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间隙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间隙非线性参数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模态参数识别是结构试验方法建模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通过一些误差准则极小的优化算法从实测数据中确定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其中,根据运动微分方程,状态方程、差分方程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直接从输入和输出的时域数据中识别系统振动特性参数的算法称为时域识别法,时域法通过实测响应信号直接识别系统模态参数,不需要进行FFT变换,减少了数据变换误差,提高了识别精度;而以精准估计频响函数为基础,将模态模型的频域展开式为识别公式,辅助变量最小二乘法、残差法、迭代法、泰勒展开等方法,对系统模态参数进行局部或整体估计的方法称为频域识别法,频域法识别过程直观、物理概念清楚、识别精度高,更适用于单模态估计的情况。
[0003]目前在模态参数频域识别领域的一些主流方法如有理分式正交多项式法、最小二乘复频率法和频域子空间法等大多只针对线性系统进行研究,对于系统中的弱非线性常常忽略或者作为不确定性处理,原因之一便是准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步骤5:基于粒子群算法,根据积分求得的等效刚度表达式与模型仿真得到的等效刚度曲线进行曲线拟合对间隙特性参数进行求取;步骤5
‑
1:初始化一群随机粒子,粒子仅有速度和位置两个属性,整个粒子群迭代的过程即是向着最优位置步步逼近的过程,而粒子位置代表着目标参数值即间隙参数值;步骤5
‑
2:设置适应值,用于评估粒子位置优劣;将适应值设置为该间隙参数下曲线较目标曲线偏离度,偏离度通过每一点函数偏离值计算;步骤5
‑
3:对于每个粒子,将其适应值与最优位置的适应值进行对比,如果较最优位置的适应值大则将其设置为当前的最优位置,并更新个体最优位置及个体最优适应值;步骤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华,汪剑竹,段世强,方冠宇,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