箱,所述入料中转箱的顶端皆连接有入料通道,所述入料中转箱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轴,且破碎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入料中转箱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机皆分别带动两个所述破碎轴进行转动,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物料通过入料通道进入入料中转箱的内部,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破碎轴对物料进行破碎,从而避免出现入料堵塞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焚烧效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比专利在下料斗处未曾设置防堵机构,不仅容易影响下料速率,还增加了下料管堵塞的风险的问题,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0005]进一步的,所述二次焚烧炉的顶端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所述尾气处理机构包括尾气进入通道,所述二次焚烧炉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尾气进入通道,所述尾气进入通道的末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箱,所述尾气处理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箱,所述尾气处理箱的内部可拆卸安装有过滤层,所述尾气处理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喷头,且旋转喷头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尾气处理箱的顶端连接有排污口,所述尾气处理箱的底端通过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离心风机,且离心风机通过管道与尾气处理箱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末端设置有尾气排出管,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离心风机和尾气进入通道将二次焚
烧炉内废气抽送至尾气处理箱内部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旋转喷头对废气进行除尘,再通过过滤层将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吸附,最终通过尾气排出管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尾气处理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本装置对环境的污染。
[0006]进一步的,所述入料通道的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密封防尘板,增加了入料机构的密封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入料中转箱底端的形状为倾斜状,所述入料中转箱底端倾斜面的外部设置有震动电机,提高了入料的效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箱的正面设置观察窗,且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处理箱的内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击打轴,且击打轴的外表面均匀固定安装有击打板,所述尾气处理箱的正面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可驱动击打轴进行转动。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设有入料机构,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物料通过入料通道进入入料中转箱的内部,利用第一电机驱动破碎轴对物料进行破碎,从而避免出现入料堵塞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焚烧效率,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对比专利在下料斗处未曾设置防堵机构,不仅容易影响下料速率,还增加了下料管堵塞的风险的问题,且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0012]2.本技术通过设有尾气处理机构,采用这种设计带来了在实际使用中,通过离心风机和尾气进入通道将二次焚烧炉内废气抽送至尾气处理箱内部进行处理,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通过旋转喷头对废气进行除尘,再通过过滤层将废气中有害物质进行过滤吸附,最终通过尾气排出管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尾气处理机构的设置,能够减少本装置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入料机构结构正视局部剖面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尾气处理机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为:100、装置主体;110、二次焚烧炉;111、翻转焚烧炉;112、控制面板;113、供氧舱;200、入料机构;210、入料中转箱;211、入料通道;212、破碎轴;213、第一电机;214、密封防尘板;215、震动电机;300、尾气处理机构;310、尾气处理箱;311、尾气进入通道;312、水箱;313、旋转喷头;314、离心风机;315、尾气排出管;316、排污口;317、过滤层;318、击打轴;319、第二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的形态只不过是例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并不限定于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结构,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
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
[0020]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包括装置主体100,装置主体100包括二次焚烧炉110、翻转焚烧炉111、控制面板112和供氧舱113,且翻转焚烧炉111和供氧舱113的数量皆为两个,翻转焚烧炉1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入料机构200,入料机构200包括入料中转箱210,翻转焚烧炉1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连接有入料中转箱210,入料中转箱210的顶端皆连接有入料通道211,入料中转箱210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轴212,且破碎轴212的数量为两个,入料中转箱210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213,且两个第一电机213皆分别带动两个破碎轴212进行转动,入料通道211的内部通过转轴安装有密封防尘板214,入料中转箱210底端的形状为倾斜状,入料中转箱210底端倾斜面的外部设置有震动电机215。
[0021]在实际使用中,物料通过入料通道211进入入料中转箱210的内部,利用第一电机213驱动破碎轴212对物料进行破碎,从而避免出现入料堵塞现象,从而保证了本装置的焚烧效率。
[0022]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包括装置主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00)包括二次焚烧炉(110)、翻转焚烧炉(111)、控制面板(112)和供氧舱(113),且翻转焚烧炉(111)和供氧舱(113)的数量皆为两个,所述翻转焚烧炉(1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设置有入料机构(200),所述入料机构(200)包括入料中转箱(210),所述翻转焚烧炉(11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连接有入料中转箱(210),所述入料中转箱(210)的顶端皆连接有入料通道(211),所述入料中转箱(210)的内部设置有破碎轴(212),且破碎轴(21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入料中转箱(210)的正面设置有两个第一电机(213),且两个所述第一电机(213)皆分别带动两个所述破碎轴(212)进行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回转窑式焚烧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焚烧炉(110)的顶端设置有尾气处理机构(300),所述尾气处理机构(300)包括尾气进入通道(311),所述二次焚烧炉(1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尾气进入通道(311),所述尾气进入通道(311)的末端连接有尾气处理箱(310),所述尾气处理箱(3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水箱(312),所述尾气处理箱(310)的内部可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云涛马清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伊特环保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