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5156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包括针头外围壳和辅助组件,所述针头外围壳的内侧设置有隔层,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隔层的内侧,且辅助组件包括防水层、针头内壳和支撑主体,所述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针头内壳,且针头内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主体。该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通过针头外围壳、隔层和辅助组件有利于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物料的损坏率,从而提高物料的良品率,并且底座、防滑环、限位主体、硅胶件和三角块有利于防止空中的灰尘渗透到防水层的内侧,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胶水经过防水层,胶水与灰尘进行混合,同时针头外围壳能够对隔层和辅助组件进行防护,而隔层使得该装置具有缓冲结构,使得该装置不易断裂。断裂。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行业
,具体为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是一种便于他人对笔记本镜头镜片固定UV胶点胶作业的一种设备,其点胶针头即点胶注射器顶端可以任意装卸的金属针头,点胶针头的规格一般来说都比较小,且色系种类繁多,在选择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最适合的品种。
[0003]现有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在笔记本及内窥类迷你镜头生产完成后,操作人员会通过操作该装置对镜片进行点胶固定,而由于镜头尺寸较小,而点胶针头过大,会出现胶水溢到镜片光学有效面,从而影响成像效果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包括针头外围壳和辅助组件,所述针头外围壳的内侧设置有隔层,所述辅助组件设置于隔层的内侧,且辅助组件包括防水层、针头内壳和支撑主体,所述防水层的内部设置有针头内壳,且针头内壳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主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硅胶件,所述硅胶件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主体,且硅胶件与限位主体为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主体的前方设置有三角块,且限位主体与三角块为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主体的后方设置有底座,且限位主体与底座为一体化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外部设置有防滑环,且底座与防滑环为一体化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后方设置有限位块,且底座与限位块为粘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后方设置有硅胶吸盘,且限位块与硅胶吸盘为粘接。
[0012]本技术提供了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针头外围壳、隔层和辅助组件,有利于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物料的损坏率,从而提高物料的良品率,并且底座、防滑环、限位主体、硅胶件和三角块,有利于防止空中的灰尘渗透到防水层的内侧,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胶水经过防水层时,胶水与灰尘进行混合。
[0013]1、本技术通过针头外围壳、隔层和辅助组件的设置,操作人员在生产该装置时采用较大针头,通过专业设备把尖端圆形结构的针头外围壳、隔层和辅助组件改为椭圆形结构,这时改善前该装置针头宽度为零点二五,点胶区宽度为零点五,成品率为百分之七十,而改善后该装置针头宽度为零点一五,点胶区宽度为零点三,成品率为百分之九十六,使得该装置在不影响出胶速度的同时,从而减小该转载给点胶环形区域,并且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也能够避免了胶水溢到镜头光学成像面,有利于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物料的
损坏率,从而提高物料的良品率。
[0014]2、本技术通过底座、防滑环、限位主体、硅胶件和三角块的设置,操作人员先手握防滑环带动底座进行移动,直至限位主体前方的三角块与针头内壳内侧后端开设的椭圆形槽进行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继续手握防滑环带动底座往前移动,通过硅胶件本身的弹性功能,使得硅胶件能够带动限位主体与针头内壳的内侧进行卡合,然后操作人员再手握另外一个防滑环带动底座进行移动,直至限位主体前方的三角块与针头内壳内侧前端开设的椭圆形槽进行对齐,有利于防止空中的灰尘渗透到防水层的内侧,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胶水经过防水层时,胶水与灰尘进行混合。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的辅助组件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的底座与限位块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的限位块与硅胶吸盘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针头外围壳;2、隔层;3、辅助组件;301、防水层;302、针头内壳;303、支撑主体;4、底座;5、防滑环;6、限位主体;7、硅胶件;8、三角块;9、限位块;10、硅胶吸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

3所示,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包括针头外围壳1和辅助组件3,针头外围壳1的内侧设置有隔层2,辅助组件3设置于隔层2的内侧,且辅助组件3包括防水层301、针头内壳302和支撑主体303,防水层301的内部设置有针头内壳302,且针头内壳30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主体303,操作人员在生产该装置时采用较大针头,通过专业设备把尖端圆形结构的针头外围壳1、隔层2和辅助组件3改为椭圆形结构,这时改善前该装置针头宽度为零点二五,点胶区宽度为零点五,成品率为百分之七十,而改善后该装置针头宽度为零点一五,点胶区宽度为零点三,成品率为百分之九十六,使得该装置在不影响出胶速度的同时,从而减小该转载给点胶环形区域,并且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也能够避免了胶水溢到镜头光学成像面,有利于通过该装置能够有效降低物料的损坏率,从而提高物料的良品率,并且针头外围壳1能够对隔层2和辅助组件3进行防护,而隔层2使得该装置具有缓冲结构,使得该装置不易断裂,同时防水层301能够防止胶水内部的水分渗透到支撑主体303的内部,支撑主体303能够增加针头内壳302的硬度,防水层301的内侧设置有硅胶件7,硅胶件7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主体6,且硅胶件7与限位主体6为固定连接。
[0021]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限位主体6的前方设置有三角块8,且限位主体6与三角块8为固定连接,限位主体6的后方设置有底座4,且限位主体6与底座4为一体化连接,底座4的外部设置有防滑环5,且底座4与防滑环5为一体化连接,底座4的后方设置有限位块9,且底座4与限位块9为粘接,限位块9的后方设置有硅胶吸盘10,且限位块9与硅胶吸盘10为粘接,操作人员先手握防滑环5带动底座4进行移动,直至限位主体6前方的三角块8与针头内壳302内侧后端开设的椭圆形槽进行对齐,对齐之后操作人员继续手握防滑环5带动底座4往前移动,通过硅胶件7本身的弹性功能,使得硅胶件7能够带动限位主体6与针头内壳302的内侧进行卡合,然后操作人员再手握另外一个防滑环5带动底座4进行移动,直至限位主体6
前方的三角块8与针头内壳302内侧前端开设的椭圆形槽进行对齐,有利于防止空中的灰尘渗透到防水层301的内侧,避免操作人员在使用该装置时,胶水经过防水层301时,胶水与灰尘进行混合,并且三角块8便于辅助操作人员能够快速的通过硅胶件7能够带动限位主体6与针头内壳302的内侧进行卡合,同时硅胶吸盘10为硅胶材质所制作而成,而硅胶吸盘10下端开设的弧形槽,便于操作人员通过限位块9手握防滑环5带动底座4往下按压硅胶吸盘10与水进行吸力。
[0022]综上,该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在生产该装置时采用较大针头,把尖端圆形结构的针头外围壳1、隔层2和辅助组件3改为椭圆形结构,这时改善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包括针头外围壳(1)和辅助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外围壳(1)的内侧设置有隔层(2),所述辅助组件(3)设置于隔层(2)的内侧,且辅助组件(3)包括防水层(301)、针头内壳(302)和支撑主体(303),所述防水层(301)的内部设置有针头内壳(302),且针头内壳(30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主体(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层(301)的内侧设置有硅胶件(7),所述硅胶件(7)的内侧设置有限位主体(6),且硅胶件(7)与限位主体(6)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头UV胶点胶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主体(6)的前方设置有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瑞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华鑫智能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