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7456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所述入耳式耳机套包括耳机套主体,其围合形成筒状,用于套接入耳式耳机的出音管;耳帽,其环绕套设在耳机套主体的外侧,用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紧密贴合用户的耳道;所述耳机套主体上开设有泄声管道,所述泄声管道贯穿耳机套主体的两端,用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连通耳内空腔和外界,并且与耳内空腔产生亥姆霍兹共振,其中共振频率由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和耳内空腔的容积共同确定,耳内空腔是由用户的耳道和所述入耳式耳机套围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保证入耳式耳机较为一致的低频性能和隔声性能,简化用户端对耳机套的适配过程,且有助于改善佩戴舒适性。且有助于改善佩戴舒适性。且有助于改善佩戴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耳机
,特别涉及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入耳式耳机,又名耳道式耳机、入耳式耳塞、或者入耳式监听器(In

Ear

Monitor,IEM),是一种用在人体听觉器官内部的耳机。入耳式耳机由于其低音好、体积小方便携带、有一定隔声性能适用于多种噪声户外场景等优点,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0003]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外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入耳式耳机一般由耳机本体1、出音管2和耳机套3组成。其中,耳机本体1与出音管2固定连接,耳机套3套接在出音管2上。用户在使用入耳式耳机时,可以将耳机套贴合用户耳道的内壁,这样用户的耳道和入耳式耳机的耳机套就可以形成封闭的耳内空腔,以获得较好的密闭性,降低外界噪音对出音管输出声音的干扰。
[0004]可见,耳机套作为一个入耳式耳机和人耳(主要考虑耳甲腔、耳道口和外耳道)的结构耦合部件,对于低音性能、隔声性能以及佩戴舒适度等,起着关键的作用。
[0005]由于不同人的耳朵生理参数不同,如耳甲腔的形状、尺寸,外耳道的直径,耳道口的形状等,各不相同,这给批量生产的耳机套带来重大的挑战,一般产品会附送3种以上,甚至10种不同尺寸的耳机套,以适配不同个体。
[0006]图2是常规耳机套在不同松紧度下的低频响应示意图。其中,松紧度从紧至松依次为B>A>C。
[0007]同一个使用者,对于适当(A)、偏紧(B)和偏松(C)耳机套有不同的低频性能感受。其中,偏紧的耳机套对应频响曲线B,低频段频响较大,表现为低音过度,使用体验为过重的低音、发闷,堵耳效应严重,特别是跑步、走路等使用场景;偏松的耳机套对应频响曲线C,使用体验为低音明显不足,隔噪性能差,尤其在户外使用时,容易受外界噪声影响听不清楚扬声器播放的声音。
[0008]当有更多尺寸耳机套可选时,将改善偏紧(B

B'),偏松(C

C')情况,如图2所示。
[0009]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常规耳机套设计对于佩戴的松紧度过于依赖,至少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0010]1)容易导致不同用户所感受到的入耳式耳机的低频性能和隔声性能不一致。
[0011]2)使用者需要反复挑选合适的耳机套,才能获得最佳的性能,当耳机套可选尺寸偏少时,有时无法获得最优的性能,而可选尺寸太多时,浪费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能够保证入耳式耳机较为一致的低频性能和隔声性能,简化用户端对耳机套的适配过程,减少附送过多耳机套造成的浪费,且有助于改善佩戴舒适性。
[0013]依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包括:
[0014]耳机套主体,其围合形成筒状,用于套接入耳式耳机的出音管;
[0015]耳帽,其环绕套设在所述耳机套主体的外侧,用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紧密贴合用户的耳道;
[0016]其中,所述耳机套主体上开设有泄声管道,所述泄声管道贯穿所述耳机套主体的两端,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所述泄声管道连通耳内空腔和外界,并且与耳内空腔产生亥姆霍兹共振,其中共振频率由所述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和耳内空腔的容积共同确定,所述耳内空腔是由用户的耳道和所述入耳式耳机套围成。
[0017]依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入耳式耳机,包括:耳机本体;与所述耳机本体相连的出音管;以及耳机套;所述耳机套采用的是上述的入耳式耳机套。
[0018]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及入耳式耳机,通过在耳机套主体上开设泄声管道,一方面由于泄声管道贯穿耳机套主体的两端,用户在佩戴入耳式耳机时利用该泄声管道可以将耳内空腔与外界进行连通,能够引入一定的声泄漏,从而减少了耳内空腔内的过强声压和密闭性,减弱紧配耳机套通常存在的堵耳、轰头效应,可显著改善佩戴舒适性;另一方面由于用户在佩戴入耳式耳机时该泄声管道还可以与耳内空腔产生亥姆霍兹共振,其中共振频率是由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和耳内空腔的容积共同确定,对于同一个使用者,由于耳内空腔的容积基本不变,产生的共振频率将主要是由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决定,入耳式耳机的低频性能不再是由耳机套与人耳的适配情况主导,而变为由该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主导,因而可以通过优化配置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将共振频率调整至合适的低频点,改善频响曲线,并且在耳机套与用户的外耳紧密配合的情形下,仅是在极低频处存在声泄露,并不会影响使用者主观的隔声效果和透气性,从而使产品具有显著改善的较为一致的低频性能和隔声性能,简化用户端对耳机套的适配过程,减少附送过多耳机套造成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1]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入耳式耳机的外观示意图;
[0022]图2是常规耳机套在不同松紧程度下的低频响应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的剖面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的外观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与耳机本体装配后的剖面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的外观示意图;
[0027]图7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截面的俯视示意图;
[0028]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所对应的改善后的频响曲线N对比于常规耳机套的频响曲线(B,C)的示意图,其中频响曲线B表示偏紧情形,频响曲线C表示偏
松情形;
[0029]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入耳式耳机套经阻尼调节前后的低频响应变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0031]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下述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入耳式耳机套,包括:耳机套主体,其围合形成筒状,用于套接入耳式耳机的出音管;耳帽,其环绕套设在所述耳机套主体的外侧,用于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紧密贴合用户的耳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套主体上开设有泄声管道,所述泄声管道贯穿所述耳机套主体的两端,入耳式耳机在佩戴时所述泄声管道连通耳内空腔和外界,并且与耳内空腔产生亥姆霍兹共振,其中共振频率由所述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和耳内空腔的容积共同确定,所述耳内空腔是由用户的耳道和所述入耳式耳机套围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声管道开设在所述耳机套主体的外壁和内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声管道开设在所述耳机套主体的内壁;其中所述耳机套主体的内壁开设有导声槽,当所述耳机套主体套接在入耳式耳机的出音管上时,所述耳机套主体的内壁与所述出音管的外壁在所述导声槽处形成所述泄声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入耳式耳机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声管道的物理参数经过优化配置,将所述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博
申请(专利权)人:小鸟创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