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LTCC工艺的高Q值高矩形系数的谐振式耦合滤波器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滤波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TCC工艺的高Q值高矩形系数的谐振式耦合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通讯行业正逐步迈入5G时代。
[0003]LTCC 即低温共烧结陶瓷,可以实现三大无源器件(电阻、电容、电感)及其各种无源器件(如滤波器、变压器等)封装于多层布线基板中,并与有源器件(如功率 MOS、晶体管、IC 模块等)共同集成为完整的电路系统。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制式的手机、蓝牙、GPS 模块、WLAN 模块、 WIFI 模块等;此外,由于其产品的高可靠性,在汽车电子、通讯、航空航天与军事、微机电系统、传感器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也日益上升。
[0004]5G时代来临,LTCC扮演重要角色,因为LTCC能适应大电流和耐高温,从手机、穿戴装置到车用等领域,都需要运用到RF零组件,LTCC作为关键组件,以手机应用而言,5G手机的使用数量就比4G大幅成长40%,推升LTCC需求量大幅成长。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LTCC工艺的高Q值高矩形系数的谐振式耦合滤波器,包括基体(1)、输入输出外电极(2)以及接地外电极(3),两个输入输出外电极(2)设置在基体(1)相对的两个侧面,两个接地外电极(3)设置在基体(1)另外两个相对的侧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由多个电介质板堆叠形成,且该多个电介质板包括,第一基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接地层(9);第二基板,叠置于第一基板上方,且第二基板上形成有第一导体层(480)、第五导体层(880),位于第一导体层(480)中的多个第一导电过孔柱(400),以及位于第五导体层(880)中的多个第五导电过孔柱(800);第三基板,叠置于第二基板上方,且第三基板上形成有第二导体层(570)、第三导体层(670)和第四导体层(770);位于第二导体层(570)中的多个第二导电过孔柱(500),位于第三导体层(670)中的多个第三导电过孔柱(600),位于第四导体层(770)中的多个第四导电过孔柱(700);第四基板,叠置于第三基板上方,且第四基板上形成有第六导体层(661);第五基板,叠置于第四基板上方,且第五基板上形成有第七导体层(450)、第八导体层(550)、第九导体层(650)、第十导体层(750)和第十一导体层(850),多个第一导电过孔柱(400)、多个第二导电过孔柱(500)、多个第三导电过孔柱(600)、多个第四导电过孔柱(700)和多个第五导电过孔柱(800)分别位于第七导体层(450)、第八导体层(550)、第九导体层(650)、第十导体层(750)和第十一导体层(850)中,第六基板,叠置于第五基板上方,且第六基板上形成有第十二导体层(640),且多个第三导电过孔柱(600)位于第十二导体层(640)中;第七基板,叠置于第六基板上方,且第七基板上形成有第二接地层(10),且第二接地层(10)的两端分别延伸出与输入输出外电极(2)相耦合的输出电极(11)和输入电极(12),且多个第一导电过孔柱(400)、多个第二导电过孔柱(500)、多个第三导电过孔柱(600)、多个第四导电过孔柱(700)和多个第五导电过孔柱(800)均连接至第二接地层(10);其中,多个电介质板中的多个第一导电过孔柱(400)相应连通形成第一谐振电感L1,多个电介质板中的第二导电过孔柱(500)相应连通形成第二谐振电感L2,多个第三导电过孔柱(600)相应连通形成第三谐振电感L3,多个电介质板中的第四导电过孔柱(700)相应连通形成第四谐振电感L4,多个电介质板中的第五导电过孔柱(800)相应连通形成第五谐振电感L5,第一导体层(480)与第一接地层(9)形成下地电容C1,第二导体层(570)与第一接地层(9)形成下地电容C2,第三导体层(670)与第一接地层(9)形成下地电容C3,第四导体层(770)与第一接地层(9)形成下地电容C4,第五导体层(880)与第一接地层(9)形成下地电容C5,第一谐振电感L1与下地电容C1并联形成谐振单元A,第二谐振电感L2与下地电容C2形成谐振单元B,第三谐振电感L3与下地电容C3并联形成谐振单元C,第四谐振电感L4与下地电容C4形成谐振单元D,第五谐振电感L5与下地电容C5形成谐振单元E,且谐振单元A、谐振单元B与谐振单元C、谐振单元D互成镜像设置;其中,第二导体层(570)与第一导体层(480)形成耦合电容C12,第四导体层(7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昌桅,卢冠宇,曲兆娟,谭金刚,王莉莉,刘楠,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佳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