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4633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沉井下沉前的准备、在沉井周边设置反力装置、破除垫层、沉井加压下沉、循环制作并下沉、沉井终沉和沉井封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机向井体提供额外的可控推力,使得沉井施工可以更快速效率,不需要沉井依靠重力下沉;实现井内带土塞下沉,以减小沉井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通过在沉井周围形成触变泥浆套筒降低阻力,还可以利用气幕管向井壁与土层间的空隙内喷射压缩气体,进一步降低了土层阻力,辅助下沉;提出节段式沉井制作方法,减小井体的结构自重,加快施工速度,控制沉井姿态,克服困难地质条件。克服困难地质条件。克服困难地质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沉井下沉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沉井是一种在地面上预先制作,通过取除井内土体的方法使之下沉到地下某一深度的井体结构。沉井施工方法是修筑地下构筑物或深基础工程重要的施工方法,沉井下沉施工是沉井最终实现其功能的重要环节,沉井是否沉到位直接关系到后续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0003]目前沉井结构普遍依靠沉井自重、配合挖掘井体的方法达到施工目的。该方法要求有足够的井体结构自重,施工进度较慢,常遇到下沉困难的情况,容易发生井体歪斜等质量问题。而超深沉井由于自重大,位于软土层时,会出现地基承载力不足、接高稳定性差、下沉姿态不易控制的问题,导致突沉、超沉、井体倾斜、沉井结构破坏、施工难度大。在此背景下,需要研发一种安全高效的超深工作井压沉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方法。
[0005]这种超深节段式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坑(2)、沉井(5)、反力装置(7)、上部承载梁(21)、挖斗(25)、绞吸机(26)和水压平衡装置;基坑(2)内设置有砂垫层(3)和混凝土垫层(4),沉井(5)设于基坑(2)内,沉井(5)由数个标准节段组成;基坑(2)外围设有配重平台(6),配重平台(6)上环向对称地设有数组反力装置(7);每个反力装置(7)连接上部承载梁(21)的一个端点;反力装置(7)包括支撑柱(16)和千斤顶(18),支撑柱(16)底部固定连接配重平台(6),支撑柱(16)顶部通过上部连接板(17)连接上部承载梁(21);上部连接板(17)在沉井(5)的井壁(10)上方设有千斤顶(18);千斤顶(18)连接测力传感器(8)和位移传感器(9);挖斗(25)和绞吸机(26)均通过滑轮(23)和牵引绳(24)从上部承载梁(21)悬挂至基坑(2)内;绞吸机(26)设有数个排泥钻头(35),绞吸机(26)中央设有绞吸机吸渣管(34),绞吸机吸渣管(34)通过法兰盘(33)和排泥管路(32)连接可循环泥浆箱(37);水压平衡装置包括供水管(27)和高压水枪(31),供水管(27)一端设于沉井(5)内,供水管(27)另一端连接蓄水池(29),蓄水池(29)通过高压水泵(28)和水管(30)连接设于沉井(5)内的高压水枪(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复合助沉装置,复合助沉装置包括注浆管(38)、泥浆管道(39)和气幕管(40);泥浆管道(39)设于井壁(10)内,注浆管(38)一端连接可循环泥浆箱(37),注浆管(38)另一端连接泥浆管道(39);气幕管(40)一端连接井壁(10)与土层间的空隙,另一端连接高压气泵;泥浆管道(39)和气幕管(40)内均设有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支撑柱(16)底部通过法兰盘一(14)和连接螺栓(15)连接固定底座(13),固定底座(13)通过地锚桩(12)固定连接配重平台(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体系,其特征在于:千斤顶(18)底部设有传力垫块(20),井壁(10)顶部设有钢垫块(11);千斤顶(18)和支撑柱(16)之间设有连接杆(19);上部承载梁(21)还上设有电轨道(22),电轨道(22)连接挖斗(25)和绞吸机(26)。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深节段式压沉大直径工作井组合下沉施工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沉井下沉前的准备:首先四周旋喷止水桩(1),然后开挖基坑(2),在基坑(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玉三王新泉李瑞峰程士洋侯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