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局部抗浮泄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96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局部抗浮泄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包括上下布置的集水井,集水井设置在基础土层的水压增高处,集水井的中部插设有与集水井的井壁间隔布置的泄水管,集水井的井壁与泄水管的管壁之间的间隔的下部设有粒状物填充层;位于粒状物填充层中的泄水管的管壁设有与泄水孔,泄水孔与泄水管的内腔连通且泄水孔的孔径小于粒状物填充层的粒状物的粒径,封堵层设置在粒状物填充层上,能够避免粒状物中的水流从泄水管的外侧上涌,集水井中的水通过泄水孔进入泄水管,并在水压的作用下上涌至排水管中,进而流入排水沟;避免了泄压过程中集水井中的水溢流至地下室地面。泄压过程中集水井中的水溢流至地下室地面。泄压过程中集水井中的水溢流至地下室地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局部抗浮泄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室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局部抗浮泄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下室混凝土垫层施工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情况造成地下水位临时升高时,会造成混凝土垫层下方的基础土层局部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地下水上涌,严重时会导致已施工的混凝土垫层上浮,以致混凝土垫层无法施工。
[0003]目前,为对地下室局部抗浮泄压,多在地下水位升高处增设孔洞,基础土层下的地下水从孔洞中溢出,溢出的水沿地下室的地面流至水沟排出,待水压下降且地下室地面上的积水流尽后,再对地下室垫层进行施工。由于水流溢出过程中地下室混凝土垫层无法同时施工,因此,现有的抗浮泄压方式会严重影响地下室的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在对地下室局部泄压时,水流从集水井中溢出至地下室地面,导致泄压过程中地下室混凝土垫层无法施工,严重影响地下室的施工工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包括上下布置的集水井,所述集水井设置在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布置的集水井(1),所述集水井(1)设置在基础土层(100)的水压增高处,所述集水井(1)的中部插设有与所述集水井(1)的井壁间隔布置的泄水管(2),所述集水井(1)与所述泄水管(2)之间的间隔中从下至上依次设有粒状物填充层(3)和用于阻挡所述粒状物填充层(3)中的水流上涌的封堵层(4);位于所述粒状物填充层(3)中的所述泄水管(2)的管壁设有连通所述泄水管(2)的内部与所述粒状物填充层(3)的泄水孔(21),且所述泄水孔(21)的孔径小于所述粒状物填充层(3)的粒状物的粒径,所述泄水管(2)的上部连接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远离所述泄水管(2)的一端与排水沟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2)为金属管,所述封堵层(4)包括混凝土层(41),所述泄水管(2)的外侧壁与所述混凝土层(41)接触的部位设有热熔性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层(41)包括布置在所述混凝土层(41)与所述粒状物填充层(3)之间的沙砾层(42),所述沙砾层(42)的沙砾粒径小于所述粒状物的粒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2)为不锈钢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抗浮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水管(2)的上端可拆连接有管接头(6),所述排水管(5)远离所述排水沟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管接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健吴本刚陈国良张晓冯珏娜雷雄武张惠群刘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机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