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道岔是轨道交通必不可缺的关键部件,同时也是轨道三大薄弱环节之一,而道岔尖轨的磨耗与伤损不仅缩短了尖轨的换轨周期,增加了工务维修养护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影响列车动力学性能,进而对列车安全运行产生影响。为此国内外学者对道岔尖轨的磨耗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然而,道岔尖轨的磨耗与伤损依然严重,因而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减小道岔尖轨磨耗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道岔尖轨的磨耗与伤损严重,缩短了尖轨的换轨周期,增加了工务维修养护的工作量,而且还会影响列车动力学性能,进而对列车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问题,提供一种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弹性护轨装置设置在道岔尖轨前端,所述弹性护轨装置包括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护轨装置设置在道岔尖轨(8)前端,所述弹性护轨装置包括护轨(1)和若干个弹性支撑架(3),所述护轨(1)通过所述弹性支撑架(3)连接于钢轨(2)内侧,所述护轨(1)和所述钢轨(2)的距离为:L1=S
‑
T
‑
dL2=(S+ΔS
正
+ε
S
)
‑
(T
‑
ΔT
负
+d
小
‑
ε
r
)L3=L2+iL所述弹性护轨装置的横向承载力Q为:式中,Q—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横向承载力;n—为保证系数;v
max
—该地段最大侧向过岔速度;R—导曲线半径;t—轴重;g—重力加速度;μ—轮轨间的摩擦系数;q—轮对宽度;l—转向架长度;a
i
—转向架瞬时转动中心距转向架中心点的距离直线轨道轨距;L1—平直段所述护轨(1)与所述钢轨(2)之间的距离;L2—缓冲段始端所述护轨(1)与所述钢轨(2)之间的距离;L3—开口段始端所述护轨(1)与所述钢轨(2)之间的距离;S—轨距;T—轮对内侧距;d—轮缘厚度;
△
S
正
—轨距公差;εs—轨距动态扩大量;
△
T
负
—轮对内侧距负公差;d
小
—轮缘最小厚度;ε
r
—轮对减小量;i—递减率;L—开口段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护轨装置的组合刚度D为:式中,Q—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横向承载力;S
max
—最大轨距;S
min
—最小轨距;D1—为常数,P—轮载荷;a—分配系数;—轮轨冲击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尖轨弹性护轨装置的设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强,雷鸣,黄钊,李大东,李仲才,李波,杜江桥,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铁科利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