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延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91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急救器材技术领域。该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通过微调组件的设置,通过向外拉动外套杆后转动,使其带动传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柱内部转动安装的传动轮进行转动,而后通过传动轮、内顶柱、滑杆等组件的配合,改变内顶柱的顶出的距离,使得底板带动按压片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从而通过微调组件的调节,使得设备能够根据患者的年龄、胸腔厚度等因素,对设备的心肺复苏按压幅度进行调节,使其达到胸部按压强度的同时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强度的同时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急救器材
,具体为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心肺复苏机器人,通常也称作心肺复苏仪等,是一类以机械代替人力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基础生命支持操作的设备;可分为电动式心肺复苏机和气动式心肺复苏机。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108852797A的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该申请通过往复运行的机械结构虽然能够进行心肺复苏、人工交替呼吸作业,但由于该装置是使用在救护车上,并且该申请的按压幅度固定,只能通过收纳用的折叠架进行调节,而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成人所需的按压深度约为五厘米,按压次数为每分钟大于一百次才能进行有效按压,而例如未成年、老人等不同的人群,就要对按压深度进行略微的增加或减少,使患者能够适应的同时并达到良好的效果,明显该申请并不具备便捷的调节方式,其次在进行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当车辆发生颠簸时,由于设备的按压幅度保持恒定,易导致患者的胸骨出现受伤或按压力度不足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解决了不便进行按压幅度的调节、难以在车辆颠簸晃动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作业效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面设置有伸展组件,所述机体的内部上至下依次设有传动组件、微调组件以及按压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外侧设有自动调节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含有传动杆,所述机体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压板,所述传动杆滑动安装在其底部,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柱,所述传动柱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传动杆相互啮和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内部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内顶柱,所述内顶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杆、且内顶柱通过滑杆滑动安装在传动柱的内部,所述传动杆的端部滑动安装有外套杆、且外套杆与传动杆的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顶出弹簧,所述外套杆、传动杆与自动调节组件相互对应。
[0006]优选的,所述自动调节组件包含有测量柱以及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转动套接有链轮、且链轮的安装位置与外套杆的端部相互对应,所述测量柱滑动安装在机体的底部一侧,所述测量柱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定位板、且通过定位板滑动安装在机体的底部,所述测量柱的一侧端部互滑动安装有插板、且另一端与机体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且定位架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轴承、且通过轴承滑动安装在定位架内部,所述轴承与定位架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支架,所述传动轴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链轮,所述测量柱的端部滑动安装有伸缩套杆、且伸缩套杆与测量柱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伸缩支撑架,所述伸缩套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滑环、且通过伸缩滑环的配合与测量柱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架的端部固定安
装有齿板,所述齿板与对应的链轮之间相互啮合,另一个所述链轮与传动杆外侧套接的链轮之间转动连接有链条。
[0007]优选的,所述按压组件包含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性件、且通过弹性件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底部,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按压片,所述按压片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体、且弹簧体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底部两侧与按压片内部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机体的外侧设置有显示组件。
[0008]优选的,所述传动组件包含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转动安装在机体的内部,所述驱动轴的端部固定套接有大齿轮,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套接有与大齿轮相互啮合的小齿轮,所述驱动轴的外侧中部固定套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端部与压板顶面开设的滑道相互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性防护罩,所述弹性防护罩位于凸轮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压板的顶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压板分别通过两侧的复位弹簧上下滑动安装在机体的内部,所述压板始终与机体保持平行。
[0011]优选的,所述显示组件包含有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固定安装在机体的外侧,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拉力传感器与显示装置之间均通过一段导线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伸展组件包含有定位板架,所述定位板架内部开设有矩形滑槽、且通过矩形滑槽滑动安装有内滑架,所述定位板架与机体之间固定安装有伸展弹簧,所述内滑架的侧面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且通过滑块滑动安装有拉板架,所述拉板架的内部与对应的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所述定位板架的外侧开设有若干个与拉板架相对应的卡孔。
[0013]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通过微调组件的设置,通过向外拉动外套杆后转动,使其带动传动杆转动的同时带动传动柱内部转动安装的传动轮进行转动,而后通过传动轮、内顶柱、滑杆等组件的配合,改变内顶柱的顶出的距离,使得底板带动按压片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从而通过微调组件的调节,使得设备能够根据患者的年龄、胸腔厚度等因素,对设备的心肺复苏按压幅度进行调节,使其达到胸部按压强度的同时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
[0016](2)、该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通过自动调节组件的设置,当车辆在运行时产生晃动等情况时,能够通过测量柱、测量柱等组件进行向上或向下运行,带动其端部的齿板、链轮、链条运行,从而能够带动传动杆端部的链轮转动,使其通过外套杆的配合运行的同时对内顶柱的顶出距离进行调节,使得设备能够根据车辆运行时的颠簸进行按压幅度的控制,避免颠簸的过程中按压力度过大导致患者出现受伤的现象,同时通过自动调节组件,能够在车辆运行颠簸时设备的按压力度始终保持在400N左右,达到更好的血液循环效果,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伸展组件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3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底板以及按压片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B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本专利技术自动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机体;2、显示装置;3、定位板架;301、伸展弹簧;302、矩形滑槽;303、卡孔;4、内滑架;401、滑块;402、支撑弹簧;403、拉板架;5、驱动轴;501、大齿轮;502、凸轮;6、弹性防护罩;7、驱动电机;701、小齿轮;8、压板;801、滑道;802、复位弹簧;9、传动柱;901、传动轮;902、内顶柱;903、滑杆;10、底板;1001、弹性件;11、按压片;1101、弹簧体;1102、伸缩杆;1103、压力传感器;12、测量柱;1201、定位板;13、拉力传感器;14、插板;15、传动杆;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面设置有伸展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内部上至下依次设有传动组件、微调组件以及按压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外侧设有自动调节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含有传动杆(15),所述机体(1)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压板(8),所述传动杆(15)滑动安装在其底部,所述压板(8)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传动柱(9),所述传动柱(9)的内部转动安装有与传动杆(15)相互啮和的传动轮(901),所述传动轮(901)内部转动连接有相互啮合的内顶柱(902),所述内顶柱(90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滑杆(903)、且内顶柱(902)通过滑杆(903)滑动安装在传动柱(9)的内部,所述传动杆(15)的端部滑动安装有外套杆(1501)、且外套杆(1501)与传动杆(15)的端部之间固定安装有顶出弹簧(1502),所述外套杆(1501)、传动杆(15)与自动调节组件相互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心肺复苏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调节组件包含有测量柱(12)以及传动杆(15),所述传动杆(15)的外侧转动套接有链轮(16)、且链轮(16)的安装位置与外套杆(1501)的端部相互对应,所述测量柱(12)滑动安装在机体(1)的底部一侧,所述测量柱(12)的两侧均滑动安装有定位板(1201)、且通过定位板(1201)滑动安装在机体(1)的底部,所述测量柱(12)的一侧端部互滑动安装有插板(14)、且另一端与机体之间固定安装有拉力传感器(13),所述机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架(18)、且定位架(18)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传动轴(1801),所述传动轴(1801)的端部固定套接有轴承(1802)、且通过轴承(1802)滑动安装在定位架(18)内部,所述轴承(1802)与定位架(18)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支架(1803),所述传动轴(1801)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链轮(16),所述测量柱(12)的端部滑动安装有伸缩套杆(20)、且伸缩套杆(20)与测量柱(12)内侧之间固定安装有伸缩支撑架(21),所述伸缩套杆(20)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伸缩滑环(2001)、且通过伸缩滑环(2001)的配合与测量柱(12)滑动连接,所述伸缩支撑架(2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齿板(19),所述齿板(19)与对应的链轮(16)之间相互啮合,另一个所述链轮(16)与传动杆(15)外侧套接的链轮(16)之间转动连接有链条(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婷王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