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6428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5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涉及抗浮装置领域,其包括套设在锚杆杆体张拉端的限位筒和用于将所述限位筒固定在锚杆杆体上的固定结构,所述限位筒的周壁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抵接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转动轴平行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设置,所述传力杆靠近所述限位筒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筒的周壁活动抵接、另一端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抵接。本申请具有改善浇筑锚杆杆体的混凝土未凝固导致锚杆杆体对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的效果。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的效果。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抗浮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工程的地下结构中常使用抗浮锚杆来抵抗地下岩土体中的地下水的浮力。
[0003]相关技术中,抗浮锚杆常包括锚杆杆体和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绞线位于建筑物底部基础表面且设置为网状,锚杆杆体底端插接固定在岩土体中,锚杆杆体位于建筑物底部基础上开设的插锚孔内,锚杆杆体顶部的张拉端与铺设在建筑物底部基础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钢丝固定。在抗浮锚杆安装完毕后,对插锚孔进行浇筑,增强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连接强度,预应力钢绞线通过锚杆杆体固定在岩土体上,最后对预应力钢绞线和锚杆本体进行浇筑,从而对建筑物底部基础底部的地下水浮力进行平衡。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锚杆杆体的张拉端需要预留空间便于对锚杆杆体与预应力钢铰线进行固定,由于锚杆杆体在插锚孔内浇筑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固定,在此期间,当建筑物底部基础受到的地下水的浮力较大时,由于此时插锚孔内浇筑的混凝土未凝固,故建筑物底部基础与锚杆杆体的连接强度弱,导致锚杆杆体对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浇筑锚杆杆体的混凝土未凝固导致锚杆杆体对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包括套设在锚杆杆体张拉端的限位筒和用于将所述限位筒固定在锚杆杆体上的固定结构,所述限位筒的周壁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抵接的传力杆,所述传力杆的转动轴平行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设置,所述传力杆靠近所述限位筒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筒的周壁活动抵接、另一端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抵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锚杆杆体插接固定在岩土体中并对插锚孔进行浇筑后,驱使限位筒从锚杆杆体的张拉端套在锚杆杆体上,并驱使限位筒沿锚杆杆体的长度方向朝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方向运动,直到传力杆一端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抵接,继续驱使限位筒运动,此时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推动传力杆转动至其另一端与限位筒周壁抵接,再通过固定结构将限位筒固定在锚杆杆体上。在传力杆、限位筒和固定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基础受到的浮力通过传力杆传递到限位筒上,提高了建筑物底部基础与锚杆杆体的连接强度,并使得限位筒带动锚杆杆体受力向下,锚杆杆体带动预应力钢绞线对建筑物底部基础受到的浮力进行平衡,从而提高建筑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改善了浇筑锚杆杆体的混凝土未凝固导致锚杆杆体对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
[0009]可选的,所述传力杆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筒周壁活动抵接的第一传力板和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抵接的第二传力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提高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连接效果时,传力杆通过第一传力板抵接在限位筒周壁上,通过第二传力板抵接在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上,提高了传力杆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接触面积,还提高了传力杆与限位筒周壁上的抵接面积,从而提高了传力杆的稳定性,进而提高了建筑物底部基础与锚杆杆体的连接的稳定性。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传力板靠近所述限位筒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缓冲片,所述第二传力板上设置有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贴合的第二缓冲片,所述第一缓冲片与所述限位筒周壁活动贴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第二缓冲片对建筑物底部基础传递到第二传力板上的冲击进行缓冲,第一缓冲片对传力杆传递到第一传递板上的冲击进行缓冲,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提高了传力杆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建筑物底部基础受到地下水的浮力时,第一缓冲片和第二缓冲片在建筑物底部基础和锚杆杆体之间减少了锚杆杆体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连接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限位筒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一端的外径尺寸大于建筑物底部基础上的插锚孔的直径尺寸。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提高建筑物底部基础与锚杆杆体的连接效果时,驱使限位筒朝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方向运动至其端部抵接在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此时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通过限位筒与锚杆杆体进行连接,提高了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连接效果,改善了浇筑锚杆杆体的混凝土未凝固导致锚杆杆体对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
[0015]可选的,所述限位筒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端面上固定连接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外径尺寸与建筑物底部基础上的插锚孔的直径尺寸一致。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筒朝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方向运动时,驱使限位筒运动至其底部的定位筒插接到建筑物底部基础上的插锚孔内,定位筒沿着插锚孔的内壁继续运动至限位筒底部与建筑物底部基础表面抵接,此时定位筒通过限位筒将锚杆杆体支撑在插锚孔轴线位置,从而尽可能避免锚杆杆体偏移,提高了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连接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限位筒上开设有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上的插锚孔连通的通孔,所述通孔一端的开口位于所述限位筒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端面上、另一端开口设置在所述限位筒的周壁处。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浇筑在插锚孔内的混凝土凝固放热时,通孔对插锚孔内的受热膨胀的空气进行排出,尽可能避免混凝土凝固后其内产生空腔降低锚杆杆体通过混凝土与建筑物底部基础连接的强度,提高了后续工期和使用过程中锚杆杆体与建筑物底部基础连接的稳定性。
[0019]可选的,所述通孔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所述通孔连通设置。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浇筑在插锚孔内的混凝土凝固时,需要对锚杆杆体以及其上的预应力钢绞线进行浇筑前,首先对限位筒上的通孔进行浇筑,提高了限位筒、锚杆
杆体以及建筑物底部基础之间的连接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固定结构为设置在所述限位筒内壁上内螺纹结构,所述内螺纹结构与锚杆杆体螺旋配合。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限位筒进行安装时,驱使限位筒相对锚杆杆体转动,此时内螺纹结构驱使限位筒朝靠近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方向运动,同时在内螺纹结构的自锁作用下,提高了限位筒固定在锚杆杆体上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在传力杆、限位筒和固定结构的共同作用下,建筑物底部基础受到的浮力通过传力杆传递到限位筒上,提高了建筑物底部基础与锚杆杆体的连接强度,并使得限位筒带动锚杆杆体受力向下,锚杆杆体带动预应力钢绞线对建筑物底部基础受到的浮力进行平衡,从而提高建筑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改善了浇筑锚杆杆体的混凝土未凝固导致锚杆杆体对建筑物底部基础的抗浮能力差的问题;
[0025]2.传力杆通过第一传力板抵接在限位筒周壁上,通过第二传力板抵接在建筑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在锚杆杆体张拉端的限位筒(1)和用于将所述限位筒(1)固定在锚杆杆体上的固定结构(8),所述限位筒(1)的周壁上转动设置有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抵接的传力杆(2),所述传力杆(2)的转动轴平行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设置,所述传力杆(2)靠近所述限位筒(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筒(1)的周壁活动抵接、另一端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2)的两端分别铰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限位筒(1)周壁活动抵接的第一传力板(3)和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抵接的第二传力板(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浮锚杆张拉端用传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力板(3)靠近所述限位筒(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缓冲片(4),所述第二传力板(5)上设置有用于与建筑物底部基础的表面活动贴合的第二缓冲片(6),所述第一缓冲片(4)与所述限位筒(1)周壁活动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余良雷李凌云孙念张亭宇殷俊王欣欣杨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武昌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