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7384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该PVC材料聚合用系统包括用于聚合反应的反应釜,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安装有开设有进料管的上盖,釜体的下端安装有出料管;螺旋搅动杆转动安装在上盖上,上盖上安装有电机并带动螺旋搅动杆,螺旋搅动杆呈螺旋形状;旋转接头安装在螺旋搅动杆的上端,旋转接头上连接有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螺旋搅动杆内开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进液腔和出液腔在螺旋搅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相互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提高反应釜的热交换效果,并避免出现PVC积存、结块,便于反应釜的清理。清理。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涉及是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聚氯乙烯(PVC)是氯乙烯单体(VCM)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或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的聚合物。PVC的聚合原理是在去离子水为分散体系下,以PVA为分散剂,过氧化物为引发剂,用纯度为99.99%的VCM聚合成符合各种标准的PVC树脂。VCM聚合反应是放热反应,过程具有滞后、非线性等特点,生产过程中的很大一部分操作是对温度的调控,提高聚合釜的换热能力,是提高设备稳产率的重要一步。
[0003]现有技术通常有两种方法对PVC聚合釜进行降温:一是采用外盘半管与聚合釜筒体焊接,二是采用内置半管与聚合釜筒体焊接。第一种方法按照带外盘管的大型容器的传统结构设计,由于设置外盘管相当于为筒体施加了外压,因而需要设计更厚的筒体壁厚才能防止筒体失稳变形甚至破裂。壁厚的增加,不仅会引起材料费用增加、制造难度加大,而且撤热效率也会有所降低。第二种方法采用内置半管可以规避外盘管的缺陷。但上述两种方法中,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包括用于聚合反应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包括釜体(1)、螺旋搅动杆(2)与旋转接头(3),所述釜体(1)通过支脚安装在地面上,所述釜体(1)上安装有上盖(11),所述上盖(11)上开设有进料管(12),所述釜体(1)的下端安装有出料管(13);所述螺旋搅动杆(2)转动安装在上盖(11)上,所述螺旋搅动杆(2)位于釜体(1)内部,所述上盖(11)上安装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带动螺旋搅动杆(2)转动,所述螺旋搅动杆(2)呈螺旋形状;所述旋转接头(3)安装在螺旋搅动杆(2)的上端,所述旋转接头(3)上连接有进液管道(31)和出液管道(32),所述螺旋搅动杆(2)内开设有进液腔和出液腔(251),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251)在螺旋搅动杆(2)远离电机(14)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旋转接头(3)内部通道分别与进液腔和出液腔(251)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腔靠近电机(14)的一端的壁厚大于进液腔远离电机(14)的一端的壁厚,所述出液腔(251)靠近电机(14)的一端的壁厚大于出液腔(251)远离电机(14)的一端的壁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搅动杆(2)包括上段管(21)和下段管(23),所述上段管(21)和下段管(23)的螺旋方向相反,所述上段管(21)与下段管(23)之间通过连接管(22)进行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PVC材料聚合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段管(2)包括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所述进液管(24)和出液管(25)在螺旋搅动杆(2)远离电机(14)的一端相互连通,所述进液管(24)与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李锋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爱特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