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521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包括柔性振动器、工业四轴机械手、机械手抓取装置、视觉系统、中转缩紧装置和人机操作界面。人机操作界面,安装在移送线体前端,预先根据产品参数设置好所对应的产品编号,确定生产时进入人机操作界面,点击选择所需生产的产品编号,工业四轴机械手根据人机操作界面选定的产品编号,从柔性振动器的工作台面上抓取相应的弹性内卡,放置在中转缩紧装置上面,中转缩紧装置将弹性内卡缩紧到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从移送线体抓取工件,移动至中转缩紧装置上将弹性内卡对应位置,将弹性内卡装配在对应的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产品品质,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作业效率。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控制设备
,特别是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千斤顶内部弹性卡的安装主要采用人工方式,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弹性卡压缩放入产品内部。
[0003]人工装配的方式需要大量的装配人员,并且产品周转劳动强度比较大,人工装配产品的一致性比较差,人工控制弹性卡的缩紧易导致弹性卡变形失效,装配合格率不高。弹性卡堆积起来容易缠绕,人工处理比非常麻烦,并且现场更换不同的产品就需要采用不同的弹性卡,装配人员在更换产品时,配件容易混乱,并且多余的产品存放分类,也为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弹性卡的装配人员,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确保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能减少配件所占的场地面积的安装弹性内卡装置。
[0005]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包括柔性振动器、工业四轴机械手、机械手抓取装置、视觉系统、中转缩紧装置和人机操作界面;
[0006]所述人机操作界面,安装在移送线体前端,预先根据产品参数设置好所对应的产品编号,确定生产时进入人机操作界面,点击选择所需生产的产品编号;
[0007]所述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设置在移送线体一侧,对移送线体上的工件进行安装弹性内卡操作;所述工业四轴机械手根据人机操作界面选定的产品编号,从柔性振动器的工作台面上抓取相应的弹性内卡,放置在中转缩紧装置上面,中转缩紧装置将弹性内卡缩紧到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从移送线体抓取工件,移动至中转缩紧装置上将弹性内卡对应位置,将弹性内卡装配在对应的工件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人机操作界面采用工业触摸屏,预先根据产品规格表以及产品的装配工序设定好参数,当选定生产型号时,各工位自动的做出调整进行生产;
[0009]所述工业四轴机械手上的机械手抓取装置根据人机操作界面选定的规格型号,将弹性内卡放置到中转缩紧装置上,中转缩紧装置将弹性内卡缩紧至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抓取工件进行装配。
[0010]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振动器采用电动式振动,通过振动将配件按照特定的方向呈现出来,使机械手抓取装置进行有效的抓取;
[0011]设备通电后,人工将弹性内卡放入柔性振动器仓储位置,切换到自动状态,所述柔性振动器产生振动,根据柔震盘内的弹性内卡的数量进行判别供料,供料的条件由视觉系统和系统组合算法进行判别。
[0012]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抓取装置采用电磁吸取机构,更换产品时将人机操作界面
产品型号调出即能够直接工作。
[0013]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抓取装置包括取料装置和脱模推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固定于工业四轴机械手下端,用于吸取柔性振动器上的弹性内卡,将弹性内卡放至中转缩紧装置上,通过脱模推料装置将弹性卡推送至产品上。
[0014]进一步地,所述视觉系统安装在柔性振动器的上方,用于对柔性振动器内部配件状态的识别。
[0015]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缩紧装置放置在移送线体的前方,采用伺服电爪进行弹性内卡的缩紧功能,控制弹性卡缩紧的大小;
[0016]所述中转缩紧装置的上端安装弹性内卡的仿形工装,根据弹性内卡产生的塑形变形进行仿形,下端通过伺服电爪提供动力,根据不同的弹性内卡大小进行可控变距。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缩紧装置安装弹性内卡的具体方法为:所述脱模推料装置内部的脱模气缸与本体相互固定,脱模柱头与气缸相连,当弹性内卡产生一定量的塑形变形后,脱模推料装置移动至弹性内卡上方将弹性内卡包裹,到位后伺服电爪松开弹性内卡,弹性内卡复位自行内撑在脱模推料装置槽口内部,槽口内部深度≤0.3mm,工业四轴机械手的机械手抓取装置将弹性内卡移动至工件安装弹性内卡位置,脱模推料装置利用脱模气缸将弹性内卡推离脱模推料装置,到达指定安装工位。
[0018]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振动器根据人机操作界面选定的规格型号,作出相对应的振幅和频率的调整。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转缩紧装置采用伺服电爪通过人机操作界面参数的调整,自动转变成所需要的工作状态。
[002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在于:(1)全自动装配,减少了大量的人力;(2)通过在人机界面设定产品参数选型,可有效减少后续调机麻烦,节省了操作时间;(3)整体结构简化明了,优化了工厂产线布局;(4)确保产品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中转缩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机械手抓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6]结合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包括柔性振动器1、工业四轴机械手2、机械手抓取装置3、视觉系统4、中转缩紧装置5和人机操作界面6;
[0027]所述人机操作界面6,安装在移送线体前端,预先根据产品参数设置好所对应的产品编号,确定生产时进入人机操作界面6,点击选择所需生产的产品编号;
[0028]所述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设置在移送线体一侧,对移送线体上的工件进行安装弹性内卡操作;所述工业四轴机械手2根据人机操作界面6选定的产品编号,从柔性振动器1的工作台面上抓取相应的弹性内卡,放置在中转缩紧装置5上面,中转缩紧装置5将弹性
内卡缩紧到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3从移送线体抓取工件,移动至中转缩紧装置5上将弹性内卡对应位置,将弹性内卡装配在对应的工件上。
[0029]进一步地,所述人机操作界面6采用工业触摸屏,预先根据产品规格表以及产品的装配工序设定好参数,当选定生产型号时,各工位自动的做出调整进行生产;
[0030]所述工业四轴机械手2上的机械手抓取装置3根据人机操作界面6选定的规格型号,将弹性内卡放置到中转缩紧装置5上,中转缩紧装置5将弹性内卡缩紧至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3抓取工件进行装配。
[0031]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振动器1采用电动式振动,通过振动将配件按照特定的方向呈现出来,方便机械手抓取装置3进行有效的抓取;
[0032]设备通电后,人工将弹性内卡放入柔性振动器1仓储位置,切换到自动状态,所述柔性振动器1产生振动,根据柔震盘内的弹性内卡的数量进行判别供料,供料的条件由视觉系统4和系统组合算法进行判别。
[0033]进一步地,所述机械手抓取装置3采用电磁吸取机构,更换产品时将人机操作界面6产品型号调出即可直接工作。
[0034]进一步地,结合图4,所述机械手抓取装置3包括取料装置和脱模推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固定于工业四轴机械手2下端,用于吸取柔性振动器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振动器(1)、工业四轴机械手(2)、机械手抓取装置(3)、视觉系统(4)、中转缩紧装置(5)和人机操作界面(6);所述人机操作界面(6),安装在移送线体前端,预先根据产品参数设置好所对应的产品编号,确定生产时进入人机操作界面(6),点击选择所需生产的产品编号;所述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设置在移送线体一侧,对移送线体上的工件进行安装弹性内卡操作;所述工业四轴机械手(2)根据人机操作界面(6)选定的产品编号,从柔性振动器(1)的工作台面上抓取相应的弹性内卡,放置在中转缩紧装置(5)上面,中转缩紧装置(5)将弹性内卡缩紧到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3)从移送线体抓取工件,移动至中转缩紧装置(5)上将弹性内卡对应位置,将弹性内卡装配在对应的工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操作界面(6)采用工业触摸屏,预先根据产品规格表以及产品的装配工序设定好参数,当选定生产型号时,各工位自动的做出调整进行生产;所述工业四轴机械手(2)上的机械手抓取装置(3)根据人机操作界面(6)选定的规格型号,将弹性内卡放置到中转缩紧装置(5)上,中转缩紧装置(5)将弹性内卡缩紧至所需要的大小,然后再由机械手抓取装置(3)抓取工件进行装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振动器(1)采用电动式振动,通过振动将配件按照特定的方向呈现出来,使机械手抓取装置(3)进行有效的抓取;设备通电后,人工将弹性内卡放入柔性振动器(1)仓储位置,切换到自动状态,所述柔性振动器(1)产生振动,根据柔震盘内的弹性内卡的数量进行判别供料,供料的条件由视觉系统(4)和系统组合算法进行判别。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安装弹性内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抓取装置(3)采用电磁吸取机构,更换产品时将人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