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80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3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气体增压模块、气体输送管路和气密性监测模块,其中,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输入端连接,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入端、输出端分别与检测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气体输送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气体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与仪表管线的输入端连接,气密性监测模块设置在仪表管线的拐角和阀门处;气体增压模块用于为仪表管线提供检测气体,气体输送管路用于将检测气体输送至仪表管线,气密性监测模块用于检测仪表管线在充满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的情况下的气密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气压测试,确保检测条件和实际使用条件的一致性,气密性检测准确度高。密性检测准确度高。密性检测准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管线气密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压仪表管线广泛应用在化工、热电等领域,高压仪表管线在首次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气密性检测。
[0003]高压仪表管线包括管路和阀门,目前国内对于高压仪表管路及阀门的出厂测试通常采用水压进行气密性测试,但是由于水介质的特性与气体不同,水的密度比气体密度高,往往在出厂前测试合格的高压仪表管路及阀门到达用户现场安装后仍有部分产品出现不同程度的气体渗漏情况,需要在现场再次装配或返厂处理,给用户及供货商都造成了极点的困扰。
[0004]因此,需要一种高压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准确度高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高压仪表管线气密性测试采用水压测试,气密性检测准确度低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气体增压模块、气体输送管路和气密性监测模块,其中,
[0007]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入端与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入端与检测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体输送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与仪表管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密性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仪表管线的拐角和阀门处;
[0008]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用于为所述仪表管线提供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所述气体输送管路用于将所述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输送至所述仪表管线,所述气密性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仪表管线在充满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的情况下的气密性。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气体输送管路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二主管路,其中,
[0010]所述第一主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主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主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仪表管线的输入端连接。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主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一压力控制器。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一截止阀、第一压
力表和第二压力表。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支路上依次设有第二截止阀、第一安全阀、缓冲管、第二压力控制器、减压阀、第二单向阀和第三截止阀。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二主管路上设有泄压阀。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入端与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一输入管道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管道上依次设有第一空气过滤调压阀、驱动气体压力表、第一开关阀、第二安全阀和电磁阀。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出端与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入端之间通过第一输出管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管路上设有第二空气过滤调压阀。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入端与检测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之间通过第二输入管道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管道上依次设有过滤器、检测气体压力表、第三安全阀和第二开关阀。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气体增压模块为增压泵。
[0019]本申请中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气体增压模块生成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通过气体输送管路将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输送至仪表管线,通过气密性监测模块检测仪表管线在充满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的情况下的气密性,采用气压检测,确保检测条件和实际使用条件的一致性,气密性检测准确度高。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2]图1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气体输送管道的部分结构连接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的气体增压模块的部分结构连接图。
[0025]图1

图3中,12

气体增压模块;14

气体输送管路;16

气密性监测模块16;22

驱动气体提供模块;24

检测气体提供模块;26

仪表管线;141

第一主管路;142

第一支路;143

第二支路;144

第二主管路;121

第一输入管道;122

第一输出管道;123

第二输入管道;
[0026]K1

第一单向阀;P1

第一压力控制器;K2

第一截止阀;P2

第一压力表;P3

第二压力表;K3

第二截止阀;K4

第一安全阀;T1

缓冲管;P4

第二压力控制器;K5

减压阀;K6

第二单向阀;K7

第三截止阀;K8

泄压阀;K9

第一空气过滤调压阀;P5

驱动气体压力表;K10

第一开关阀;K11

第二安全阀;K12

电磁阀;K13

第二空气过滤调压阀;T2

过滤器;P6

检测
气体压力表;K14

第三安全阀;K15

第二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增压模块、气体输送管路和气密性监测模块,其中,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入端与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驱动气体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入端与检测气体提供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体输送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体输送管路的输出端与仪表管线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气密性监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仪表管线的拐角和阀门处;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用于为所述仪表管线提供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所述气体输送管路用于将所述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输送至所述仪表管线,所述气密性监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仪表管线在充满压力大于预设压力的检测气体的情况下的气密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管路包括第一主管路、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二主管路,其中,所述第一主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气体增压模块的检测气体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主管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入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支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支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第二主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主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仪表管线的输入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仪表管线气密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鸿王帅刘松王恩旭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申元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