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41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地面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包括顶部固定装置、底部固定装置和大底板,顶部固定装置整体覆盖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顶部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顶部铆接,底部固定装置设在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底部两侧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整体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两侧铆接,顶部固定装置和底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大底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上下多个面贴合铆接的方式来固定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不仅真实模拟了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装配边界条件及加载工况,还保证了加载过程中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各个面受力均匀,其加载稳定,受力均衡,结构协调,试验数据精确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地面试验
,涉及一种直升机机身结构的固定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缓冲装置是某型直升机上的关键液压部件,在直升机的着陆和滑行中要承受很大的载荷。直升机每次飞行都经历着从起飞到着陆的周期性交变载荷作用的过程。同时,缓冲装置安装固定在机身上,载荷通过缓冲装置传递至机身连接段,此连接段一般为多个薄壁板通过铆接形成不规则结构,受力及传载复杂,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直升机强度以及飞行安全。因此在疲劳试验时需要模拟起飞到着陆时的受力状态,对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进行整体固定,并对其施加垂向载荷、航向载荷及侧向载荷。
[0003]目前的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这一块基本没有做过试验,而采用常规的固定装置从理论上无法实现对其的固定,原因是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是不规则结构,这导致采用常规的固定结构的话,由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是由多个薄壁板组成的,单个部位的承力能力较差,将使得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从固定点开始发生形变,对载荷试验的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根据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结构和载荷特点,提供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实现对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固定和加载。装置加载稳定,受力均衡,结构协调,测试数据可靠。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包括顶部固定装置、底部固定装置和大底板,顶部固定装置整体覆盖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顶部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顶部铆接,底部固定装置设在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底部两侧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整体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两侧铆接,顶部固定装置和底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大底板上。
[0007]进一步的,顶部固定装置包括U型顶板,U型顶板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顶部的U形面重叠铆接。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叉耳接头、直板、焊接支架,两个焊接支架为支架结构对称固定在大底板上方,两个焊接支架的内侧均设有直板,两个叉耳接头的一端分别固定U型顶板的左右两侧,两个叉耳接头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直板上。
[0009]进一步的,直板上具有上下布局的腰型槽,叉耳接头通过螺栓螺母可上下移动再固定地连接在直板的腰型槽上。
[0010]进一步的,底部固定装置具体为两个对称的直角板,直角板为截面为L型的长条结构,直角板的底部固定在大底板上,直角板的两个内侧面具有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
配合的接口面。
[0011]进一步的,直角板的竖边内侧面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两侧伸出的安装边贴合铆接。
[0012]进一步的,直角板的竖边内侧面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两侧伸出的安装边配合的部分凹陷。
[0013]进一步的,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伸出的安装边放置在直角板的上表面上,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伸出的安装边与直角板的上表面贴合铆接。
[0014]进一步的,直角板上表面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底部伸出的安装边配合的部分凹陷。
[0015]进一步的,大底板中心具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四个角分别为两个直角板的四个内侧顶点。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上下多个面贴合铆接的方式来固定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不仅真实模拟了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装配边界条件及加载工况,还保证了加载过程中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的各个面受力均匀,不会导致其薄壁件单个的损坏。
[0018]2、本专利技术对某型机缓冲装置及其连接进行了疲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下施加加载力,其加载稳定,受力均衡,结构协调,试验数据精确可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固定装置示意简图,省略部分与本图部分对称,并省略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自身的结构特征。
[0020]其中,1—大底板,2—连接直角板,3—U型顶板,4—叉耳接头,5—直板,6—焊接支架,A—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包括顶部固定装置、底部固定装置和大底板1,顶部固定装置整体覆盖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的顶部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顶部铆接,底部固定装置设在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的底部两侧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整体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两侧铆接,顶部固定装置和底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大底板1上。
[0023]顶部固定装置包括U型顶板3,U型顶板3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顶部的U形面重叠铆接。
[0024]还包括叉耳接头4、直板5、焊接支架6,两个焊接支架6为支架结构对称固定在大底板1上方,两个焊接支架6的内侧均设有直板5,两个叉耳接头4的一端分别固定U型顶板3的左右两侧,两个叉耳接头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直板5上。
[0025]直板5上具有上下布局的腰型槽,叉耳接头4通过螺栓螺母可上下移动再固定地连接在直板5的腰型槽上。
[0026]底部固定装置具体为两个对称的直角板2,直角板2为截面为L型的长条结构,直角板2的底部固定在大底板1上,直角板2的两个内侧面具有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配合的接口面。
[0027]直角板2的竖边内侧面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两侧伸出的安装边贴合铆接。
[0028]直角板2的竖边内侧面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两侧伸出的安装边配合的部分凹陷。
[0029]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伸出的安装边放置在直角板2的上表面上,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伸出的安装边与直角板2的上表面贴合铆接。
[0030]直角板2上表面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伸出的安装边配合的部分凹陷。
[0031]大底板1中心具有矩形通孔,矩形通孔的四个角分别为两个直角板2的四个内侧顶点。
[003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用于缓冲装置及其连接疲劳试验。包括:大底板1、连接直角板2、U型顶板3、叉耳接头4、直板5、焊接支架6及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对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进行固定并施加载荷为装置所需实现的功能。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为为多个薄壁板通过铆接形成的不规则结构,对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的伸出面分别进行固定连接。
[0034]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的上端伸出面通过U型顶板3进行固定,U型顶板3为薄壁板,沿U型方向开设预制孔,通过预制孔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固定装置、底部固定装置和大底板(1),顶部固定装置整体覆盖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的顶部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顶部铆接,底部固定装置设在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的底部两侧并通过间隔分布的铆接孔整体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底部两侧铆接,顶部固定装置和底部固定装置固定安装在大底板(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顶部固定装置包括U型顶板(3),U型顶板(3)与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A)顶部的U形面重叠铆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叉耳接头(4)、直板(5)、焊接支架(6),两个焊接支架(6)为支架结构对称固定在大底板(1)上方,两个焊接支架(6)的内侧均设有直板(5),两个叉耳接头(4)的一端分别固定U型顶板(3)的左右两侧,两个叉耳接头(4)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直板(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缓冲装置机身连接段固定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直板(5)上具有上下布局的腰型槽,叉耳接头(4)通过螺栓螺母可上下移动再固定地连接在直板(5)的腰型槽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艳罗伟张丽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