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5430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由输入影响域分析、变更数据状态追踪、电缆差异分析三大核心功能组成;其中,1)输入影响域分析:通过接口数据的输入,和当前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2)变更数据状态追踪:差异数据录入当前设计数据后,根据变更差异分析结果,对连接器或其接点进行“增”、“删”、“改”标记。3)电缆差异分析:设计数据在接收变更之后,再通过连接关系修改,将会对原有电缆进行更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变更数据和电缆数据形成关联,无需再手动修改变更数据;通过影响域分析和变更数据追踪管理,可以分批次逐项进行变更并记录变更状态;通过电缆差异分析,可以精准定位需要修改的电缆数据,生成电缆变更数据记录,便于电缆下厂的变更管理。便于电缆下厂的变更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电气系统工程中信息化工具
,特别涉及一种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天器的电气设计是属于多系统协同设计,由总体负责协调各分系统的接口,最终以电缆网的形式交付总装生产和装配。随着近年来航天器在系统功能性上愈趋复杂,直接导致电缆数量和复杂度增加,间接导致设计变更更加频繁,这一点在新型号的研制上尤为突出。而现有设计平台虽然可以对各分系统的接口数据、以及电缆设计数据进行有效管理,但却无法将接口数据和电缆数据进行关联追踪和分析,这部分工作完全需要手动完成。目前在设计变更阶段,系统的变更信息以变更单形式交由电缆网设计师,通过人工方式对变更项进行分析,定位所涉及的电连接器和其所在电缆进行调整,由于变更是由各个分系统提起,所以对于已经形成的电缆网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变动较大则会难以追踪,存在不小的难度,也难以控制电缆修改过程的完整和准确。
[0003]所以,完全依赖人工分析变更的方式过于依赖设计师对系统及电缆网的熟悉程度,由于无法对设计变更数据进行管理和应用,无法快速准确定位到受到影响的电缆,已经严重制约了电缆网设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首要目地是提供一种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接口输入数据的变更管理和分析、实现接口数据和电缆数据的关联,达到设计变更自动标识与追踪、电缆影响域自动分析的目的。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实现简便,能够低成本地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输入影响域分析、变更数据状态追踪、电缆差异分析三大核心功能组成;
[0008]1)输入影响域分析:通过接口数据的输入,和当前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输入接口数据在当前设计数据中不存在则为新建;当前设计数据不存在于输入接口数据则为删除;匹配成功而接点电气参数变化则为变更。分析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并标记为不同颜色。
[0009]变更项可以选择后逐项更新到当前设计数据中,并保存更新状态,分批次完成更新。
[0010]2)变更数据状态追踪:差异数据录入当前设计数据后,根据变更差异分析结果,对连接器或其接点进行“增”、“删”、“改”标记。并可以通过对标记进行过滤和筛选,进行快速定位和操作。
[0011]3)电缆差异分析:设计数据在接收变更之后,再通过连接关系修改,将会对原有电缆进行更新。此时可与上版本电缆数据进行影响域分析,系统将自动识别新增的电缆、删除的电缆、新增的电缆分支、删除的电缆分支、变更的电缆分支(连接器不变、接线变化)。变更前后电缆均以可视化形式呈现,并提供关联导航。
[0012]进一步,航天器分系统接口数据分为遥测信号、遥控信号、连接拓扑和系统接点四部分数据,软件在后台数据库建立对应表单,字段格式参照系统接口定义,用以保存接口数据。在输入外部EXCEL表单或者IDS表单后,如果是首次创建则全部自动导入设计数据库,不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设计数据库已经存在数据则对输入的四类数据分别进行影响域分析。其中遥测信号和遥控信号根据“信号编号”作为唯一性键值、连接拓扑以“设备代号”和“连接器代号”合并作为唯一性键值、系统接点表是以“设备代号”、“连接器代号”和“接点号”合并作为唯一键值进行匹配分析。根据唯一键值进行双向分析,当输入接口数据在当前设计数据中不存在则标识为“新建”;当前设计数据不存在于输入接口数据则标识为“删除”;匹配成功但参数不同则标识为“变更”。分析结果以连接器作为区块在界面中以列表形式呈现,并标记为不同颜色。
[0013]进一步,在所有变更数据更新完成后,电缆会发生改变,将自动对电缆和其分支进行分析,并以可视化形式展现。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通过变更数据和电缆数据形成关联,无需再手动修改变更数据;
[0016]2)通过影响域分析和变更数据追踪管理,可以分批次逐项进行变更并记录变更状态,同时还可以在电缆设计数据中进行变更标识,避免差错和遗漏;
[0017]3)通过电缆差异分析,可以精准定位需要修改的电缆数据,生成电缆变更数据记录,便于电缆下厂的变更管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输入影响域分析功能界面。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变更数据状态追踪界面。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电缆差异分析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2]图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实现的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由输入影响域分析、变更数据状态追踪、电缆差异分析三大核心功能组成;
[0023]1)输入影响域分析:航天器分系统接口数据分为遥测信号、遥控信号、连接拓扑和系统接点四部分数据,软件在后台数据库建立对应表单,字段格式参照系统接口定义,用以保存接口数据。在输入外部EXCEL表单或者IDS表单后,如果是首次创建则全部自动导入设计数据库,不进行对比分析;如果设计数据库已经存在数据则对输入的四类数据分别进行影响域分析。其中遥测信号和遥控信号根据“信号编号”作为唯一性键值、连接拓扑以“设备
代号”和“连接器代号”合并作为唯一性键值、系统接点表是以“设备代号”、“连接器代号”和“接点号”合并作为唯一键值进行匹配分析。根据唯一键值进行双向分析,当输入接口数据在当前设计数据中不存在则标识为“新建”;当前设计数据不存在于输入接口数据则标识为“删除”;匹配成功但参数不同则标识为“变更”。分析结果以连接器作为区块在界面中以列表形式呈现,并标记为不同颜色,其中新增为绿色、删除为红色、变更分为原始数据和变更数据两行,并在对应变更数据标记黄色,如图1所示。
[0024]变更内容可以分批或全部选择后更新到当前设计数据中,当更新完一批之后软件自动保存更新状态,在下次打开时可以继续更新剩余数据。
[0025]2)变更数据状态追踪:在完成变更数据导入后,软件根据变更差异分析结果,对连接器数据或其接点数据进行标记。如图2所示,其中新增连接器在设备显示栏1中标识为“新增”、新增接点则在设备显示栏1中标识为“变更”,同时在接点显示栏3中标识为“新增”、删除接点则在设备显示栏1中标识为“变更”、变更接点则在接点显示栏3中标识为“变更”、删除连接器由于数据在新版本中不存在,不予提示,可通过电缆差异分析获取对应分支的删除信息。设备显示栏1和接点显示栏3均可以进行过滤和筛选2,进行快速定位和操作。
[0026]3)电缆差异分析:在电缆设计完成后,软件通过签入的方式锁定所有涉及数据。在发生涉及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输入影响域分析、变更数据状态追踪、电缆差异分析三大核心功能组成;1)输入影响域分析:通过接口数据的输入,和当前设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输入接口数据在当前设计数据中不存在则为新建;当前设计数据不存在于输入接口数据则为删除;匹配成功而接点电气参数变化则为变更;变更项可以选择后逐项更新到当前设计数据中,并保存更新状态,分批次完成更新;2)变更数据状态追踪:差异数据录入当前设计数据后,根据变更差异分析结果,对连接器或其接点进行“增”、“删”、“改”标记,并可以通过对标记进行过滤和筛选,进行快速定位和操作;3)电缆差异分析:设计数据在接收变更之后,再通过连接关系修改,将会对原有电缆进行更新,并提供关联导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系统变更对电缆影响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航天器分系统接口数据分为遥测信号、遥控信号、连接拓扑和系统接点四部分数据,软件在后台数据库建立对应表单,字段格式参照系统接口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垚陈辉王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双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