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5180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包括: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低压力等级管网与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低压力等级管网通过互联互通模块连通成蒸汽整体管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配置有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蒸汽管网系统配置有第二联锁保护模块,蒸汽整体管网配置有第三联锁保护模块;第一蒸汽管网系统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联锁保护模块和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互不干扰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一套联锁控制逻辑实现双系统和单系统联锁快捷切换,互不干扰,满足蒸汽管网的本质安全和多工况保护。的本质安全和多工况保护。的本质安全和多工况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网互联互通
,尤其涉及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化工装置多采用蒸汽进行生产加热和动力驱动,蒸汽主要由锅炉或工艺装置富产热提供,一般按照不同压力等级建立多级蒸汽管网,满足工艺装置不同压力和温度要求。依据规模效应和能源综合利用优势,化工装置发展更趋大型化和一体化,总体表现为工艺流程长、系统复杂、运行工况多和关联度高的特点,这就带来全厂蒸汽管网平衡和事故联锁保护更为复杂。
[0003]目前蒸汽管网在事故状态下,只能通过联锁保护实现管网平衡,否则会引起管网大幅度波动造成锅炉或关键动力设备停车,甚至系统大面积停车,效益严重受损,也会带来安全和环保风险,危害性很大。
[0004]有鉴于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蒸汽管网联锁保护工艺,避免蒸汽管网大幅度波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两个单系统蒸汽管网通过互联互通模块形成蒸汽整体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按照蒸汽整体管网设计,双系统联锁保护逻辑按照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设置,作为双系统联锁保护的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作为单系统联锁保护的第一联锁保护模块和第二联锁保护模块互不干扰。
[0006]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包括:
[0008]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低压力等级管网与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低压力等级管网通过互联互通模块连通成蒸汽整体管网;
[0009]第一蒸汽管网系统配置有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蒸汽管网系统配置有第二联锁保护模块,蒸汽整体管网配置有第三联锁保护模块;
[0010]第一蒸汽管网系统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联锁保护模块和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互不干扰工作。
[0011]本专利技术中两个单系统蒸汽管网通过管道互联互通(互联互通模块)形成蒸汽管网双系统,双系统联锁工艺按照一个蒸汽管网(蒸汽整体管网)设计,双系统联锁逻辑按照一套联锁控制(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设置,双系统联锁保护(第三联锁保护模块)和单系统联锁保护(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联锁保护模块)互不干扰。
[0012]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蒸汽管网系统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具有四个压力等级,分别为高压蒸汽管网、中压蒸汽管网、低压蒸汽管网和低低压蒸汽管网,本专利技术将两个管网系统的高压蒸汽管网连通、将两个管网系统的低低压蒸汽管网系统连通,其目的是将两个系统涉及到
的高压蒸汽产汽设备和用汽设备进行组合,分析单个、多个以及组合多个设备事故跳车产生的联锁工艺超压或失压条件,形成双系统联锁条件。低低压蒸汽管网连通是为了平衡两个蒸汽管网系统的压力。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采用第三联锁保护模块将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联锁保护;
[0014]采用第一联锁保护模块将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中间压力等级管网和最低压力等级管网联锁保护;
[0015]采用第二联锁保护模块将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中间压力等级管网和最低压力等级管网联锁保护。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最高压力等级管网连通用汽设备和产汽设备;
[0017]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保护用汽设备跳车造成最高压力等级管网超压时压力平衡;
[0018]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保护产汽设备跳车造成最高压力等级管网失压时压力平衡。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用汽设备跳车时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联锁开启对应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次高压力等级管网之间的减温减压器;
[0020]用汽设备跳车时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联锁开启对应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次高压力等级管网之间的放空阀。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联锁保护模块根据跳车机组用汽量、管网容量以及管网高高压联锁值确定减温减压器的阀门开度。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产汽设备跳车时第三联锁保护模块按照产汽设备的跳车台数设置联锁,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优先联锁停用汽设备中发电机组。
[00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联锁保护模块的控制程序是通过交换机信号转化为逻辑条件编制而成的;
[0024]第三联锁保护模块通过控制程序的逻辑输出指令或接收信号实现减温减压器动作。
[00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联锁保护模块为第一蒸汽管网系统原有逻辑控制;
[0026]第二联锁保护模块为第二蒸汽管网系统原有逻辑控制;
[0027]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为针对最高压力等级管网在第一联锁保护模块逻辑控制和第二联锁保护模块逻辑控制基础上增加的联锁逻辑条件形成的逻辑控制。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为针对最高压力等级管网在第一联锁保护模块逻辑控制和第二联锁保护模块逻辑控制基础上增加的联锁逻辑条件形成的逻辑控制,包括:
[0029]增加的联锁逻辑条件形成的逻辑控制主要为产汽设备和用汽设备事故跳车,产汽设备包括6台锅炉,用汽设备包括2台发电机组和4台空分机组;
[0030]产汽设备事故跳车时,1台锅炉跳车、5台锅炉跳车和6台锅炉跳车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不触发联锁;2台锅炉跳车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触发联锁停发电机组;3台锅炉跳车和4台锅炉跳车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触发联锁停发电机组和空分机组;
[0031]用汽设备故障跳车时,发电机组跳车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触发联锁开启减温减压器和低低压蒸汽放空阀;空分机组跳车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触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或第二蒸汽
管网系统的减温减压器。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3]本专利技术的两个单系统蒸汽管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通过互联互通模块形成蒸汽整体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按照蒸汽整体管网设计,双系统联锁保护逻辑按照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设置,作为双系统联锁保护的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作为单系统联锁保护的第一联锁保护模块和第二联锁保护模块互不干扰。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原理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的联锁保护模块逻辑控制图示;
[0036]图中;1

第一蒸汽管网系统;2

第二蒸汽管网系统;3

高压蒸汽管道处互联互通模块;4

低低压蒸汽管道处互联互通模块;A1

1#发电机组;A2

2#发电机组;B1

1#空分机组;B2

2#空分机组;B3

3#空分机组;B4

4#空分机组;C1

1#2#发电机组事故减温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低压力等级管网与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低压力等级管网通过互联互通模块连通成蒸汽整体管网;第一蒸汽管网系统配置有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蒸汽管网系统配置有第二联锁保护模块,蒸汽整体管网配置有第三联锁保护模块;第一蒸汽管网系统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第一联锁保护模块、第二联锁保护模块和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互不干扰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第三联锁保护模块将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和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联锁保护;采用第一联锁保护模块将第一蒸汽管网系统的中间压力等级管网和最低压力等级管网联锁保护;采用第二联锁保护模块将第二蒸汽管网系统的中间压力等级管网和最低压力等级管网联锁保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最高压力等级管网连通用汽设备和产汽设备;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保护用汽设备跳车造成最高压力等级管网超压时压力平衡;第三联锁保护模块保护产汽设备跳车造成最高压力等级管网失压时压力平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用汽设备跳车时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联锁开启对应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次高压力等级管网之间的减温减压器;用汽设备跳车时第三联锁保护模块联锁开启对应蒸汽管网系统的最高压力等级管网与次高压力等级管网之间的放空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管网双系统联锁保护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联锁保护模块根据跳车机组用汽量、管网容量以及管网高高压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有才郗小明张泽龙吕春成郭振董海燕王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