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以及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7375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04 10:1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钢板,Ti含量和N含量满足T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个以上,并且,长径为250nm以上的、包含Ti的碳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包含它们的复合析出物的合计每1mm2具有8
×
103个以下。
[0010]然而,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钢板中,用于将侵入到钢中的氢无害化的手段仅是控制Mn量和P量。因此,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钢板中,也具有使延迟断裂特性进一步提高的余地。
[0011]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耐磨损钢板,其具有以下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包含C:0.20~0.45%、Si:0.01~1.0%、Mn:0.3~2.5%、P:0.020%以下、S:0.01%以下、Cr:0.01~2.0%、Ti:0.10~1.00%、B:0.0001~0.0100%、Al:0.1%以下、和N:0.01%以下,余量包含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具有以下组织:距所述耐磨损钢板的表面为1mm的深度处的马氏体的体积分率为90%以上,所述耐磨损钢板的板厚中心部的原始奥氏体粒径为80μm以下,距所述耐磨损钢板的表面为1mm的深度处的具有0.5μm以上的大小的TiC析出物的个数密度为400个/mm2以上,板厚中心偏析部的Mn的浓度[Mn](质量%)和P的浓度[P](质量%)满足0.04[Mn]+[P]<0.50。
[0012]然而,在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钢板中,为了提高耐磨损性而使用了粗大的TiC。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的见解,认为TiC的粗大化损害延迟断裂特性。
[0013]在先技术文献
[0014]专利文献
[0015]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4

47414号公报r/>[0016]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8

3114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7/183057号

技术实现思路

[0018]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提供具有高强度、强度延展性平衡优异、延迟断裂特性优异、而且疲劳特性优异的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的主旨如下。
[0020](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涉及的钢板,作为化学组成,以质量%为单位,包含C:0.20%以上且0.45%以下、Si:0.01%以上且2.50%以下、Mn:1.20%以上且3.50%以下、P:0.040%以下、S:0.010%以下、Al:0.001%以上且0.100%以下、N:0.0001%以上且0.0100%以下、Ti:0.005%以上且0.100%以下、B:0%以上且0.010%以下、O:0.006%以下、Mo:0%以上且0.50%以下、Nb:0%以上且0.20%以下、Cr:0%以上且0.50%以下、V:0%以上且0.50%以下、Cu:0%以上且1.00%以下、W:0%以上且0.100%以下、Ta:0%以上且0.10%以下、Ni:0%以上且1.00%以下、Sn:0%以上且0.050%以下、Co:0%以上且0.50%以下、Sb:0%以上且0.050%以下、As:0%以上且0.050%以下、Mg:0%以上且0.050%以下、Ca:0%以上且0.040%以下、Y:0%以上且0.050%以下、Zr:0%以上且0.050%以下、La:0%以上且0.050%以下、以及Ce:0%以上且0.050%以下,余量包含Fe以及杂质,Ti含量和N含量满足下述式1,在板厚1/4位置,金属组织包含以体积分率计为90%以上的马氏体,在所述板厚1/4位置,等效圆直径为1~500nm的TiC的个数密度为3.5
×
104个/mm2以上,在所述板厚1/4位置,Mn浓度的中央值+3σ的值为5.00%以下,在所述板厚1/4位置测定出的硬度为在距钢板的表面为50μm的深度的位置测定出的硬度的1.30倍以上,抗拉强度为1310MPa以上,
[0021]Ti

3.5
×
N≥0.003
ꢀꢀꢀꢀ
(式1)
[0022]在此,上述式1中包含的元素符号Ti以及N意指上述钢板的上述Ti含量以及上述N含量。
[0023](2)根据上述(1)所述的钢板,可以具有热浸镀锌层、合金化热浸镀锌层、电镀层或者镀铝层。
[0024](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式涉及的钢板的制造方法,具备:将精轧结束温度设为Ac3点以上而将具有上述(1)中所记载的化学成分的铸坯热轧从而得到钢板的工序;将卷取温度设为500℃以下而将所述钢板卷取的工序;将压下率设为0~20%而将所述钢板冷轧的工序;以及,将700℃以上的温度区域中的氧势设为

1.2以上且0以下而在Ac3点以上的温度区域将所述钢板退火的工序,在所述退火中,在将所述钢板加热至Ac3点以上的所述温度区域时,使所述钢板在500℃~70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70~130秒,在所述退火中,在将所述钢板从Ac3点以上的所述温度区域冷却时,使所述钢板在700℃~500℃的温度范围内滞留4~25秒。
[0025](4)根据上述(3)所述的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还具备将退火了的所述钢板回火的工序。
[0026](5)根据上述(3)或(4)所述的钢板的制造方法,可以还具备对退火了的所述钢板进行热浸镀锌、合金化热浸镀锌、电镀或者镀铝的工序。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具有高强度、强度延展性平衡优异、延迟断裂特性优异、而且疲劳特性优异的钢板以及其制造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作为用于使延迟断裂特性提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着眼于TiC。TiC作为氢捕获位点起作用,因此能够将侵入到钢中的氢无害化。
[0029]但是,不能够由等效圆直径超过500nm的粗大的TiC充分地得到上述的效果。为了通过TiC来提高延迟断裂特性,需要使钢板中大量地分散等效圆直径为1~500nm的微细的TiC。本专利技术人对使TiC微细分散的手段反复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将如以下那样制造的钢板退火对TiC的微细分散极其有效。
[0030](A)使退火前的钢板的组织为主要由贝氏体和/或马氏体构成的组织。
[0031](B)使退火前的钢板以固溶状态含有Ti。
[0032](C)控制向退火前的钢板中的基于冷轧的位错的导入量。
[0033](D)在用于退火的加热以及退火后的冷却时,使钢板的温度滞留在500℃~700℃的温度范围内。
[0034](A)首先,优选使退火前的钢板的组织为主要由贝氏体和/或马氏体构成的组织。在这样的低温相变组织中较多地含有位错。通过将该位错作为TiC的析出位点有效利用,在为了将钢板退火而升温时,能够使钢板中微细析出TiC。
[0035]另外,通过该低温相变组织中所含的位错和晶界,在钢板的退火中使Mn的偏析减少,能够进一步提高钢板的特性。因此,使退火前的钢板的组织主要为贝氏体和/或马氏体也具有减轻Mn偏析的效果。另外,退火前的钢板的组织,在退火时暂时进行奥氏体相变。因此,希望注意到退火后的钢板的组织未必与退火前的钢板的组织一致。
[0036](B)接着,优选使退火前的钢板以固溶状态含有Ti。通常,在含有Ti的高强度钢板中,Ti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钢板,作为化学组成,以质量%为单位,包含C:0.20%以上且0.45%以下、Si:0.01%以上且2.50%以下、Mn:1.20%以上且3.50%以下、P:0.040%以下、S:0.010%以下、Al:0.001%以上且0.100%以下、N:0.0001%以上且0.0100%以下、Ti:0.005%以上且0.100%以下、B:0%以上且0.010%以下、O:0.006%以下、Mo:0%以上且0.50%以下、Nb:0%以上且0.20%以下、Cr:0%以上且0.50%以下、V:0%以上且0.50%以下、Cu:0%以上且1.00%以下、W:0%以上且0.100%以下、Ta:0%以上且0.10%以下、Ni:0%以上且1.00%以下、Sn:0%以上且0.050%以下、Co:0%以上且0.50%以下、Sb:0%以上且0.050%以下、As:0%以上且0.050%以下、Mg:0%以上且0.050%以下、Ca:0%以上且0.040%以下、Y:0%以上且0.050%以下、Zr:0%以上且0.050%以下、La:0%以上且0.050%以下、和Ce:0%以上且0.050%以下,余量包含Fe以及杂质,Ti含量和N含量满足下述式1,在板厚1/4位置,金属组织包含以体积分率计为90%以上的马氏体,在所述板厚1/4位置,等效圆直径为1~500nm的TiC的个数密度为3.5
×
104个/mm2以上,在所述板厚1/4位置,Mn浓度的中央值+3σ的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亚梨纱竹田健悟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