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536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破乳剂包括破乳剂主剂、破乳剂辅剂和阳离子化合物,破乳剂主剂:破乳剂辅剂:阳离子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4:1~4:1;所述破乳剂主剂由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在芳烃溶剂中采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反应得到;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芳烃溶剂的质量比为1~5:1:2~6;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占多胺类聚醚和酚醛胺型油头总质量的1.5~3.0%;所述破乳剂辅剂选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聚醚破乳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破乳剂在稠油油品中脱水速度快,终脱水量大、脱水水质好,具有消除油水界面乳化液、调整油水界面的效果。水界面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涉及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油田开展过程中,由于天然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以及在三次采油开发过程中的添加剂、表面活性剂等的引入,原油乳化液乳化程度增强、破乳难度加大。原油破乳剂是在原油生产、集输和炼化中重要的化学药剂,主要作用是配合现场工艺设备实现原油油水分离的目的,破除原油中的乳化液,处理后的原油满足原油含水指标。在众多实现原油油水分离的方法中,添加原油破乳剂是常用的经济有效的方法。
[0003]目前破乳剂的类型从改性手段来分主要有油溶性异氰酸酯交联破乳剂、油溶性丙烯酸酯化共聚型破乳剂、水溶性环氧氯丙烷交联破乳剂等。不同类型的破乳剂拥有不同的油水分离特点,其中异氰酸酯交联破乳剂在稠油油品中脱水速度快、终脱水量大。丙烯酸酯化共聚型破乳剂在中质油品中脱水能力强、终脱水能力好。环氧氯丙烷交联破乳剂在中重质油品中脱水速度快。在高沥青质、高胶质的稠油油品中,油水界面处乳化液的存在导致油水分离不彻底,导致原油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不稳定,很难达到处理后原油含水指标。另外,不同类型的破乳剂针对特定油品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在油品组成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的油田,单一类型的破乳剂很难达到处理效果。常规破乳剂很难在处理脱水速度、油水界面状态、脱水水质等方面均能满足油水分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包括破乳剂主剂、破乳剂辅剂和阳离子化合物,破乳剂主剂:破乳剂辅剂:阳离子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4:1~4:1;
[0007]所述破乳剂主剂由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在芳烃溶剂中采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反应得到;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芳烃溶剂的质量比为1~5:1:2~6;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占多胺类聚醚和酚醛胺型油头总质量的1.5~3.0%;
[0008]所述破乳剂辅剂选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聚醚破乳剂;
[0009]所述阳离子化合物选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浓度为40%~50%。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多胺类聚醚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或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共聚物。
[0011]更进一步的,起始剂和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59~199,环氧乙烷占聚醚质量的15
~40%。
[0012]进一步的,所述酚醛胺型油头为起始剂酚醛胺树脂与环氧丙烷共聚物。
[0013]更进一步的,酚醛胺树脂和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19~99。
[0014]进一步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选用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0015]进一步的,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以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芳烃溶液的形式加入,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芳烃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0%。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17]一种上述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S1.制备破乳剂主剂:将规定量的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和芳烃溶剂加入反应釜,氮气置换,在90~100℃下,滴加异氰酸酯类交联剂,30~60分钟滴加完成,继续反应1~2小时,降温到40℃以下出料;
[0019]S2.制备破乳剂辅剂:将酚醛胺型聚醚与顺丁烯二酸酐开展单酯化反应,加入小分子双键化合物,再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得顺丁烯二酸酐改性聚醚破乳剂;
[0020]S3.将步骤S1制得的破乳剂剂主剂、步骤S2制得的破乳剂辅剂和阳离子化合物混合均匀,得到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
[0021]进一步的,步骤S2中,顺丁烯二酸酐改性聚醚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0022]a.将酚醛胺聚醚与顺丁烯二酸酐在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单酯化反应;所述酚醛胺聚醚与顺丁烯二酸酐的质量比为7.5~15:1;对甲苯磺酸的质量为酚醛胺聚醚与顺丁烯二酸酐总质量的0.5~2%;反应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2.5~4h;
[0023]b.加入溶剂、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单体,所述不饱和双键化合物单体、溶剂的加入量分别为含双键结构聚醚质量的2~10%、70~120%;
[0024]c.滴加引发剂,引发剂的加入量为双键结构聚醚和不饱和双键化合物总质量的0.5%

2.0%;在75~90℃下进行自由基共聚反应3~4h,对反应产物降温,得到破乳剂辅剂。
[0025]更进一步的,所述酚醛胺聚醚为酚醛胺树脂、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共聚物,酚醛胺树脂与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39~129,环氧乙烷占聚醚总量的12.5%~25%;所述溶剂为芳烃溶剂;所述不饱和双键化合物为丙烯酸、丙烯酸甲酯或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
[0026]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本专利技术的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具有在稠油油品中脱水速度快,终脱水量大、脱水水质好的优点,且能够有效消除油水界面乳化液、调整油水界面。本申请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较低,使用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9]制备例1
[0030]在高温高压合成釜中加入起始剂(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多乙烯多胺或酚醛胺树脂中的一个)和催化剂氢氧化钾,升温到90℃抽真空脱水除氧20分钟,升温至130℃开始
进环氧丙烷,控制反应温度140℃
±
5℃,控制反应压力≤0.4MPa;反应完成后再与环氧乙烷反应,控制反应温度130℃
±
5℃,反应压力≤0.4MPa,完全反应后合成聚醚或者聚醚油头。聚醚具体组成如下:
[0031][0032][0033]实施例1
[0034]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1)制备破乳剂主剂:将多胺类聚醚(AP

1)50g、酚醛胺型油头(FP

1)10g和SA

1500芳烃溶剂50g加入反应釜,氮气置换,升温到90℃,滴加甲苯二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的芳烃溶液(1.8g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溶解于10g重芳烃中),60分钟滴加完成,继续反应1小时,降温到40℃以下出料,得到破乳剂主剂A

1;
[0036]2)制备破乳剂辅剂:首先将酚醛胺聚醚(FP

4)50g与顺丁烯二酸酐6.67g在0.08g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单酯化反应,反应温度为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破乳剂主剂、破乳剂辅剂和阳离子化合物,破乳剂主剂:破乳剂辅剂:阳离子化合物的质量比为2~4:1~4:1;所述破乳剂主剂由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在芳烃溶剂中采用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反应得到;多胺类聚醚:酚醛胺型油头:芳烃溶剂的质量比为1~5:1:2~6;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占多胺类聚醚和酚醛胺型油头总质量的1.5~3.0%;所述破乳剂辅剂选用顺丁烯二酸酐改性聚醚破乳剂;所述阳离子化合物选用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溶液浓度为4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胺类聚醚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或多乙烯多胺为起始剂的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起始剂和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59~199,环氧乙烷占聚醚质量的15~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酚醛胺型油头为起始剂酚醛胺树脂与环氧丙烷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酚醛胺树脂和环氧丙烷的质量比为1:19~9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异氰酸酯类交联剂选用甲苯二异氰酸酯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其特征在于:异氰酸酯类交联剂以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芳烃溶液的形式加入,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芳烃溶液的质量浓度为5~20%。8.一种权利要求1

7任一所述稠油油田用复配型破乳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破乳剂主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记涛李军程艳魏强李支文寇子敏唐熙明杜大委代红成邓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