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立龙专利>正文

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7459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涉及地质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定装置、升降装置以及支撑装置,固定装置包括电机、弹簧杆以及升降板,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柱、连接板、固定环、支撑杆以及承重杆,连接板一侧表面与升降柱一侧表面连接,固定环内部一侧表面与升降柱一侧表面连接,支撑杆一端与固定环一侧表面连接,支撑杆另一端与连接板上表面连接,承重杆一端与升降柱一侧表面连接,支撑装置包括防护板以及固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电机控制升降板带动防护板的移动,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支撑杆以及承重杆分担了升降柱的受力,相比传统防塌方装置,减少了人工劳作,稳定性更高,支撑更加牢固。支撑更加牢固。支撑更加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地质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隧道建设的数量越来越多,隧道可以缩短两地之间的距离,减少使用的时间,提高运输的效率,隧道是指在既有的建筑或者土石结构中挖出来的通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石隧道。
[0003]在隧道建设的过程中,挖掘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固定支撑,但现有的技术中,对隧道顶端的支撑大多数是简单的拱形支撑,由于支撑力度的不足导致,支撑的效果不够好,容易造成隧道拱顶下沉,出现塌方的情况,使用起来不够安全,为此设计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电机控制升降板推动升降柱带动防护板的升降,对隧道内部顶端进行支撑,具有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人工劳作较少的特点。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包括
[0007]固定装置,包括电机、弹簧杆以及升降板,所述弹簧杆下端与电机上端的输出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弹簧杆上端与升降板下表面连接;
[0008]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柱、连接板、固定环、支撑杆以及承重杆,所述连接板一侧表面与升降柱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固定环内部一侧表面与升降柱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杆一端与固定环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连接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承重杆一端与升降柱一侧表面连接;
[0009]支撑装置,包括防护板以及固定槽,若干所述防护板并排放置,所述防护板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槽内部一侧表面连接。
[0010]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电机下表面与固定板下端上表面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还包括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下端穿过固定板下端上表面与固定板下表面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底板以及固定柱,所述底板下表面与固定板下端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柱下端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柱上端与升降柱下端内部一侧表面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顶板,所述升降柱上表面与顶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板上表面与顶板下表面连接,所述固定槽下表面与顶板上表面连接。
[0014]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下表面穿过固定槽上表面
与顶板上表面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照明灯,所述照明灯上端与防护板下表面连接。
[001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控制升降杆带动升降柱的移动,使防护板对隧道顶进行支撑,减少人工劳作。
[0018]本技术通过将多个防护板并排放置,利用固定槽对其进行固定,加强了对隧道顶端的支撑,在施工时稳定性更高。
[0019]本技术通过在升降柱上设置支撑杆以及承重杆,减少升降柱的受力。
[0020]本技术具有安全性高、工作效率高、人工劳作较少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的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的升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固定装置;101、固定板;102、固定钉;103、电机;104、弹簧杆;105、升降板;2、升降装置;201、底板;202、固定柱;203、升降柱;204、顶板;205、连接板;206、固定环;207、支撑杆;208、承重杆;3、支撑装置;301、防护板;302、固定槽;303、固定螺栓;304、照明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9]请参照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包括
[0030]固定装置1,包括电机103、弹簧杆104以及升降板105,弹簧杆104下端与电机103上端的输出轴一侧表面连接,弹簧杆104上端与升降板105下表面连接;
[0031]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柱203、连接板205、固定环206、支撑杆207以及承重杆208,连接板205一侧表面与升降柱203一侧表面连接,固定环206内部一侧表面与升降柱203一侧表面连接,支撑杆207一端与固定环206一侧表面连接,支撑杆207另一端与连接板205上表面连接,承重杆208一端与升降柱203一侧表面连接;
[0032]支撑装置3,包括防护板301以及固定槽302,若干防护板301并排放置,防护板301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槽302内部一侧表面连接。
[0033]使用时,通过运输车将整个装置移动到隧道内部,电机103运作控制升降板105推动连接板205带着升降柱203向上移动,使防护板301升到顶端,对隧道顶部进行支撑,支撑杆207以及承重杆208分散了升降柱203的受力,是整个装置更加稳固。
[0034]固定装置1还包括固定板101,电机103下表面与固定板101下端上表面连接,对整个装置以及墙面进行支撑。
[0035]固定装置1还包括固定钉102,固定钉102下端穿过固定板101下端上表面与固定板101下表面连接,固定钉102打入地面,保证支撑时的稳定性。
[0036]升降装置2还包括底板201以及固定柱202,底板201下表面与固定板101下端上表面连接,固定柱202下端与底板201上表面连接,固定柱202上端与升降柱203下端内部一侧表面连接,底板201限制的固定柱202位置,使升降柱203在固定柱202上移动。
[0037]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1),包括电机(103)、弹簧杆(104)以及升降板(105),所述弹簧杆(104)下端与电机(103)上端的输出轴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弹簧杆(104)上端与升降板(105)下表面连接;升降装置(2),包括升降柱(203)、连接板(205)、固定环(206)、支撑杆(207)以及承重杆(208),所述连接板(205)一侧表面与升降柱(203)一侧表面连接,所述固定环(206)内部一侧表面与升降柱(203)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杆(207)一端与固定环(206)一侧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杆(207)另一端与连接板(205)上表面连接,所述承重杆(208)一端与升降柱(203)一侧表面连接;支撑装置(3),包括防护板(301)以及固定槽(302),若干所述防护板(301)并排放置,所述防护板(301)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槽(302)内部一侧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1)还包括固定板(101),所述电机(103)下表面与固定板(101)下端上表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工程防塌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龙
申请(专利权)人:陈立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